天天看點

講堂讀書會,李宏圖:讀曆史書,如何上升到反思性

講堂讀書會,李宏圖:讀曆史書,如何上升到反思性

3月22日的讀書會起源于講堂2021年6月漂流讀義賣活動,分享者來自16位聽友内部交流,又經兩次内測,都經曆了将書本語言轉為自己語言到聽衆語言的摸索

清朝派出欽差大臣在美國為何會做“勿擾她”的演講?徐福東渡怎樣影響了日本的渡來人曆史?倫敦建築裡有多少帝國背影?反戰者在一戰的炮火中如何發出聲音?

四本書揭開四段不為人知的曆史,原書觀點、分享者視角,學者點評立場,如同蘇州園林般的移步換景式多視角讀書分享會舉辦着,“我仿佛回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聽友感慨着。

3月22日晚上,上海防疫進入“倒春寒”式的攻堅階段,居家模式成為普遍,“文彙講堂漂流讀分享暨2022年核心聽友雙周熱點論壇擴大版第四期”提速舉辦,120分鐘内,給繁雜的資訊流增添了精神生活的某些确定性。四位普通聽友讀了半年的心得,在複旦大學曆史系教授李宏圖指點下,上升到曆史專業治學視角,感受着時代和現實的關懷,他們與所有聽友一同領略了何謂獨立的反思意識。

講堂讀書會,李宏圖:讀曆史書,如何上升到反思性

四位沒有曆史專業訓練的普通聽友分享了所讀書目,李宏圖總結主題涉及“戰争與和平,中國與世界”

“勿擾她”:晚清興衰中的中美相遇

“了解當下的中美關系,就從中美相遇開始”,80後中學數學老師沈世皓,以一本脫胎于曆史學家王源崇授課講義的書籍《中美相遇:大國外交與晚清興衰(1784-1911)》做主題分享,追溯中美最初相遇的曆史情境,以一場特殊的演講來反觀當今中美關系根源。

1868年,清政府向歐美各國派出了由駐華公使蒲安臣和另外兩位清朝官員領銜的外交使團,使團到達華盛頓後,美國人蒲安臣以欽差身份發表了著名“勿擾她”(let her alone)演講。演講介紹了他所認識的中國友好且開放,不會敵視他國,而未來可以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建立完整巨大的貿易關系,蒲安臣呼籲各方“勿擾她”,意即讓中國按照自己的道路發展。這番演講向一個“新”美國展示了中國進步的形象,影響了後來很多對華政策的制定。“這是一個老邁的清朝遇到了青年的美國。”沈世皓感慨演講中的許多主張,今天看來相當超前。通過沈世皓的分享看到了晚清興衰和中西兩大國相遇之初利益的權衡變換。

作為這本書的審讀人、文彙報原國際部主任、文彙出版社審讀負責人徐海清,在分享會結束後的微信群内做語音交流,和聽友們分享了作為審讀人視角。他回憶,當初打動他的内容,便是書中蒲安臣的“勿擾她”演講,徐海清認為演講反映了當初的中美兩國相遇時的真實想法。相遇相知是一個過程,蒲安臣的觀點積極且實事求是。結合2月“上海公報”50年各種紀念活動,“尼克松的破冰,在我看來,可以視為中美再次相遇。”這樣的視角對聽者觀察當下中美關系頗有啟發。

講堂讀書會,李宏圖:讀曆史書,如何上升到反思性

中學數學教師的沈世皓比照當下,選舉了四個角度分享《中美相遇》

虛實徐福:不再提倡的二分史觀

徐福東渡,常人看來是多少帶點奇幻色彩的曆史,在載滿帝王将相的《史記》中,司馬遷卻不吝筆墨,以三種方式記載此事。原外貿系統幹部陳一綱,閱讀這本通過漂流讀活動得到的《穿越時空話扶桑,一眼兩千年:兼說徐福及其時代文明的東傳》,頗感新鮮,他分享了書中核心内容“東渡傳奇”和“數典論祖”。

作者的論述從日本是一個“沒有古代史”的古國開始。陳一綱分享了被遮掩的曆史即整個彌生時代,20世紀80年代徐福故裡在中國贛榆琅琊被發現,而彌生時代遺址在日本北九州吉野裡開挖,所出土文物均是大陸戰國先秦時代器物,由此“大陸渡來人”有了線索的兩端。作者通過《史記》中相關記載和徐福故裡的發現,梳理了徐福東渡照亮古代日本的軌迹,并由此對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盛贊徐福為古代日本帶去農耕文明,意義不凡。

李宏圖教授在分享後的點評中指出,當今曆史學界不再提倡“文明與矇昧”二分對立研究,因為這種文化中心論的思想不再符合時代方向,因為它否認了每種文明有其自身特點。他介紹,聯合國在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500年之際,将已成定論的說法更改為“兩個世界的相遇”,“這種措辭修改的背後不僅是史學潮流的轉變,更是折射出一種面向世界的觀念。當今的中國之繁榮,不需要通過與任何‘矇昧’做對比,大國自信當從自身由内而發。”

李宏圖由此指出,在讀各類曆史書時,應超越獲得資訊的第一層面,進入第二層面的獨立思考,以此書為例,閱讀中的曆史價值觀,是擁有的反思性的基礎。

講堂讀書會,李宏圖:讀曆史書,如何上升到反思性

外貿系統退休幹部陳一綱查詢多種資訊,分享了書中頗為新穎的觀點及考證

倫敦建築:石頭裡帝國意識如何警惕?

用于建築的石頭裡也能看曆史,這是第三位分享者文彙講堂工作室李念給出的答案。在她看來,英國學者霍利斯的這本《倫敦的石頭:十二座建築塑名城》更像中國的《石頭記》(《紅樓夢》别名),不僅僅滿足于建築介紹,更欲用石頭的意象串起了城市、權利和帝國的興衰。作者感歎“這其實也是一種尋找,尋找被稱為家的地方”。

威斯特敏斯特修道院,也即西敏寺,從這座建築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石頭能窺見早期全球化的痕迹,而建築内的大量幾何造型圖案訴說着基督教欲傳播的上帝的理性觀念。英國王室和貴族的鬥争大戲也在這裡不斷上演,自公元10世紀,坎特伯雷大主教傳教到10世紀丹麥王攻破城築皇宮;從愛德華王登基重修,到倫敦貴族擁立約翰王,再到約翰王被推翻,中間穿插着倫敦城市為争取自由和繁榮進行的不斷的抗争。西敏寺見證了牛津大憲章的簽署,議會雛形的誕生,也安放了這個國家的靈魂。而見證了倫敦金融崛起的皇家交易所和帝國海軍發展壯大的格林尼治,以及成為國會建築模闆的國會大廈都給聽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宏圖談及閱讀曆史書籍的反思性時,特地以《倫敦的石頭》為例,他指出當我們看到作者在追尋一種“被稱為家的地方”時,實際上可以有兩重了解,即“家”作為英國昔日的榮光和帝國昔日的權力,是以要警惕曆史解讀中對帝國主義的思慕,尤其是當下國際單邊主義盛行,閱讀學習時更要多加思索,仔細辨識作者的意圖。

講堂讀書會,李宏圖:讀曆史書,如何上升到反思性

李宏圖從李念分享的《倫敦的石頭》一書中,給聽友舉例如何警惕帝國情結

終結戰争:重新聆聽一戰中的反戰者聲音

戰争有幾種聲音?政治家的争吵,士兵的呐喊,炮火的炸裂還是建築的崩塌?在85後自閉症康複師袁忠凱看來,有一種聲音被淹沒卻震耳欲聾。作家亞當·霍赫希爾德的《終結一切戰争:忠誠、反叛與世界大戰1914-1918》為我們帶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反戰者們的視角。

本書作者的多位家人都曾卷入“一戰”的漩渦,這讓作者對“一戰”的真相産生了疑惑。經過6年的實地走訪和資料搜集,一戰前夜混亂的線索以及反戰者們的群像浮現在了他的筆端:各方勢力在隔岸觀火,互相猜忌和猶豫之間,事态滑向了不可控的深淵。各階層對戰争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袁忠凱分享了西爾維亞和她的母親埃米琳的故事。相比于女兒西爾維亞堅決的反戰态度,專注于争取婦女投票權的埃米琳則從戰争中窺到了實作政治抱負的機會。而愈演愈烈的戰争驗證了埃米琳的期望,慘重的傷亡讓仇恨彌漫,反戰者西爾維亞反戰的呐喊被淹沒。母女也因為對戰争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決裂,直至一戰結束母親去世都未和解。而走上布爾什維克道路的西爾維亞原本以為一戰的黑暗已經結束,卻未曾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

袁忠凱在分享後談到本書其實仍然存在帶主觀情緒和觀念的片面性,但閃光點在于展現了不同視角的一戰,我們看到了統治者和人民之間沖突積重難返,以及面對危機時混亂處置,以及對規則和責任缺乏基本的敬畏。

随後,李宏圖從專業角度點評這本書所采取的平民叙述視角符合當今曆史學界的主流,他舉例《夢遊者》一書,提醒各位聽友在閱讀此類書籍時反思的重要性,在分辨曆史的複雜性的同時,要看到規則與權利的辯證。

講堂讀書會,李宏圖:讀曆史書,如何上升到反思性

自閉症康複師袁忠凱對一戰反思書籍的分享,給聽友展示戰争的不同面向

讀書境界:曆史需要獨立反思和人類關懷

中國傳統文化常講“以史為鑒”,文藝複興時期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也曾講過“讀史使人明智”,雖然話分中西,但道理相同,意即閱讀曆史往往能夠像照鏡子一樣看到當下的問題和經驗。李宏圖肯定來自各行各業的分享者,都實際地走進了“曆史的語境”。

“閱讀是一項技藝,也是一門手藝活”,在西方思想史、啟蒙等領域深耕的李宏圖分享,首先,讀書是一項艱苦而又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包含着個人價值觀的參與,還取決于閱讀者知識體系本身。以史為鑒,“唯有沉澱才能‘為鑒’”,而形成我們自身觀點的過程,則要意識到對讀書保持反思性,否則在各異的曆史觀點中容易迷失自己,因為讀書的目标便是培養我們的反思性。其次,基于傳統但又需要跳出本身的曆史學,是要求閱讀者以不同視角進入曆史的實踐,這個特征要求我們具備獨立反思能力。

與此同時,今天中國參與重構全球治理體系,我們更需要一個面向全球從人類次元上去思考的視角,看待曆史和當下。

講堂讀書會,李宏圖:讀曆史書,如何上升到反思性

分享會後,分享者、三位點評聽友曹子傑、司思、吳志強,與會聽友一起合影,留下精神留駐時光

面對複雜時局和不确定性而滋生的浮躁,閱讀可以帶來沉澱的力量。聽友的分享讓閱讀不再是一個人的“獨樂樂”,知識在流轉碰撞中激發的火花點亮了疫情中這個普通但又獨特的夜晚,分享者和聽衆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還是正确、進步的打開方法,和有溫度的人文關懷。

讀書如呼吸,呼吸之間是學習和分享。這漂流讀的上半場,不禁讓講堂聽友憧憬起下半場,将在3月31日周四晚舉辦的“第三隻眼看世界”分享會,屆時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史專業的學者毛丹将和四位聽友共讀四本有趣而有意義的書。

作者:毛鷹

海報設計:平源海

照片截屏:張勤、柴俊、李念

編輯:李念

責編:李念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