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拽,幾個最簡單的操作,就能開發一個數字化應用DEMO。而一個小小的DEMO,就能為一家近8000人的公司帶來明顯的數字化改變。借助低代碼,一汽-大衆成都分公司正掀起一場工廠中的房間“革命”。
崔廣明是一汽-大衆成都分公司塗裝工廠中的房間現場的一名進階工程師,主要負責塗裝工廠中的房間現場技術體系和裝置管理工作。在工廠中的房間,他遇到過不少棘手的事。繁雜的審批流程、混亂的紙質單據、一遍又一遍的人工核對等等。作為一名工業數字化愛好者,他開始想辦法處理這些難題。

成都一汽-大衆成都分公司塗裝工廠中的房間現場的進階工程師崔廣明
為了提升工廠中的房間的組織和業務效率,崔廣明自學了Python、Java、JS等語言,嘗試為工廠中的房間開發數字化系統。但全代碼開發需要耗費大量經曆,也存在一定技術門檻,工廠中的房間裡的需求層出不窮,需要一種更便捷、高效的解決方式來提升數字化管理水準。
2021年5月,一汽-大衆管理服務部在公司内推廣移動辦公平台,崔廣明接觸到了釘釘應用開發平台。這是一個幾乎人人都能上手的平台,崔廣明和他的同僚們開發了一系列數字化應用,實作了品質、安全、效率等30多項核心業務的數字化變身。
這是一場不小的進步。不止是人,工廠中的房間、企業、行業,都因為這場進步而改變。釘釘在一汽-大衆成為生産管理的統一接口,移動辦公的門戶。
直擊難點,塗裝工廠中的房間數字化變身
改變是一點一點發生的。在崔廣明所在的工廠中的房間,每天都有一個負責品質的人員到現場檢查品質工作标準化情況。這項工作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需要嚴格的品質把控,比如給車身噴漆的塗裝環節,塗料的溫度、壓力和PH值,需要有勞工每隔兩個小時到現場對重點參數進行點對點檢查,確定其在安全範圍内。勞工檢查完畢後,将資料輸入到EXCEL,再進行問題回報和跟蹤。
這種方式存在問題回報慢、容易忘、資料價值無法充分利用等問題,參數的異常還有可能對車身油漆品質造成較大波動。
現在,質檢勞工可以在巡檢的當下掃描裝置上的二維碼直接通報質檢情況,釘釘實時顯示。相比起過去手動填寫EXCEL的費時費力,現在的質檢流程直接省去了資料彙總和開會督促的工作,一旦在平台上報,各級相關人員和對應主管品質的上司都能及時發現跟蹤,到現場處理。
基于釘釘低代碼開發的安全管理系統
另一個可喜的改變是,将這些參數進行數字化管理後,也就形成了趨勢變化,友善之後從業人員在變化前提前介入處理,而不必等到現場勘查之後再改正,為業務人員減少了麻煩。
塗裝工廠中的房間還一個重要工作是環保管理。崔廣明說,汽車生産過程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物”)90%都來自塗裝工廠中的房間,有任何異常或超标,對周圍環境都會造成嚴重污染。傳統做法是按照正常進行環保處理後再排放,但裝置上并沒有傳感器,環保管理人員如果想知道實時排放名額,隻能到現場去看。
一汽-大衆成都分公司谷塗裝工廠中的房間
塗裝工廠中的房間非常大,二十多個排放口,沒有一個小時走不下來。後來,工廠中的房間環保裝置上安裝了對應的傳感器,再把傳感器資料內建到釘釘端,從業人員能夠實時看到“三廢”排放的名額。一旦出現異常,也會直接推送給對應的裝置負責人及管理者。
生産環節亦如是。為了有序組織勞工生産,一汽-大衆負責生産線管理的班長們需要實時掌握工廠的生産資料——例如今日預計産量、目前實際産量,以及生産線的儲備情況。
為了彙總這些資料,生産線上專門設定了排程崗位,每當産線班長們打電話來詢問具體資料,排程同僚就需要上公司系統搜尋檢視。每天,一汽-大衆都有成百上千的生産管理人員關注實時的産量情況,但負責排程的人員隻有幾個,工作負荷可想而知。
通過釘釘上的生産管理版塊,每位生産管理人員能夠看到實時的生産資料,幾乎沒有任何時間差,業務效率大大提升。而在以前,僅僅是問詢過程就需要花費15分鐘。
汽車巨頭用釘釘,低代碼深入核心業務
對于大多數傳統制造企業而言,業務部門每提一個新需求,都要等IT彙集資料、層層上報、等待漫長的開發周期。的确,IT部門掌握最專業的技術,能夠站在公司層面解決問題,但對于業務現場各種細枝末節的零散需求,卻很難全部顧及到。
而低代碼解決的正是這個問題。
2021年年初,一汽-大衆管理服務部在對IT改造時,發現釘釘低代碼開發工具宜搭,随即把這個工具開放給全員使用,并積極推進低代碼平台在公司内的落地。
從最基礎的拖、拉、拽開始上手,伴随着釘釘售後團隊的全力輔導支援,一汽-大衆員工從對釘釘不了解,到逐漸學會開發更進階的應用。
崔廣明記得起初是他在釘釘上看到有制造業同行在用釘釘輔助防疫,便決定用宜搭開發一個疫情防控應用。基于釘釘最簡單的打卡功能,公司能夠實時掌握員工體溫、核酸檢測結果及到訪各處情況,并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勢下,成都分公司出省、出市都需要審批,釘釘直接把費時的紙質審批變為線上審批,審批效率大大提升。
基于釘釘低代碼開發疫情防控平台
如今,一汽-大衆汽車内部近500人在釘釘上用宜搭進行低代碼開發,超過90%都是業務一線人員。一汽-大衆管理服務部在每個業務部門都抽調了一部分對數字化技術感興趣的技術人員,作為“數字化專員”,專門落地産線的數字化需求,他們成了既懂業務,又熟悉技術化手段的“專家”。
通過宜搭,一汽-大衆的各個業務部門誕生了很多小應用,包括出行審批、安全作業、點巡檢、備件管理等。長春工廠的一位維修工程師,通過釘釘低代碼實作了數字化維修功能,讓備品備件、裝置維修等資訊在手機端就能實時掌握,同時解決了過去自研APP常見的移動端相容難題。
“讓我們完全沒想到的是,在沒有大力推廣宣傳的情況下,業務部門會更主動去嘗試這個新工具,慢慢通過口碑相傳,越來越多的業務部門開始用低代碼,現在已經形成了全員低代碼的熱潮。”一汽-大衆汽車有限公司管理服務部釘釘項目經理張文博說道。
從組織、業務到全産業鍊
進步仍在發生。
崔廣明表示,在一汽-大衆的數字化程序中,第一步是先從下而上,基于需求來進行業務數字化,第二步是在業務數字化基礎上實作橫向打通,實作公司全鍊條的數字化內建;第三部是對上下遊産業鍊進行全過程打通;第四步則是把低代碼等能力提供給上下遊産業鍊,促進全産業鍊去進行更大的數字化專項動作。
目前,一汽-大衆已經完成了前兩步,正在向第三步探索,也取得了不小進展。
工廠裡時常有各種施工,涉及到許多安裝裝置、建立産線的第三方廠家,一汽需要頻頻與之進行日常溝通和管理。通過釘釘,這些第三方廠家可以在入廠之初就提供資料進行線上審批,在施工時有任何問題都能通過釘釘提出并得到回報。在手機端,一汽-大衆的從業人員們能夠看到施工的時時情況。
接下來,一汽-大衆管理服務部也在嘗試關聯更多上下遊合作夥伴,讓産業鍊的每個環節都變得更透明、高效。回望過去,可能人們無法相信,最初的釘釘還隻是一個以“打卡”著稱的辦公軟體。
如今的釘釘,已經從一個提供考勤、OA、IM的簡單應用,變成了深入業務數字化的新生産力工具。過去數年,釘釘上跑出了教育、政務、醫療、制造、零售、網際網路等幾大行業賽道,其中制造業成為釘釘的第三大行業戰場。在工信部公布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一半以上使用釘釘。
這與釘釘的布局不無關系。2020年,阿裡巴巴提出雲釘一體戰略,釘釘與阿裡雲全面融合,并整合集團所有相關力量,確定“雲釘一體”戰略全面落地。2021年,釘釘提出“兩個數字化”(組織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戰略,助力企業群組織實作全鍊路數字化。
在2022釘釘釋出會上,釘釘對目前企業數字化路徑和自身價值做出更進一步的闡釋——讓進步發生。
在企業内部實作高效協同後,釘釘向前一步,穿透組織間隔閡,讓企業間、上下遊的溝通和日常管理都變得更加高效,更深入核心業務環節,通過資料同頻,為千行百業實作降本增效。
在剛剛過去的釋出會上,釘釘總裁葉軍表示,任何一家企業都需要從組織和業務兩個次元與數字技術結合,借助釘釘這樣的新生産力工具,激活每一個人的創造力。
在一汽-大衆,這已經成為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