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文 | 西林

最近有一隻紅色小熊貓在各大社交平台瘋狂刷屏,俘獲了不少男女老少的心,因為它實在是太!可!愛!了!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這隻紅熊貓出自皮克斯最新推出的卡通片——《青春變形記》(Turning Red)。影片講述的是華裔小女孩李美琳(美美)在13歲那年,發現了自己隻要情緒一亢奮,就會變成一隻紅色小熊貓,随之而來又遇到了很多煩惱和問題。

這是一部典型的青春成長類型的卡通片,内裡是一個加拿大華裔二代移民的成長故事,但其中有關親子關系、擁抱自我、情緒管理等話題,依然能引起大衆共鳴。

我能自己做主,但不能為所欲為

13歲的華裔女孩李美琳,在加拿大就讀國中二年級。她是一個典型的亞裔學霸,學習成績好,幾乎科科拿滿分,尤其熱愛數學,獎牌證書拿到手軟。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有進取心,同時又有點好勝心,雖然不是同學當中一呼百應的“社交達人”,自信開朗的性格也吸引了志同道合的夥伴,有自己的“姐妹淘”,看上去就是一個熱情洋溢、活潑外放又有主見的孩子。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但在媽媽阿茗面前,她卻完全換了副面孔:乖巧聽話,對媽媽言聽計從。畢竟她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孝敬父母,“孝順”是她家的首要準則,我相信這也是很多中國家庭裡父母對兒女的基本要求。

但是,過于聽父母的話,習慣性接受父母的安排,孩子會不會失去對自己人生的自主選擇權呢?

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美美自己看來,她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能為自己做主,同時又清醒地知道,作為一個未成年人,目前很多事情的決定權還掌控在媽媽手上。

“我可以為自己做主,但那不意味着我可以為所欲為。”

是以,在學校她會做真實的自己,不介意他人的眼光,不在乎貼在自己身上的标簽,好好學習,肆意玩耍,和姐妹們一起追星,跳舞,偷看帥哥。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但一到點了,還是會乖乖地準時回家,在自家經營管理的宗祠裡當媽媽的助手,一起上香供奉祖先,搞衛生,當導遊。

她習慣了按照媽媽所期望的去思考、做事,并且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是以當自己對異性産生幻想時,下意識地會覺得惡心,自己不應該是這樣的。即便媽媽未經允許拿着自己的日記本,在超市裡大鬧讓自己難堪,她也沒有為此憎恨媽媽,反而怪責自己:

“你是她的驕傲和快樂,不要讓她失望!”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這讓我想起了,青春期的時候看言情小說,如若被父母發現,第一感受就是滿滿的羞恥。

但其實,小女孩對異性、對愛情的那點幻想,是青春期非常正常的反應,是人很天然、真實的感受,無須壓抑自己,正确地認識和引導即可。

就這樣,看似融洽和諧的母女關系,其實是由絕對強勢的母親和壓抑自我的女兒互相制衡的結果。這樣的關系看似沒什麼大礙,其實背後藏着很多隐患。當沖突和沖突觸及到孩子最在乎的東西時,可不是耍耍小聰明應對過去就行了。

而伴随着美美一覺醒來變成紅熊貓,一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溫柔強勢的媽媽 VS 乖女兒

在影片中,你可以真實地看到,面對控制欲強且追求完美的媽媽時,一個孩子在聽話與追求自我之間的内心掙紮。

在媽媽面前,美美就是一個“乖乖女”,從學習、生活再到同齡社交,她基本上不會正面反抗,即使不贊同也隻能在心裡默默反對,偶爾有情緒,對媽媽說話兇了點,都會下意識先說“對不起”。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你可以說這是一個從小被規訓長大的孩子,但在美美看來,自己選擇聽媽媽的話,是基于媽媽生養自己的不易,這就很容易産生那種心理:“媽媽已經為了我付出那麼多了,自己還有什麼理由有怨言呢?”是以,要麼順從,要麼耍小聰明應付了事,這是美美學到的生存之道。

可是,這種“以愛為名”、“為了你好”的過度關切和保護,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合适的嗎?影片後半段,美美對媽媽态度的轉變,或許可以給我們家長一個警醒。

美美一開始接受不了自己變成紅熊貓的事實,情緒激動,媽媽誤以為她青春期出潮來臨,擔心她不适應,偷偷跟着來到學校,躲在課室外面的大樹底下監視女兒的一舉一動。最終行迹暴露,被美美的同學們發現了,并嘲笑她是“媽寶女”,美美頓時覺得無地置容,情緒失控。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後來媽媽又以擔心美美會因情緒激動釋放體内的小熊貓為由,拒絕她去演唱會的請求,還不忘對美美的音樂品味點評一番,認為她喜歡的歌手的歌是“垃圾”。這樣的否定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是很重的打擊。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再到美美決定跟自己的姐妹們通過制作、售賣熊貓周邊産品,攢錢去看演唱會的事情敗露,媽媽又去指責自己的朋友們帶壞自己,這樣不僅傷害了她的朋友,還破壞了她的友誼。

幹涉孩子的社交,要求孩子不跟學習不好的人一起玩,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窒息的。尤其是對美美來說,朋友們的愛是壓制自己體内“小怪獸”的制勝法寶,是情緒的安撫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即使經曆了這些,美美其實也沒有要跟媽媽決裂的意思,仍舊害怕辜負媽媽的期待而深感抱歉,因為她知道:

“媽媽所有的希望和夢想都寄托在我身上。”

真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但是對于家長來說,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究竟是想要培養一個聽話懂事、成績好的孩子,還是一個能真實做自己的孩子呢?

擁抱自我,與自己的“不乖”共存

我們再重新看一下這部卡通片的名字,《青春變形記》,英文名是:Turning Red。變紅,變紅在這裡有多重含義,最淺的一層就是指主人公美美變成了紅色小熊貓,也可以用來比喻女孩青春期情窦初開、青春初潮。最核心的一層意思,就是象征着主人公美美對自我的探索,對壓抑的反抗。

可以說,貫穿全片的一個主題就是關于如何認識自我和擁抱自我。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前12年,美美一直不敢在媽媽面前表現真實的自我,對媽媽言聽計從。順從,某種程度上意味着掩蓋自己的個性,壓抑自己的本性。

從釋放了體内代表情緒的小熊貓開始,她徹底感受到了釋放自我的肆意和快樂,連身邊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她的不一樣,甚至連爸爸都說,這樣的她很有趣。

當她仍然在媽媽的期待與真實的自我之間搖擺不定時,爸爸的一句話起到了極大的撫慰作用:

“每個人都有很多面,有些是亂七八糟的,重點不在于推開不好的東西,而是給它騰出空間,和它共存。”

今年最好的卡通片誕生了,僅一個細節就戳中了不少親子關系的硬傷

是以,最後的紅月儀式裡,美美在穿越那面審視自我的鏡子時,回頭看見了變成紅熊貓的快樂時光,最終決定将小熊貓留在身體内,也就是選擇了與自己“不乖”的一面共存,因為這才是真實的自己。

有一個網友的評論讓我深受觸動,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勇敢做自己,而不是一生活在父母的期望裡:

這部片子就像是我個人的寫照,很想和父母說:我們在孩童時期也是能獲得摯友的,即使年齡小,我也有暗戀的異性、有想撒歡的沖動,人生不隻有考上名校、賺錢當人上人而已。真正對孩子好的,是讓他們好好享受童年,從生活中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

我是學牙醫的,在最好的年華為達成父母的期望而從事他們認為‘好’的工作,可是在29歲的時候做了珠寶設計師,從0開始推倒重來,而在國内更加快速的節奏下,這樣的重置代價更加巨大,因為同齡人已經走得很遠了。為了不讓這樣的彷徨繼續,相信孩子讓他們去選擇自己要走的路,父母從旁指點、監督、勸解而不是幹預和掌控,也許是更好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