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

A:寶貝九個月了,感覺吃手已經變成了一個習慣,像吃奶頭那樣。吃着手就能自己入睡,抽出來就哭……也想過暫時不要幹預,但是怕越大越不好糾正,又影響牙齒和面部。

B:我家娃生在快冬天的時候,那個時候穿的厚,想吃手但是夠不到,每次洗澡的時候就抓緊時間啃兩口,笑死人了

C:我家寶寶吃手都是整個拳頭直接塞進嘴裡的

大家有沒有發現小寶寶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吃手手!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

寶寶吃手有以下幾個原因:

生理反射

嬰兒天生就有“吮吸反射”,如果将手撥弄寶寶的臉頰或嘴唇,寶寶會将頭轉向手的位置。這種反射有助于寶寶找到乳頭,是0~4個月寶寶正常的生理反射。

二、口欲期

嬰兒在口欲期主要任務是吮吸。常見的表現有不停的吃手、舔所有碰到嘴邊的東西,咬所有伸手能拿到的東西。畢竟寶寶們也很無聊哒,相對于大人精彩的世界,吃手似乎成了小寶寶的唯一。

三、長牙期間

4個月左右寶寶開始長牙,可能導緻寶寶過度流口水以及喜歡咀嚼硬的東西,這時寶寶可能會啃手指,摩擦牙床,來減輕牙癢和疼痛。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

但有的家長擔心“病從口入”,有的家長擔心咬破手指、長大了還吃手不好等等。其實,家長在這一點無需過分緊張,吃手實際上是寶寶聰明的一個表現。

智力發展信号

1~2個月的寶寶還沒有自主打開手的能力,是以隻能把整個手的小拳頭放在嘴邊吮吸。

當寶寶長到3個月左右的時候,媽媽們會發現,寶寶從最開始隻能吃一個“大拳頭”,到最後能吃一兩根手指。這套看起來很平常的動作,對寶寶來說卻是非常的複雜。

寶寶順利吃到手指的過程,需要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協調配合。這一動作的完成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個信号,标志寶寶進入手指功能化和手眼協調準備階段。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

2、寶寶情緒釋放

4月齡後,寶寶吃手更多的是自主行為。吃手吃腳吃安撫奶嘴,吃一切感興趣的東西,以此獲得滿足感,讓寶寶更快樂。吃手時,口腔獲得的刺激能夠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使寶寶更聰明。

PS:通常情況,3~4個月的寶寶開始吮吸手指,7~8月齡達到高峰期,2歲後逐漸減退、消失。

是以,當發現寶寶吃手時,家長不要過于擔憂。要做的就是順其自然,不要強行幹預,給寶寶帶來心理負擔。其次,要注意清潔寶寶的雙手,減少細菌的傳播。

對于寶寶吃手這件事,家長要做的就是耐心和尊重。每個寶寶都有表達情緒的權利,吃手是寶寶安全感和滿足感需求的展現。

但如果寶寶是頑固性過度吮吸手指,或4歲以後還有吮吸手指的習慣,那家長則需要注意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