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80後”立遺囑五年增長13倍

(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記者 石夢竹)“我的危機意識比較強,又因為從事金融行業,對資産比較敏感,一旦有意外,希望最後能夠把這些我珍惜的東西,留給想留給的人。”清明節前,張先生(化名)來到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二登記中心辦理遺囑訂立的最後手續。

“無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如果什麼都沒說就走了太遺憾。”珍惜眼前人,通過遺囑來表達自己的關心,成為了更多人的選擇。

立遺囑趨勢逐漸年輕化

“我想立遺囑。”2021年春節前,中華遺囑庫曾接到一通特别的電話。電話那頭是一個16歲的少年。

男孩表示,要把攢下的所有存款都留給媽媽,從業人員聽到後很驚訝,她反複詢問着男孩的資訊。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年滿16周歲,并且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才可以立遺囑。

“萬一我不在了,那筆錢可以給媽媽多一些照顧。”男孩表示,在疫情最嚴重的兩個多月時間裡,身為護士的他,親眼目睹了多位重症患者離開。每當想起那些曾經鮮活卻又消逝的生命,他的心裡就會感覺,如果什麼都沒有說就離開太遺憾了。而母親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牽挂。男孩對從業人員說,“媽媽是我的一切,這些錢也是我的全部了。”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80後”立遺囑五年增長13倍

遺囑庫現場,一位年輕人正在檢視相關資料。石夢竹攝

近日釋出的《2021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顯示,截至2021年底,90後立遺囑總人數達到1204人。較去年增長了80%。而他們遺囑中的财産類型更多元化和豐富。

“辦理遺囑的年輕化趨勢愈加明顯。”中華遺囑庫負責人陳凱表示,年輕人每年穩步上升的趨勢,說明了訂立遺囑不再是某個年齡段的‘專利’。社會觀念在不斷改變。”

“80後”訂立遺囑五年間增長近13倍

35歲的劉雪(化名)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都有一定的資産。目前單身一人的她要把自己名下的一套房産留給朋友。原來,她朋友和她父母關系特别好,就像家裡的第二個女兒。劉雪擔心萬一自己以後有什麼意外,希望好朋友能夠像她一樣去孝順她的父母。“我知道,即便我什麼也沒有留給她,她也一樣會照顧好我的父母,但我不想讓她白白辛苦。”

截至2021年12月31日,“80後”在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一共有1986名。據統計,“80後”的遺囑保管數量從2017年的73份,上漲至2021年的982份,五年間增長近13倍。而在“80後”訂立遺囑的人群中,都是屬于家庭内部無糾紛、且本人身體健康,訂立遺囑更是希望“未雨綢缪”“避免财産下落不明”和“照顧家人”。

對于“80後”立遺囑資料暴漲情況,中華遺囑庫負責人陳凱表示,與近年來爆發新冠疫情有一定關系,作為社會的中流砥柱“80後”,肩負着家庭、社會等巨大壓力,而且面臨着年邁的父母、年輕的配偶和年幼的孩子,背後的家庭關系和利益格局更加多元,使得他們不得不思考及早訂立遺囑。

這種對生死态度的轉變,恰恰是一種理性的态度,“或許它不意味着人們對于死亡沒有了焦慮和恐懼,而是他們在訂立遺囑的過程中,重新審視了過往和未來的人生。”陳凱說。

即日起線上可免費查詢遺囑确立

21歲的王先生回憶,産生立遺囑的念頭,是因為此前看到一個新聞,丈夫去世了,銀行卡裡的存款無人知道,無法取出存款,其妻子挨個銀行去查詢是否還有存款,流程十分繁瑣。

王先生第一時間想到,如果換作是自己,家人會怎麼辦?銀行卡賬号和密碼,其他人并不知道,要是某天真的突發意外了,來不及交待該怎麼辦呢?最後他選擇在生日那天來到中華遺囑庫,用立遺囑的方式,確定自己的财産在自己某天突然去世的情況下,可以及時被家人提取。

遺囑人去世後,家人如果不知道該遺囑的存在,或者司法機關沒有找到該遺囑,可能導緻遺産分割出現違背遺囑人意願的情形。從2022年3月21日起,中華遺囑庫正式向社會推出“遺囑線上查詢”的免費服務,僅象征性收取0.01元以防範惡意查詢。

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二登記中心的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中華遺囑庫在成立之初就向社會提供遺囑查詢的服務。之前大家都是通過打電話和線下查詢的方式,線上查詢系統啟動後,将逐漸取代過往傳統的線下查詢服務。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華遺囑庫共收到預查詢申請8423次,其中符合查詢結果的,共計4707次,符合查詢結果的申請中,有617人次無資格檢視或提取遺囑原件。

陳凱介紹,根據有關隐私保護和資料安全的規定,中華遺囑庫采取了多項措施保護當事人隐私和資料安全。在中華遺囑庫辦理檢視或者提取遺囑原件手續前,需要完成一項“預查詢”的前置程式。“預查詢”是指申請人攜帶本人身份證、被繼承人死亡證明,便可向中華遺囑庫申請檢視被繼承人生前是否有留下遺囑。如果被繼承人生前有留下遺囑的,則系統會顯示出申請人是否有資格檢視或者提取遺囑原件。

立遺囑早已不是觸黴頭的代表,而是一種對家人、朋友愛的表達。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80後”立遺囑五年增長13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