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奇的“植物肉”丨每日話題

作者:大河健康報

大豆像一顆顆飽滿的珍珠生長在大地上,它們富含蛋白質,被譽為“從土裡長出來的肉”“植物肉”,給我們的健康生活增添色彩。

《黃帝内經﹒素問》有言“五谷宜為養,失豆則不良”,這句話的意思是五谷雜糧是非常有營養的,但是要搭配豆類營養才會更平衡。

神奇的“植物肉”丨每日話題

圖源:pixabay

大豆家族都有哪些成員?為什麼被稱為“植物肉”?大豆怎麼吃更健康?

今天,就和編輯一起探秘大豆吧。

大豆家族成員

大豆包括黃豆、青豆、黑豆等蛋白質含量較高(>35%)的幹豆類,通常可做成豆腐、豆漿、豆腐幹、豆腐絲、豆腐腦、香幹等非發酵豆制品,也可做成腐乳、豆豉等發酵豆制品。

神奇的“植物肉”丨每日話題

圖源:pixabay

神奇的“植物肉”

大豆主要提供優質蛋白質,脂肪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膽固醇,維護心血管健康。大豆含有鈣、鉀、維生素等,适合所有人群食用。

大豆中還有豐富的植物化學物質,如大豆異黃酮、皂苷、甾醇、卵磷脂、低聚糖、植酸等,他們都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對兒童生長發育有益。

神奇的“植物肉”丨每日話題

不同年齡段兒童青少年大豆推薦攝入量

這些人群看過來

大豆及其制品是素食者蛋白質的重要食物來源,每天應足量攝入,全素人群平均每天應攝入50~80克,蛋奶素人群25~60克。

攝入畜肉過多的人群,可用大豆及其制品替換部分肉類,既保證了優質蛋白質攝入,又可減少因攝入過多畜肉而引起的健康風險。

高血壓、高血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人群,如無飲食禁忌,可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攝入。

豆腐、豆幹等大豆制品在加工、制作、烹饪過程中,嘌呤含量有所降低,高尿酸血症人群及痛風患者可适量食用。

吃豆小貼士

建議成年人平均每天攝入15~25克大豆或相當量的大豆制品,一日三餐可選擇不同的大豆及其制品。

20克大豆相當于北豆腐約60克、南豆腐約110克、豆腐幹約45克、豆漿約300克。

神奇的“植物肉”丨每日話題

豆類食物互換圖(按蛋白質含量)

雖然黃豆或綠豆中的維生素C很少,但将黃豆生成黃豆芽,或綠豆生成綠豆芽後,維生素C的含量會增加。當冬季新鮮蔬菜少時,可以多吃黃豆芽或綠豆芽,作為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

神奇的“植物肉”丨每日話題

幹豆及豆芽的營養成分對比(以每100g可食部計)

請注意

喝生豆漿或未煮開的豆漿可能會出現中毒,是以生豆漿需要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5分鐘左右,才能破壞抗營養因子等有害物質。

烹制和食用大豆及其制品時,應少放油、鹽、糖。

來源 河南疾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