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杏花春館以前是個菜圃?(上)

作者:圓明園遺址公園
杏花春館以前是個菜圃?(上)

在中國,農耕文明關系着國泰民安,曆來被統治階層所重視。重農、觀稼、耕織也是帝王政治統治的重要内容。清代曆朝帝王都重視農桑,在圓明園内建有多處與農事相關的景觀。

這些景觀各具特色,或設定農田菜畦,自身成景,以便清帝在園中向農人請教農事;或“借景”周邊田圃景緻知農驗農,本身并不追求鄉野村居情調;或以農桑意象命名,營造耕織文化實景。這些田園景觀景緻豐富、造景技藝娴熟,既展現造園意境,又具備農業試驗功能,并對皇子農業教育提供了天然素材。

杏花春館以前是個菜圃?(上)

杏花春館

田園景觀在圓明園四十景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在衆多造景豐富的田園景觀當中,杏花春館别具一格。其建築形式、花木配置和田園風光不僅成為一種特殊的宮苑美學,還表達了清帝以農桑為本的治國理念,以及對田園雅趣生活的向往。

杏花春館以前是個菜圃?(上)

從菜圃到杏花春館

杏花春館以前是個菜圃?(上)

杏花春館位于圓明園後湖西北角,始建于康熙年間。此景初名菜圃,雍正四年易名杏花村,依唐代杜牧詩作《清明》意境進行了改建。雍正五年,始挂禦題“杏花春館”匾,仍然沿用菜圃舊稱,乾隆初期改稱杏花春館。

杏花春館以前是個菜圃?(上)

杏花春館遺址

胤禛《園景十二詠·菜圃》雲:

鑿地新開圃,因川曲引泉。

碧畦一雨過,青壤百蔬妍。

詩中描繪了一幅鑿地開圃引泉、春雨之後菜蔬青青的清新畫卷。圓明園原為皇子賜園,胤禛在園中建有多處反映農耕生活、田園之趣的景觀,深受康熙贊許。菜圃,意如其名,是一處農事景觀,僅從景名就能看出胤禛當時的農桑情懷和美學品位。

雍正《四宜堂集·沿湖遊覽至菜圃作》記載了菜圃早期的原野村落景象:

一行白鹭引舟行,十畝紅渠解笑迎。

疊澗湍流清俗念,平湖煙景動閑情。

竹藏茅舍疏籬繞,蝶聚瓜畦晚照明。

最是小園饒野緻,菜花香裡轱辘聲。

菜圃一景,既是胤禛重農思想的展現,也是其韬光養晦、以退求進的一種政治謀略,賜園時期已呈現隐逸氣質。

雍正在《圓明園記》寫道:

園之中或辟田廬,或營蔬圃,平原膴膴,嘉穎穰穰,偶一眺覽,則遐思區夏,普祝有秋。至若憑欄觀稼,臨陌占雲,望好雨之知時,冀良苖之應候,則農夫勤瘁,穑事艱難,其景象又恍然在苑囿間也。

可見雍正時期的圓明園,整體風格樸實、自然,一派村落景象,仿佛超脫皇權之外。

杏花春館以前是個菜圃?(上)

杏花春館複原圖(乾隆早期)

到了乾隆時期,乾隆帝在雍正園景基礎上繼續營造,景點逐漸豐富起來,形成了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雍正時期的十二園景也被重新命名,其中杏花村改稱杏花春館,在樸實自然的田園風格上增添了些許皇家氣派。在《圓明園四十景圖詠》成圖時,杏花春館依然是一處四面土山環繞、矮屋疏籬錯落、文杏蔬果點綴的田園村落景觀。

乾隆九年《禦制圓明園四十景·杏花春館》詩序雲:

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籬,東西參錯。環植文杏,春深花發,爛然如霞。前辟小圃,雜莳蔬蓏,識野田村落景象。

杏花春館整個景群以田園風光為基調,除了環植文杏,諸多景觀都與農事相關,村落中還有菜畦、水渠、土山等田園景緻。整體說來,此時杏花春館依然保留了雍正時期的田園村落風貌,尚無皇家華麗雍容之風。

乾隆《禦制圓明園四十景詩·杏花春館》細緻描繪了這裡的景觀:

霏香紅雪韻空庭,肯讓寒梅占膽瓶。

最愛花光傳藝苑,每乘月令驗農經。

為梁謾說仙人館,載酒偏宜小隐亭。

夜半一犁春雨足,朝來吟屐樹邊停。

乾隆禦制詩中提到了驗農、一犁春雨,與元好問詩“一犁春雨麥青青”、蘇舜欽詩“山邊夜半一犁雨”有異曲同工之處。杏花花開往往與春雨相伴,也隐含了杏花春館與農耕的密切關系。

杏花春館以前是個菜圃?(上)

杏花春館複原圖(乾隆中期)

乾隆二十年,對杏花春館景區進行了改建,去掉了菜圃,在東南山口處開辟水渠與後湖相連,将湖水引入到低窪的小山谷,形成了蜿蜒曲折的“上”字形水面,既營造了景觀意境,也利于引水灌溉和自然排水,又新添春雨軒、杏花村等景觀,早期的菜園小圃、疏籬茅舍已不見蹤影,鄉野村落氣息漸漸淡去。據史料可知,自胤禛賜園到1860年被焚毀,杏花春館經曆了多次調整,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則是乾隆二十年,此後杏花春館整體格局基本穩定下來。

杏花春館以前是個菜圃?(上)

乾隆二十年杏花春館改建平面圖

雍正時期,杏花春館還是一處樸實自然、充滿田園樂趣的景觀,比較接近傳統的文人園林。乾隆中期改建之後,增加了皇家園林色彩和氣派。這也符合雍正清雅、乾隆華麗的審美品位。雖然乾隆中期杏花春館已逐漸偏離早期的山野村落景象,但乾隆重農桑、倡耕織的治世思想與雍正是一脈相承的。

乾隆在《圓明園後記》提道:“樂蕃植,則有灌木叢花,怒生笑迎也;驗農桑,則有田廬蔬圃,量雨較晴也。”足見其對農桑的重視。

[參考資料]

《杏花、田園與耕織文化——圓明園“杏花春館”意境初探》陳紅

[編輯]

馮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