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杏花春馆以前是个菜圃?(上)

作者:圆明园遗址公园
杏花春馆以前是个菜圃?(上)

在中国,农耕文明关系着国泰民安,历来被统治阶层所重视。重农、观稼、耕织也是帝王政治统治的重要内容。清代历朝帝王都重视农桑,在圆明园内建有多处与农事相关的景观。

这些景观各具特色,或设置农田菜畦,自身成景,以便清帝在园中向农人请教农事;或“借景”周边田圃景致知农验农,本身并不追求乡野村居情调;或以农桑意象命名,营造耕织文化实景。这些田园景观景致丰富、造景技艺娴熟,既体现造园意境,又具备农业试验功能,并对皇子农业教育提供了天然素材。

杏花春馆以前是个菜圃?(上)

杏花春馆

田园景观在圆明园四十景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众多造景丰富的田园景观当中,杏花春馆别具一格。其建筑形式、花木配置和田园风光不仅成为一种特殊的宫苑美学,还表达了清帝以农桑为本的治国理念,以及对田园雅趣生活的向往。

杏花春馆以前是个菜圃?(上)

从菜圃到杏花春馆

杏花春馆以前是个菜圃?(上)

杏花春馆位于圆明园后湖西北角,始建于康熙年间。此景初名菜圃,雍正四年易名杏花村,依唐代杜牧诗作《清明》意境进行了改建。雍正五年,始挂御题“杏花春馆”匾,仍然沿用菜圃旧称,乾隆初期改称杏花春馆。

杏花春馆以前是个菜圃?(上)

杏花春馆遗址

胤禛《园景十二咏·菜圃》云:

凿地新开圃,因川曲引泉。

碧畦一雨过,青壤百蔬妍。

诗中描绘了一幅凿地开圃引泉、春雨之后菜蔬青青的清新画卷。圆明园原为皇子赐园,胤禛在园中建有多处反映农耕生活、田园之趣的景观,深受康熙赞许。菜圃,意如其名,是一处农事景观,仅从景名就能看出胤禛当时的农桑情怀和美学品位。

雍正《四宜堂集·沿湖游览至菜圃作》记载了菜圃早期的原野村落景象:

一行白鹭引舟行,十亩红渠解笑迎。

叠涧湍流清俗念,平湖烟景动闲情。

竹藏茅舍疏篱绕,蝶聚瓜畦晚照明。

最是小园饶野致,菜花香里轱辘声。

菜圃一景,既是胤禛重农思想的体现,也是其韬光养晦、以退求进的一种政治谋略,赐园时期已呈现隐逸气质。

雍正在《圆明园记》写道:

园之中或辟田庐,或营蔬圃,平原膴膴,嘉颖穰穰,偶一眺览,则遐思区夏,普祝有秋。至若凭栏观稼,临陌占云,望好雨之知时,冀良苖之应候,则农夫勤瘁,穑事艰难,其景象又恍然在苑囿间也。

可见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整体风格朴实、自然,一派村落景象,仿佛超脱皇权之外。

杏花春馆以前是个菜圃?(上)

杏花春馆复原图(乾隆早期)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帝在雍正园景基础上继续营造,景点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雍正时期的十二园景也被重新命名,其中杏花村改称杏花春馆,在朴实自然的田园风格上增添了些许皇家气派。在《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成图时,杏花春馆依然是一处四面土山环绕、矮屋疏篱错落、文杏蔬果点缀的田园村落景观。

乾隆九年《御制圆明园四十景·杏花春馆》诗序云:

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蓏,识野田村落景象。

杏花春馆整个景群以田园风光为基调,除了环植文杏,诸多景观都与农事相关,村落中还有菜畦、水渠、土山等田园景致。整体说来,此时杏花春馆依然保留了雍正时期的田园村落风貌,尚无皇家华丽雍容之风。

乾隆《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杏花春馆》细致描绘了这里的景观:

霏香红雪韵空庭,肯让寒梅占胆瓶。

最爱花光传艺苑,每乘月令验农经。

为梁谩说仙人馆,载酒偏宜小隐亭。

夜半一犁春雨足,朝来吟屐树边停。

乾隆御制诗中提到了验农、一犁春雨,与元好问诗“一犁春雨麦青青”、苏舜钦诗“山边夜半一犁雨”有异曲同工之处。杏花花开往往与春雨相伴,也隐含了杏花春馆与农耕的密切关系。

杏花春馆以前是个菜圃?(上)

杏花春馆复原图(乾隆中期)

乾隆二十年,对杏花春馆景区进行了改建,去掉了菜圃,在东南山口处开辟水渠与后湖相连,将湖水引入到低洼的小山谷,形成了蜿蜒曲折的“上”字形水面,既营造了景观意境,也利于引水灌溉和自然排水,又新添春雨轩、杏花村等景观,早期的菜园小圃、疏篱茅舍已不见踪影,乡野村落气息渐渐淡去。据史料可知,自胤禛赐园到1860年被焚毁,杏花春馆经历了多次调整,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则是乾隆二十年,此后杏花春馆整体格局基本稳定下来。

杏花春馆以前是个菜圃?(上)

乾隆二十年杏花春馆改建平面图

雍正时期,杏花春馆还是一处朴实自然、充满田园乐趣的景观,比较接近传统的文人园林。乾隆中期改建之后,增加了皇家园林色彩和气派。这也符合雍正清雅、乾隆华丽的审美品位。虽然乾隆中期杏花春馆已逐步偏离早期的山野村落景象,但乾隆重农桑、倡耕织的治世思想与雍正是一脉相承的。

乾隆在《圆明园后记》提道:“乐蕃植,则有灌木丛花,怒生笑迎也;验农桑,则有田庐蔬圃,量雨较晴也。”足见其对农桑的重视。

[参考资料]

《杏花、田园与耕织文化——圆明园“杏花春馆”意境初探》陈红

[编辑]

冯诗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