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華大學醫學院迎來首個附屬三甲醫院

作者:大河健康報

以下文章來源于醫學界 ,作者服務醫者改善醫療

開辦醫學教育20多年後,清華大學終于有了第一家附屬三甲醫院。

據清華大學官網5月11日消息,清華大學玉泉醫院近日被确認為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原為北京玉泉醫院(電子工業部402醫院),2003年4月劃歸清華大學。

目前,該院是清華大學臨床教學醫院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編制床位500張。

清華大學醫學院迎來首個附屬三甲醫院

圖源清華大學玉泉醫院官網

相比北京其他知名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院旗下僅有4家附屬醫院,受限于附屬醫院數量少且長期無三甲附屬醫院,清華大學在醫學領域的存在感一直不強,醫學院排名甚至不如新疆醫科大學。

清華大學官網顯示,學校現有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玉泉醫院(清華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清華大學附屬垂楊柳醫院4所附屬醫院。

其中,北京華信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和垂楊柳醫院均為三級綜合醫院。玉泉醫院曾因床位數不能滿足三級醫院要求,主動由“綜合醫院”申請轉為“中西醫結合醫院”,此次是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确認為三級甲等醫院。

盡管玉泉醫院率先晉級三甲,但其綜合實力并不是清華附屬醫院中最強的醫院。如由董家鴻院士擔任院長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是清華大學與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綜合性公立醫院,從2014年11月28日開業以來,已開展國内外領先的醫療技術百餘項,創下多項世界紀錄,并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連續獲得A+。

直屬附屬醫院數量少和附屬醫院實力不足,是制約清華大學醫學發展的兩大短闆。

01、清華的“醫學焦慮”

清華大學也早就意識到了此點,是以早在2019年,就曾傳出“清華大學第一家三甲醫院”的消息。當年10月,青島市政府與清華大學簽訂了共建青島西海岸新區醫療機構合作架構協定,在西海岸新區合作共建清華大學附屬青島醫院。

該項目于2020年9月開工,依托北京長庚醫院建設,是清華大學在北京之外設立的第一家附屬醫院,也有望成為清華大學的第一家三甲醫院。不過,因資金等問題,該項目曾停滞3年之久,直到2023年10月19日才正式複工建設。

在新公布的規劃方案中,建成後的清華青島醫院總建築面積38.8萬平方米,總投資47.6億元,規劃建設“一區域(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一基地(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教學基地)、兩中心(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中心、智慧醫療研究中心)”。

青島西海岸新區副區長趙英民去年曾公開回應,清華青島醫院預計于2025年建成。

作為大陸頂尖的985高校,清華大學的綜合實力毋庸置疑,但在臨床醫學領域,尤其是與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等高校相比,清華大學則落後了“一大截”。

在“醫學界”推出的2023中國醫學院校綜合實力排行榜中,清華大學醫學院位列全國第45名,遠落後于同在北京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全國第1)、北京大學醫學部(全國第4)、首都醫科大學(全國第5)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院(全國第14)。

2000年前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與醫科院校迎來合并潮,原衛生部直屬的11所醫科類院校中,有9所并入985高校,如北京醫科大學并入北京大學等。也有不少醫科類院校選擇與實力較強的綜合性大學合并,比如浙江醫科大學合并到浙江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合并。

清華大學也于此時開始重點推動醫學學科建設,并于2001年正式成立醫學院。此後幾年内,原國家資訊産業部的直屬醫院(華信醫院)和原電子工業部402醫院(玉泉醫院)相繼被劃歸給清華,成為其附屬醫院,并于2004年啟動建設長庚醫院。

自建醫學院的同時,清華大學也一直在積極争取與協和醫學院合并,以謀求強強聯合。《北京晚報》2002年的報道顯示: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将更名為“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不再單獨辦醫學院。

直到2006年,雙方才正式簽訂《清華大學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關于落實兩部協定的實施意見》。一年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

教育部釋出的更名公告顯示,同意其同時使用“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的名稱。更名後,學校原隸屬關系、人員編制、資産關系和經費管理體制保持不變。

很多人都将這一名稱調整看作是協和和清華的正式“聯姻”,然而十幾年過去,協和醫學院仍然保持獨立的辦學狀态。

02、自建醫學院

合并遇阻的清華大學,轉而繼續發力自建醫學院。從2009年起,清華設立了“生命科學與醫學藥學實驗班”,這是一個8年制的招生計劃,包括醫學和藥學方向。2012年,清華大學醫學院藥學系成立。

至此,清華大學醫學院已有基礎醫學系、藥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系和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但在随後的幾年内,藥學系和公衛系相繼從清華醫學院中獨立建院。

2021年2月,巴德年院士在《中國科學報》發表署名文章表示,如果将清華大學醫學院放在中國醫學院校之中,其醫學學科評估隻能排在B類。

這一評價加劇了清華的“醫學焦慮”。第二年,清華大學在一次師生溝通會上提出了自己對于醫學學科的願景——“十年内全國前十,三十年内全球前十”。

轉折出現在2022年6月。當時,清華大學高調宣布,拟建立醫學部(本部)。不過,随後幾日,籌建儀式并未如期舉行,原因至今未知。

目前,清華大學官網對醫學院的介紹為“緻力于培養既掌握臨床技能又具備科研能力,能在醫學領域從事研究、醫療服務、教學管理、技術創新的醫學科學家、進階臨床醫生、醫學教育工作者和大健康産業技術創新人才”。

清華大學醫學院現有基礎醫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系和臨床醫學院,涵蓋了基礎醫學(包括免疫學、惡性良性腫瘤生物學、微生物與傳染病學、神經科學、分子與生物學等方向)、生醫工程(包括醫學影像學、神經工程、微納與組織工程等方向)和臨床醫學三個一級學科。

其中,基礎醫學學科的免疫學、微生物與傳染病學、神經科學、分子與生物學四個研究方向的ESI全球排名前1%。官網寫道,“(醫學院)已逐漸擺脫跟蹤追随的科學模式,建立了引領新方向的國際影響力”。

03、更多的臨床布局

總體而言,跨學科交叉融合,醫、工結合是清華大學醫學院建設的鮮明特征,這得益于生命科學學科、生物工程學科與醫學院早期的密切合作基礎,因而清華大學醫學院的發展重點也順勢放在了生命科學、基礎醫學等交叉領域。

但這還遠遠不夠,在北京周邊地區,清華正在不斷籌劃更多的臨床布局。

2023年3月,山西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王軍、校長解軍等一行13人到訪清華大學醫學院,雙方圍繞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教學實踐基地等問題,簽署了戰略合作架構協定。

山西醫科大學有20所附屬醫院和大量非直屬附屬醫院,坐擁巨量的醫療資源。對山西醫科大學來說,大而不強是制約其向世界一流醫科大學發展的關鍵因素。雙方一拍即合,2個月後舉行了一場規格頗高的簽約儀式。

會上,“山西醫科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院前沿醫學協同創新中心”正式啟動,它将發揮清華大學醫學院科研引領作用,并依托山西醫科大學的優勢,聯合開展新醫科專業人才培養等工作。《清華大學醫學院—山西醫科大學戰略合作架構協定實施細則》同日簽約。

在簽約暨啟動儀式前,清華大學醫學院還與山西醫科大學共同植下了一棵“友誼樹”,或許,在不遠的将來,清華醫學院的綜合實力也會随着樹苗的成長而逐漸壯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