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墩墩成“助教”,互動更頻繁,“天宮”第二課有這些變化

三月伊始,春意盎然。莘莘學子傳回校園開啟新學期的同時,也迎來了虎年第一堂太空授課。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号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互相配合,為大小朋友們帶來别開生面的“天宮課堂”第二課。

“天宮課堂”第二課都有哪些内容?和以往的太空授課相比,又有什麼異同點?未來“天宮課堂”将有什麼變化?南都大資料研究院帶您一同來看。

“天宮”第二課持續約1小時

航天員回答網友的有趣提問

梳理發現,截至2022年3月23日,人類史上一共有四次太空授課,除去首次太空授課外,中國太空人“承包”了後三次授課,而今天上新的“天宮課堂”第二課正是人類曆史上的第四次太空授課。

從授課時長來看,2007年8月14日,美國人芭芭拉·摩根在國際空間站進行了人類首次太空授課,時長約25分鐘。2013年6月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員組在天宮一号實驗艙裡進行了中國的第一次太空授課,持續約51分鐘。2021年12月9日,“天宮”第一課時長約為一個小時。本次的“天宮”第二課則是2022年3月23日15點40開始,持續到16點43分左右,總時長約為一個小時。

冰墩墩成“助教”,互動更頻繁,“天宮”第二課有這些變化

從授課地點來看,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和“天宮”第一課一樣,仍在中國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内,繼續采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除了中國科技館這一地面主課堂外,還在新疆烏魯木齊、西藏拉薩設定了兩個地面分課堂,神舟十三号航天員乘組與社會各界特别是廣大青少年一同互動交流,進一步拉近了青少年與載人航天的距離,從天地差異中感覺宇宙的奧秘、體驗探索的樂趣。

值得一提的是,延續“天宮”第一課傳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面向全球對“天宮”第二課進行了全程的網絡和電視直播,航天員們還回答了網友關于“在空間站裡流眼淚是怎樣的”“沒有重力,皮膚會不會變好”等有趣提問。

展示液體等在失重環境下的神奇現象

“冰墩墩”成實驗“助教”

去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員乘組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精彩的首講“天宮課堂”,太空細胞學實驗、太空轉身、浮力消失、液體表面張力示範……太空中的神奇現象令人印象深刻,太空科普課讓人獲益匪淺。

那第二堂太空授課的内容都是怎樣決定的?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課堂”首次太空授課後,社會各界通過新聞媒體和網絡廣泛參與太空授課内容征集活動。第二次太空授課内容是從征集到的意見建議中廣泛遴選的,并結合中國空間站設施條件進行了精心設計。

冰墩墩成“助教”,互動更頻繁,“天宮”第二課有這些變化

與第一課一樣,“天宮”第二課中,液體在失重環境下的現象展示仍是課堂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次的“天宮課堂”第二課共設定了6個環節,航天員在軌示範太空“冰雪”實驗、液橋示範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抛物實驗,同時介紹與展示了空間科學設施,并進行天地互動,實時回答網友和孩子們的提問。

冰墩墩成“助教”,互動更頻繁,“天宮”第二課有這些變化

與剛剛結束沒多久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遙相呼應是本次課堂的一大亮點。課程剛開始,王亞平老師就向大家示範了太空“冰雪”實驗——失重狀态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将“水球”變成“冰球”。而在太空抛物實驗中,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更是驚喜現身,成為實驗“助教”,“親身”示範了失重狀态下的抛物軌迹。

在北京冬奧會正式開幕的前一天,王亞平老師也曾在中國空間站為大家帶來“天宮課堂”之科學小實驗課:通過化學實驗的方式在空間站“變”出奧運五環,祝福中國奧運健兒們在北京冬奧會中突破自我,更快、更高、更強。

此外,在空間站場景展示環節中,“天宮”第一課時,航天員們向大家展示了在軌工作生活場景,此次則主要給同學們介紹展示空間站核心艙内的高微重力、無容器實驗機櫃等空間科學設施,并展示本次任務中曾開展的空間科學實(試)驗進度。

據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研究員、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李瑩輝介紹,神舟十三号任務在神舟十二号的基礎上完成了二十餘項(在軌)科學實驗。這些實驗一方面圍繞航天員健康監測新技術,另一方面圍繞着科學新知識新發現,第三方面圍繞資料積累,完成了一系列創新研究。依托中國空間站,大陸在神舟十三号乘組在軌期間,首次建立了空間條件下細胞的長期培養體系和細胞模型,在國際上首次在失重環境下觀察到心肌細胞收縮過程,完成國際上首次皮膚幹細胞長期失重條件下的懸浮培養實驗。這些細胞空間實驗,将有助于人類更好地認識大衆健康、人類的再生與衰老,包括人類的長壽和心髒病的發生等生命的奧秘。

在太空授課的分工上,神舟十三号乘組航天員三人已經是第二次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太空授課了。在此次授課中,女航天員王亞平繼續擔任主講人,指令長翟志剛繼續擔任攝像師,航天員葉光富則主要負責空間科學設施介紹與展示,并且繼續充當實驗“工具人”,在水油分離實驗中當起了“人工離心機”等,協助實驗進行。

冰墩墩成“助教”,互動更頻繁,“天宮”第二課有這些變化

與第一課相比,“天宮”第二課的天地互動更頻繁了。在實驗後,三名“太空教師”一起實時回答了包括“太空中水能燒開嗎”“在空間站裡看到的月亮和地球上一樣嗎”“能把果蠅送到太空做研究嗎”“空間站在飛行中會不會受到阻力”等共計10個提問,與2名網友和8名地面課堂的孩子進行互動。

2個實驗艙年内發射

太空“講台”将進一步擴大

神舟十三号乘組在軌駐留已5個多月,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在軌天數新紀錄。為期最長的“太空出差之旅”進入尾聲,3位“太空教師”将于4月傳回地球家園,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即将圓滿收官。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今年,搭載着生命科學、醫學、實體、空間技術等領域科學實驗櫃的“問天”“夢天”兩大實驗艙将陸續發射,到2022年底,中國空間站将正式投入使用,在太空中進行上千項科學研究在不遠的未來将成為常态。作為中國空間站推出的首個太空科普品牌,“天宮課堂”則将持續開展太空授課活動,積極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和文化,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截至發稿時,神舟十三号乘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已圓滿完成“天宮課堂”的第一、二課。未來,随着大陸載人航天發展計劃不斷推進,更多的中國乃至外國航天員将進駐中國空間站,同時擔任“太空教師”,為大家帶來更多堂太空授課。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

關聯閱讀:

講台更大、互動更多,相較以往,“天宮”第一課有何異同?

出品:南都大資料研究院

資料采集分析:陳澤然 唐靜怡

制圖:甘丹

資料來源:國家航天局官網、NASA、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媒體報道

統計截止日期:2022年3月23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