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兩銀子1串錢,王熙鳳的施舍為何能救助劉外婆一家五口?

人生最高明的活法不是功成名就,而是順境時與生活和解,逆境時與命運共舞。

20兩銀子1串錢,王熙鳳的施舍為何能救助劉外婆一家五口?

劉外婆年輕時過得是順境生活。她二進榮國府,酒席宴上揮灑自如;王熙鳳給她頭上戴花之際,她毫不諱言透露年輕時愛花愛粉。

年老之後,家道中落,家境貧寒,隻能依靠女婿狗兒一家生活。

狗兒一家四口,夫妻兩人帶着一雙兒女生活,劉外婆加入之後,生活日益艱難。

逆境人生中,劉外婆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把希望寄托在晚輩身上,而是笑對人生,親自出面帶着外孫兒闆兒進榮國府打秋風。

在周瑞家的幫助下,劉外婆費盡周折見到王熙鳳。

為了能要到錢,劉外婆使出渾身解數,诙諧說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老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之類的奉承話,讓王熙鳳聽起來卻很受用,她讓平兒把昨兒那包皮銀子拿來,并拿出一吊錢,都送到劉外婆的跟前。

王熙鳳不僅做事漂亮,話說的也漂亮:“這是二十兩銀子,暫且給這孩子做件冬衣罷。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這錢雇車坐罷。改日無事,隻管來逛逛,方是親戚們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虛留你們了,到家裡該問好的問個好兒罷。”(《紅樓夢》第6回)

20兩銀子1串錢,對于劉外婆來說,隻能解決燃眉之急,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一家五口的生活狀況。

為何如此推測?

劉外婆二進榮國府,王夫人讓平兒給她100兩銀子時說的很清楚:

“這兩包皮每包皮裡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的,叫你拿去或者作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别求親靠友的。”(《紅樓夢》第41回)

由此可知想做小本生意,至少要有100兩銀子。劉外婆一進榮國府,隻拿到20兩銀子,這些銀子怎麼可有改變生活?

其實,改變生活的不是20兩銀子,而是劉外婆借助王熙鳳的關系得到一份工作,進而有了一份額外收入。

20兩銀子1串錢,王熙鳳的施舍為何能救助劉外婆一家五口?

這份收入是什麼?劉外婆二進榮國府,陪同她進府的一個人透露出答案。

史湘雲在薛寶钗的幫助下,大擺螃蟹宴,平兒跟李纨等人喝酒後回到屋裡,“忽見上回來打抽豐的那劉外婆和闆兒又來了,坐在那邊屋裡,還有張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兩三個丫頭在地下倒口袋裡的棗子倭瓜并些野菜。”(《紅樓夢》第39回)

周瑞家的與劉外婆是老相識,她陪同劉外婆天經地義,張材家的為何會一起陪同呢?

答案是兩人有交集。

張材家的同周瑞家的一樣,專門負責一項工作,而這項工作給劉外婆提供了機會。

張材家的負責什麼工作呢?

秦可卿死後,王熙鳳協理甯國府期間,整頓甯國府秩序時,看見張材家的問道:“你有什麼事?”張材家的忙取帖兒回說道:“就是方才車轎圍作成,領取裁縫工銀若幹兩。”鳳姐聽了,便收了文章,命彩明登記。待王興家的交過牌,得了買辦的回押相符,然後方與張材家的去領。(《紅樓夢》第14回)

芒種節當天,王熙鳳安排林紅玉回家辦事時說出這樣一番話:

“外頭屋裡桌子上汝窯盤子架兒底下放着一卷銀子,那是一百六十兩,給繡匠的工價,等張材家的來要,當面稱給她瞧了,再給她拿去。”

由此可知,張材家的負責裁縫繡匠之事。

封建社會,女子多以做針線活為生。

秦可卿出殡之際,王熙鳳中途到農莊休息,賈寶玉遇到二姑娘紡線;寶玉的雀金裘燒洞之後,麝月派人将衣服拿到外面找繡匠縫補;薛寶钗勸過林黛玉,女子要以針線為重,等等,這些都深刻表明,當時的女子做針線不僅是本份,更是一種謀生方式。

20兩銀子1串錢,王熙鳳的施舍為何能救助劉外婆一家五口?

劉外婆二進榮國府,張材家的與周瑞家的一起陪同,實際暗中透露劉外婆一進榮國府之後,與張材家的建立了聯系,并謀取了一份繡工的差事。

賈府是豪門貴族,無論是主子還是奴才,穿戴之物都有檔次。

劉外婆二進榮國府離開之際,賈母、鴛鴦和平兒都先後給她送衣服,充分說明賈府衆人所穿衣服比較珍貴。

張材家的負責此項工作,握有配置設定資源的權力,劉外婆自然會尋求幫助。

劉外婆作為王夫人的親戚,能從王熙鳳手裡得到20兩銀子,想要結識張材家的并從她手中找到繡工“活計”輕而易舉。

當然,劉外婆偌大年紀或者不可能做繡匠,但這并不妨礙她接下這份工作,因為她有女兒和外孫女青兒可以做繡匠。

自古以來,依靠一夜暴富改變生活永遠是少數。普通人家改善生活,隻能依靠細水長流,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得到一份确定的收入,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雖然不能大富大貴,卻能得到實實在在的改變。

20兩銀子1串錢,王熙鳳的施舍為何能救助劉外婆一家五口?

是以,劉外婆一進榮國府,不僅僅是得到了20兩銀子,還通過與王熙鳳的交往,借助王夫人的面子,擷取一份工作,有了一份額外收入,從根本上改善了一家五口生活。

作者:小涵讀書。一個有溫度的人,有一支帶溫情的筆,熟讀不同版本《紅樓夢》,我不挖熱點,不追八卦,隻求每天寫一個《紅樓夢》的新故事,在不斷探尋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學之美。

寫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關注、收藏、點贊、轉發,在一瞬間就能給予我一生寫作的動力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