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縣劇團“送戲下鄉”改抖音直播,每天超10萬人圍觀

大象新聞·映象網記者 米方傑

“新冠病毒來逞兇,白衣天使沖在前,為什麼在前沖鋒,不顧多危險?他們是舍小家、顧大家,與病毒作鬥争……”3月22日,在“說唱濮陽”抖音直播間,90後青年戲曲演員梁珂珂演唱的新編豫劇《緻敬白衣天使》,驚豔了不少網友,韻味十足的唱腔唱出了濮陽人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念。

受疫情影響,濮陽縣今年的送戲下鄉活動依然處于暫停狀态。因不能下鄉演出,梁珂珂所在的濮陽縣振興曲藝說唱團便把舞台搬進了抖音直播間,自此這個民間劇團打開了流量密碼,1個多月時間便吸引了3萬多粉絲,每天超10萬人線上看戲。作為說唱團團長的姬厚震坦言,當直播間成為新戲台,為戲曲文化傳承注入了新活力。

縣劇團“送戲下鄉”改抖音直播,每天超10萬人圍觀

戲台搬進直播間是無奈之舉 因疫情已多月沒演出

“鐵子們,快來看戲了,這個直播間裡都是‘梨園春’的擂主!”

在無意間刷到“說唱濮陽”抖音直播間後,90後的陳華便被演員們的唱腔吸引了,讓他更加驚喜的是這個直播間裡的戲曲演員竟然都是“梨園春”的擂主,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動,便在直播間裡發出了感歎。

濮陽堪稱中國戲曲之鄉,目前有目連戲、大弦戲、大平調等21種戲曲,是河南原生态地方傳統戲劇核心區。僅僅是“說唱濮陽”直播間,就集齊了各種獲得重要獎項的戲曲達人,不僅有國家曲藝“牡丹獎”獲得者梁珂珂這樣的新秀,更有濮陽縣文化館館長、國家級非遺大平調傳承人張相彬這樣的“老戲骨”。還有河南省“牡丹獎”節目金獎獲得者姬厚震,著名墜子演員趙翠英,“梨園春”年度總決賽金獎獲得者董華蓋,河南省“群星獎”獲得者史亮亮、全國曲劇十大新秀韓平平等……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絕活”,都有自己的“粉絲”。

縣劇團“送戲下鄉”改抖音直播,每天超10萬人圍觀

談起“說唱濮陽”賬号建立的初衷,參與賬号建立的張相彬表示,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疫情原因劇團已經多月無法進行外出演出,并且往年一直在做的“送戲下鄉”工作也沒法進行。

“不久前我們在向縣裡彙報工作時,縣上司提出我們有這麼好的團隊,和這麼好的作品宣傳不出去有點可惜,可以嘗試把‘送戲下鄉’改為線上直播,以兼顧疫情防控要求和群衆看戲需求,同時借助網際網路宣傳我們大濮陽。”

就這樣,“說唱濮陽”抖音号建立了,同時,直播活動也得到了濮陽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大力支援。

1個多月吸粉3萬多 每天超10萬人線上看戲

讓張相彬這個“老戲骨”沒有想到的是,直播間一開播便吸引了衆多粉絲關注,第一場直播線上觀看的人數便有六七千人,“之前我們一般都是下鄉演出,每次觀衆也就幾百人,多的時候能上千,我是第一次接觸抖音,沒想到戲曲會這麼受歡迎。”

其實不僅是張相彬,姬厚震也沒想到,“說唱濮陽”從2月6日開始直播,在1個多月的時間裡粉絲數便突破了3.5萬人,日均看播人次超10萬人,實時線上觀看的人數也都超過千人,成為了不少戲曲愛好者每天必看的直播。

“說唱濮陽”之是以能迅速走紅,與這支說唱團的“實力”分不開。成立于2015年底的濮陽縣振興曲藝說唱團,雖然是一個民間劇團,但團員們卻個個不凡,曾先後多人次獲省 “文化大獎”“群星獎”“牡丹獎”在内的省市獎項,姬厚震透露,他們團有20多人,而參與抖音直播的則都是團裡的業務骨幹。

縣劇團“送戲下鄉”改抖音直播,每天超10萬人圍觀

這些天的直播有一件事,讓董華蓋至今難忘。在2月6日開播的第一天,一位在廣州打工的濮陽老鄉進入直播間,看播一會後情緒非常激動,在留言中介紹了他對家鄉戲曲的追尋。“在和這位網友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他每年放假回到老家都會開着車拉着父母到臨近的村裡看戲,但是今年疫情不能回家,就一直在網上搜各種戲曲視訊發給父母,但老人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節目。在搜到‘說唱濮陽’直播間後,他當場就推薦給了父母。” 董華蓋介紹說,他們還在直播間裡專門為這位濮陽老鄉的父母唱了一出戲。

抖音直播為戲曲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 小年輕成新戲迷

在抖音直播這40多天裡,姬厚震他們用精彩的唱腔感染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戲曲,讓衆多的90後和00後小年輕成為了新戲迷,為戲曲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

前文提到的陳華便是其中之一,每天下午隻要有空閑的時間,他都會守在“說唱濮陽”直播間裡看上一會兒。“真的是沒有想到傳統戲曲竟然這麼的迷人,現在我也成為了‘票友’”

縣劇團“送戲下鄉”改抖音直播,每天超10萬人圍觀

作為說唱團裡最為年長的一位,60後的張相彬對這些天的直播,有着頗深感觸。濮陽是戲劇之鄉,目前有十九個劇種仍在舞台上演出,戲曲雖然有廣闊的演出市場,但時起時落,尤其是線下演出。張相彬的舞台生涯已超過四十多年,見證了戲劇的興衰,曾經一場廟會數百人從十裡八鄉趕來聽戲,但如今看戲的人正在慢慢變少,尤其是疫情期間縣裡的劇團全部停演,一度對戲曲演出造成很大困難,對于戲曲的傳承和發展也讓張相彬一度感到迷茫。

不過,在濮陽戲曲搬上抖音直播間後,張相彬感到眼前猛然一亮,找到了傳播戲曲的新道路。“之前我們每年更多時間都是下鄉演出,看戲的人一般年級都在50歲以上,但在抖音直播間裡,粉絲群體則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縣劇團“送戲下鄉”改抖音直播,每天超10萬人圍觀

疫情沖擊下的傳統戲曲行業,通過抖音卻呈現出了柳暗花明,聽戲正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日常習慣。在姬厚震看來,粉絲群體的年輕化,更有利于戲曲文化的傳承。“近段時間不斷有粉絲發私信詢問我們是否收徒弟,說是自己家小孩特别喜歡戲曲,遇到真正喜歡戲曲的,我們一般會給他們推薦專業的戲曲學校作為參考。”

直播打賞演員收入多元化 助力民間劇團良性發展

不僅如此,不少網友在觀看直播時,還會通過打賞等形式給予鼓勵,讓戲曲演員們的收入也得到了一些提升。

據姬厚震介紹,此前戲曲演員的收入有兩部分,一是團裡承接縣裡的下鄉演出,每年演出100多場,會有一定的政府補貼,這樣能保證基本的服裝道具開支等。另一方面,部分演員個人也會接一些酒店、廟會的演出等,一般情況下,一次外出唱戲演出費隻有500元。在開通直播後,基本上實時觀看直播人數超過千人,每天累計看播觀衆超10萬人,也獲得了一些打賞收入。“很多人之前在老家也看不到我們唱戲,但在直播間,不少粉絲是千裡之外的同鄉打勞工,他們還會在直播間表示感謝。”姬厚震說。

縣劇團“送戲下鄉”改抖音直播,每天超10萬人圍觀

與粉絲的打賞相比,姬厚震他們更為看重的是粉絲們的鼓勵,“看到這麼多觀衆每天守候在直播間看戲,這對我們來說比刷多少禮物都強,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鼓勵。”

将戲台搬進抖音直播間,也在促使戲曲演員的日常生活發生着變化。從戲曲演員來講,線下演出能直接看到觀衆的回報,線上上則有網友對唱戲水準進行直接點評。“以前下鄉演出,我們很多時候天不亮就要裝台了,演出結束回到家都很晚了,吃住也很不友善。”梁珂珂坦言,他們現在不用起早貪黑趕場,有了更多時間練功,團裡排戲時間也有了,可以用更多時間來創新劇目。”

張相彬表示,直播組建起來有觀衆認可,現在進入良性循環,就要盡全力把直播做下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他們将把直播的服化道再上一個台階,争取讓直播間收到更多人的喜愛。同時,等疫情結束後,繼續開展好“送戲下鄉”活動,唱好演好濮陽故事,豐富群衆文化生活,并嘗試把直播間設在養老院或村室,讓更多愛聽戲的人能多聽戲、聽好戲。“我們後續要打造一流的直播間,排演一些濮陽特色小戲,讓說唱濮陽直播間成為濮陽的戲曲文化新名片。”

抖音将加大戲曲直播扶持,讓傳承更有力

在采訪中,姬厚震也坦言,在直播間唱戲和線下演出不同,戲曲演員在唱的同時,還會及時和觀衆互動,普及戲曲知識等,增強戲曲藝術的生動性和黏着力,讓很多不熟悉戲曲的人也能夠喜歡起來。

不僅如此,随着外地觀衆越來越多,在直播的時候,姬厚震他們在做好戲劇普及和推廣的同時,也在想觀衆們推介濮陽的名勝古迹和人文景觀等,“在向網友們‘說唱新濮陽’。”

縣劇團“送戲下鄉”改抖音直播,每天超10萬人圍觀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短視訊和直播等新媒體形式興起,大大拓寬傳統戲曲藝術閱聽人範圍,讓文化傳承不再局限于戲台,依托新興傳播方式讓傳統藝術煥發新生,在創新中發揚光大。通過抖音直播平台,讓年輕人和傳統戲曲從業人員廣泛連接配接,近距離直覺感受傳統文化魅力,了解戲曲價值以及戲劇人台前幕後的故事,讓觀衆對戲曲認知更豐富,認同更強烈,增加共情。

據悉,抖音将加大戲曲直播扶持,讓傳承更有力。

對此,抖音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短視訊和直播可以讓戲曲内容精準觸達戲迷群體,快速尋找分衆市場,通過直播打賞,提升戲曲演員的多元化收入,提高傳統戲曲從業和堅守的積極性,解決就業問題。對于戲曲愛好者也可以用直播收入反哺戲曲愛好,豐富和擴大戲曲文化傳播人群,增加大衆參與的積極性。

縣劇團“送戲下鄉”改抖音直播,每天超10萬人圍觀

也正因如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包括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劇協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等在内的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呼籲更多的戲曲演員從舞台走進直播間,通過線上帶動線下,形成有效互補,讓網絡戲曲粉絲成為線下觀衆,讓舞台戲劇舞台表演更有傳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