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保國抖音直播1198萬人次圍觀,“審醜文學”為何成“流量密碼”?

作者| 把青

編輯| 赤木瓶子

“不講武德”的馬保國回來了,四月初,他現身直播間開啟了自己的首場直播帶貨。72歲的馬保國一天之内連播六場,吸引了超過1198萬人次圍觀。

此前馬保國曾自稱是“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并吹噓“200多斤的英國大力士,掰不動我一根手指頭”。由于“不講武德”“耗子尾汁”等熱梗,馬保國曾一度走紅網絡,但在一次與民間國術家王慶民比賽時,他被對方“秒殺”,也成為全網嘲笑的對象,甚至一度被“封殺”。

人民日報曾經點名批評:“馬保國的一些言行,實際上就是嘩衆取寵、招搖撞騙,說到底是一場鬧劇。”然而從去年12月開始,馬保國重新開始活躍在抖音裡,并保持着每天更新,其中不乏收獲幾十萬的作品。在最近的直播帶貨中,馬保國釋出的背景截圖顯示,當天直播間成交金額41.12萬元,僅傭金收入就4.95萬。

為何審醜式網紅仍有這麼大的活躍空間?或許抖音的評論區給出了答案:“馬老師做人三大原則:嘴硬、扛揍、不訛人”。

如今,越嘲越紅反而成為了新的洗白方式,不論是馬保國,還是此前口碑不佳卻因抖音直播逆轉口碑的張大大,似乎隻要經得起嘲,就能拿到時代的流量密碼。

馬保國回歸,為何口碑全面逆轉?

其實早在4個月前,馬保國已經全面複出。

2022年12月,馬保國分别在抖音、快手、視訊号這三個平台注冊了新賬号,并維持着高頻更新。在他釋出的視訊裡,依然是各種“國術”視訊,“72歲一秒八拳”“挑戰拳頭擊爆可樂”“馬老師展示舉球,踢實木”等标題都極吸人眼球,短短幾個月,釋出兩百多條視訊後,馬保國已經積累了188萬抖音粉絲,88萬快手粉絲,視訊号中也不乏10萬+點贊的視訊。

從三月開始,馬保國就開始為直播帶貨預熱,在他釋出的短視訊中,曾帶有“馬保國直播帶貨榜第一”“馬保國愚人節直播帶貨”等話題,四月初的這場直播,也讓馬保國實作了再一次出圈。

“達到2萬,我就給大家打個五連鞭”,為了刺激大家的購買欲,馬保國使出了渾身解數,當達到目标後,馬保國果真如他所說,站起來來了一套“閃電五連鞭”,這也是他的“招牌動作”。

在直播間裡,馬保國一邊講解賣貨,一邊向網友展示起了自己的武打動作,他示意從業人員用兩隻手握住他的一隻手,再一推一拉,馬保國說了一句,“走”,從業人員就被推出幾米遠,這跟兩年前馬保國短視訊的内容如出一轍,不過這次,沒有人拆穿他了,馬保國說:“這就是中國功夫,接化發,借力發力。”

“這個帶貨有什麼不好呢?原來我也說我的底線是不帶貨,現在我變了,帶貨是給大家辦好事了,對網友和廠家都有好處。”在直播間裡,馬保國合理化了自己在帶貨這件事上的态度轉變。

跟兩年前的全網群嘲不同的是,這次網友們對于馬保國帶貨的态度,有了完全相反的看法。有人覺得,這是在經曆兩年低潮期後,他應得的,“最起碼網上這麼多嘲笑他的,但他沒有起訴任何一個人”“這個老頭是一股新風,講誠信、不碰瓷、堪稱老頭界良心”,甚至有人覺得,這是另一種成功,“其實他自己也知道丢人,但是他更知道,隻有這樣他才能掙到錢”“當我們嘲笑他時,誰都沒有意識到,他已經另辟蹊徑的成功了”。

輿論風向有了轉變,似乎經得起“嘲”,成為了一種“美德”。這種輿論的轉變,不止發生在馬保國身上,此前靠抖音直播出圈的張大大也是如此。

當經得起“嘲”,成為網際網路新晉“美德”

在口碑翻轉之前,張大大曾一度是娛樂圈“黑紅”的代表。作為一名主持人,身上的标簽卻是“矯情”。

2015年,在《我是歌手》中,張大大作為譚維維的經紀人,在譚維維排名靠後時,本該安慰歌手的他卻先嚎啕大哭,并被譚維維披上外套攙扶回背景,這一畫面一度成為經典表情包。在這之後,張大大就在黑紅的路上一路放飛:在《真正的男子漢》中,張大大自己沒有完成任務,反而将氣發洩在救援他的隊友身上;在參加《演員請就位》,因演技不理想被批評,他就找借口為自己開脫,一系列操作下來,甚至一度讓網友們喊出“張大大滾出娛樂圈”的口号。

而今年,張大大卻化身為“娛樂圈許願池”。轉折發生在張大大簽約無憂傳媒後。

今年一月,張大大簽約無憂傳媒并開始了直播。在直播間中,張大大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内娛明星,而是以“客服小張”的身份連麥。

“發瘋文學”頻頻發生在直播間中,在一次連麥中,一位大哥說自己喜歡被人罵,并說“不要覺得我變态,我其實很正常,這隻是一個比較小衆的愛好”,直接引得張大大瞳孔地震,在張大大想要中斷連麥時,意外卻發生了,團隊背景直接卡住,甚至無法關閉。當張大大被夾在這種尴尬的境地,滿臉無奈的樣子,成為了網友們的“爽點”。

在這之後,整蠱張大大成為了直播間的最大樂趣:兩位粉絲在連麥時學狗叫,并讓張大大評價誰學的最像;還有網友說非常想念自己的媽媽,覺得張大大非常親切,問他能不能滿足自己的一個小心願,“我能教你一聲媽媽嗎”,張大大還來不及震驚,網友就在直播間瘋狂叫起了媽媽;直播間中還有粉絲要錢買車,以及問各種明星八卦。

内娛“活人”張大大成為了網友們“在娛樂圈唯一的朋友”,2月抖音漲粉超過700萬。

從張大大到如今的馬保國,他們的“洗白”也說明了一件事——審醜式直播正在肆虐網絡。

馬保國直播間的“審醜熱”還能持續多久?

為個短短幾個月,兩人的口碑就能發生這樣的改變?

或許源于他們自己對于輿論态度的轉變。在翻車之前,馬保國曾極力塑造自己國術大師的身份,他曾自稱被英國國術界譽為“功夫王”,也自稱為“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在2020年5月,輸掉與搏擊教練王慶民的比賽時,連發三條微網誌“挽尊”說練太極是養生。

在自己的視訊屢遭惡剪後,2020年11月,馬保國首度回應稱,“遠離武林,已回歸平靜生活”。可見在這個階段,馬保國對于外界的評價仍十分在意。

張大大也是如此。早在去年1月,張大大曾宣布開始直播帶貨,但在6個小時的直播中,網友們的質疑讓張大大一度控制不住情緒,最後宣布下線。之後張大大發文稱自己非常在意差評,堅持不下去直播了。

但今年兩人回歸後,心态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對于各種惡評選擇視而不見,甚至主動引導使用者調侃自己的各種熱梗,尤其在馬保國直播間,甚至靠荒誕的國術動作刺激使用者購買。

回顧兩人二次走紅的邏輯,其實與早期的藥水哥等網紅相似——拿捏住觀衆的審醜心理。藥水哥靠直播間裡裝瘋賣傻、假哭、以及各種誇張的動作和表情包,曾一度風靡網絡。他曾在采訪中回應網友們對他的評價“無論他們說什麼,我都可以接受。我從事的,就是一個服務行業。”

誠然,當知道觀衆使用者真正想看的,也就掌握了流量密碼,而審醜文化,正是當下網友們的一大樂趣,也是一個出口。

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曾肖鷹說過,審醜的盛行折射出當下社會生活的浮躁和焦慮,在網絡審醜中,公衆或許可以釋放壓力,并且替代性地滿足自我優越感和成功欲望。

值得思考的是,裝作小醜的那一刻,真正的自己也就被隐藏了起來,當一切都為了滿足别人的喜好時,自身的價值何在?使用者又是否會為了這種犧牲長期買單?“馬保國們”的直播間還能火熱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