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冠病毒抗原自測 不建議普通人群随意使用

近日,新冠病毒抗原自測試劑盒線上上線下開售。今天,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介紹,抗原檢測具有操作簡單、出結果快速等優點,但由于敏感度要比核酸檢測低100倍至1000倍,容易出現“假陰性”,不能作為判斷是否感染的“金标準”,目前适用人群有三類,普通人群不建議随意進行抗原檢測。

抗原檢測優點:快速、簡單

局限性:敏感度比核酸檢測低 不能作為“金标準”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免疫部副部長李魁彪介紹,從檢測原理上來說,抗原就像病毒外面所穿的“衣服”,而核酸則是病毒裡面的基因,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法的原理是檢測标本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蛋白,和核酸檢測方法相比,具有兩個顯著的優點:“一是速度非常快,一般15分鐘左右就可以看到結果。二是操作簡單,不需要一起裝置,在家裡或是基層醫療機構都可以使用,就像用驗孕棒檢測是否懷孕一樣簡單。居民在家自測如果不會自采鼻咽拭子,采咽拭子也是可以的。”

同時也要注意到,抗原檢測也有其局限性,并不能夠替代核酸檢測。核酸檢測仍然是新冠肺炎确診的依據,是“金标準”。“抗原檢測的敏感度,要比核酸檢測低100倍至1000倍,是以在病程早期或者晚期、病人體内的病毒載量比較低的時候,抗原檢測方法會檢測不到病毒的蛋白,容易出現假陰性的結果。”是以,疑似人群抗原檢測結果無論是陽性及陰性結果,都應當進行進一步的核酸檢測,陽性結果可以用于對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但不能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診依據。

新冠病毒抗原自測 不建議普通人群随意使用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 攝

普通人群不建議随便使用抗原檢測

李魁彪表示,3月11日國家衛健委釋出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明确指出,抗原檢測适用人群包括三類:

第一類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伴有呼吸道、發熱等症狀且出現症狀5天以内的人員;第二類隔離觀察人員,包括居家隔離觀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離觀察、封控區和管控區内的人員;第三類是有抗原自我檢測需求的社群居民。

“對于居民個人來說,如果說你懷疑自己接觸過感染者、到過高風險場所,覺得不放心、身體又有些不适的時候,自己就可以連續在家測一測。”他強調,單次的抗原檢測是不能作為判定依據的。因為抗原檢測法的靈敏度較低,在病程早期可能會出現檢測陰性的結果,導緻漏檢,是以一定要連續測5天。

新冠病毒抗原自測 不建議普通人群随意使用

他還提醒,因為現階段廣州的疫情防控形勢穩定、人群整體陽性率很低,而抗原檢測方法本身也可能會出現偶然的假陽性,是以不屬于上述三類人的普通人群,不建議随便使用抗原檢測,以免造成誤報陽性,浪費應急處置和醫療資源。

在3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也指出,抗原檢測應該用在高風險、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檢測,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檢測。

出現結果需第一時間報告社群

新冠病毒抗原自測 不建議普通人群随意使用
新冠病毒抗原自測 不建議普通人群随意使用

使用過的抗原試劑盒應該怎麼處理呢?李魁彪介紹,自我檢測後,如果是陰性結果,使用試劑盒自帶的密封袋把試劑盒包好,作為普通垃圾處理即可;假如出現陽性結果,必須第一時間向所屬社群報告,由社群三人小組上門采集核酸,如果核酸檢測結果确認陽性,則進入到感染者管理的流程,使用過的抗原試劑盒裝入密封袋一并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作為醫療廢物處置。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伍仞 通訊員:穗衛健宣、穗疾控

視訊/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憂子 通訊員:穗衛健宣、穗疾控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吳婉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