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前晨汽車黃晨東:2025年商用車市場将發展成熟

撰文| 冷澤林

編輯| 王 潘

乘用車新能源化進行的轟轟烈烈,但對碳中和的目标來講當下的收效仍舊甚微。目前大陸汽車碳排放占總體排放的10%,而其中又以卡車為主,占到了整個汽車領域的70%。

是以,要達到碳中和目标,商用車的新能源化改造無疑是重中之重。

前晨汽車CEO黃晨東向光子星球表示,估計到2025年商用車市場将發展成熟,是時智能新能源商用車的保有量将占到整個商用車市場的20%。

當然,如同當下的新能源乘用車一般,商用車的想象空間也不止電動化,智能化、自動駕駛化更是當下競争的熱點。

3月7日,前晨汽車宣布獲得由中汽研認證的L4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這意味着,這家成立不到兩年的商用車領域造車新勢力已經行駛在了商用車的快車道上。

近日,黃晨東與光子星球等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向我們分享了前晨汽車當下的進展以及對未來的思考。

從0.5到1

“我們因為有一些經驗,有一些積累是可以從0.5開始,有些地方是跟卡車相關的,那麼便要從0開始。”

雖然前晨汽車成立不到兩年,但其CEO黃晨東已經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十餘年,曾就職于美國福特汽車參與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開發,并獲得福特汽車研究院最佳發明獎。

對話前晨汽車黃晨東:2025年商用車市場将發展成熟

2008年回國後,黃晨東更是一心投入新能源事業。實際上在創立前晨汽車之前,黃晨東已經擁有兩次從0-1的經驗。一次是為上汽組建新能源團隊直至做大,另一次則是加入蔚來汽車任進階副總裁,負責三電及自動駕駛的研發。

黃晨東也直言,這兩段經曆對他的幫助非常大。是以前晨汽車的起步絕不僅僅是從0-1。

在去年的釋出會上,前晨分别釋出了iC1和EC1兩款輕型電動卡車,其中EC1是由前晨與重汽聯合研發的智能聯網純電動輕卡,在去年10月底就成功下線并開始傳遞。

據黃晨東告訴光子星球,前晨在去年12月份才正式開始在銷售端發力,目前為止已經銷售了80多台車,還有幾百台的訂單握在手中。這樣的成果對整個公司今年的發展将起到不小的幫助。

而另一輛iC1則是由前晨汽車全正向自主研發,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實作量産。其去年亮相的概念定型車擁有L4級别自動駕駛系統,配備1個毫米波雷達、5個固态雷射雷達、18個攝像頭,量産車将根據時下市場需求搭載L1-L2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滿足需求。

對于前晨來講,輕卡将是整個公司的基本盤。不同于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前期的大量燒錢換市場,前晨将通過銷售輕卡獲得資金、完善資料,有了基本盤以後,再在重卡之上做加法。根據計劃,前晨将在明年推出一款自動駕駛重卡。

在黃晨東看來,如果乘用車需要200億元,那麼商用車大概隻需要四分之一的資金。不過,就造車而言商用車比起乘用車簡單,但就營運端來講,商用車更難。

因為商用車作為一個生産工具,如何為使用者産生經濟效益才是最關鍵的地方。而并非乘用車作為一個消費品,着重去考慮使用者體驗。

前晨的戰略規劃也圍繞着這一差異化而制定,商用車最終會成為智慧物聯網的一部分,但在做這些之前,首先需要一輛智能的車,跑通造、賣、用、養、轉的生态,最終再進階到智慧物聯網當中。

而當下的商用車市場狀況,類似于2015-2016年的乘用車市場,雖然不少主機廠也都想要占據部分市場,但像前晨這般新勢力或許才能集中力量推動行業前行。

目前為止,前晨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約6000萬美金,當下正在進行B+輪融資,下半年還将展開C輪融資。

前晨的另一份答卷

實際上,在商用車智能駕駛領域前晨并非最早入局的幾家之一。當下不少自動駕駛企業在乘用車領域“碰壁”後,都選擇退而求其次入局商用自動駕駛。

對話前晨汽車黃晨東:2025年商用車市場将發展成熟

不過,在黃晨東看來,想要實作完全自動駕駛的過程仍舊漫長,但是可以逐漸豐富車輛的自動駕駛功能以及适用場景,比起完全無人,一個司機駕駛兩輛車甚至三輛車的情形可能會實作的更快。

是以,前晨在前期并未一意孤行地組建自己的自動駕駛車隊。

這也是前晨與其他商用車領域公司不同的地方——從車到自動駕駛,而更多的企業是從自動駕駛再到車。

通常來講,自動駕駛企業想要落地往往需要找到車廠合作,後裝自動駕駛功能,不過由于油車有太多的機械傳動,無法發揮出自動駕駛的全部優點。

當下前晨擁有正向開發的“視野”電動底盤與即将推出的L4級帶備援的自動駕駛重卡底盤平台。造車的經驗使得其自動駕駛能夠與自主開發的新能源整車和底盤進行适配,更好地發揮車輛自動駕駛能力。

預裝L4級别硬體,通過軟體逐漸實作不同場景的自動駕駛。這或許便是黃晨東從蔚來得來的經驗。

不過,這樣前晨便身兼多重身份,既是主機廠,又是自動駕駛公司,甚至未來還将成為物流公司,如何實作多種身份厘清邊界,黃晨東向我們分享了前晨的節奏。

“我們并不着急把自動駕駛推向商業化,第一步還是先把車先做好,自己造車,自己的底盤能跟自動駕駛比對得更好,同時自研自動駕駛全棧軟體能力。”

至于組建自己的車隊,黃晨東則表示,由于輕卡的基本盤支撐,短期内或者是今年内并不會去做這件事。在當下重卡的訂單中,前晨将增加部分自動駕駛車輛,再逐漸建構自己的車隊累積真正的營運經驗。

亦如在蔚來一般,“把底層布置好,車也做好,後面再做自動駕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結語

前晨的業務并不僅僅限于輕卡以及即将推出的重卡,在2024年前晨還将進入VAN廂式貨車市場。是時,這家商用車領域的造車新勢力産品線将更加完善,黃晨東的基本戰略也将逐漸實作。

輕卡與廂式貨車将承擔起走量的任務,由此擷取的資料回報至研發端,完善産品及自動駕駛能力,重卡則作為銷售的補充,也是盈利的重點。

此外,前晨還計劃銷售底盤系統與自動駕駛系統,技術的累積最終将轉化到賬面上,在去年就已經有三家客戶有意願訂購其底盤系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