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牌儀式現場
深圳新聞網2024年6月5日訊(記者劉夢婷 通訊員 深衛信)中國版的“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标準”結出成果,首批3家醫院通過認證。6月5日,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授牌儀式在深圳前海舉行,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3家醫院獲得授牌,成為“《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标準(中國)》認證醫院”,宣告該标準邁出“落地”的第一步。
會上,《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标準(中國)》一書也正式出版。接下來,海南省衛健委計劃全面推動海南省公立醫院和部分私家醫院參與該标準的認證。
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副司長邢若齊為活動緻辭,廣東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巫小佳、海南省衛健委副主任張毓輝、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朱武、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香港醫院管理局總裁高拔陞、深圳市衛健委主任吳紅豔、前海合作區黨工委副書記梁珂、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南方醫科大學校長黎孟楓等出席了認證儀式及釋出會。
儀式現場
“三甲+國際”标準
中國版“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标準”來自深圳
在國内,“三甲”醫院是老百姓眼中的金字招牌。
但走出國門,“三甲”标準并不通行。過去,中國醫院隻能參加美國JCI、澳洲ACHS等國際評審,尋求全球認可。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醫院體系,能不能出一個自己的“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标準”?中央将這一使命交給了深圳。
2020年,中央釋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明确支援深圳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院評審認定标準體系。
在此之前,内地公立醫院改革和深港醫療合作的先鋒——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已經進行了先行探索。該院在開業5年内先後通過了國際、三甲“雙認證”,即2015年通過ACHS(澳洲醫療服務标準委員會)的國際認證,2017年通過了“三甲”評審。
醫院的專家對比發現,“三甲”标準在醫療品質、安全要求等方面比國際标準還要細緻嚴苛,完全可以融入部分國外優秀做法,實作“國際化”。
基于港大深圳醫院的經驗,深圳市衛健委委托該院牽頭成立了非營利性的第三方評審評價研究中心——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
該中心吸納了具有國際醫院評審認證和國内“三甲”評審資曆的資深專家,按照“标準隻升不降、内容隻增不減”的原則,将“三甲”标準與國際标準融合,編制出《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标準(中國)》(2021版)。
2022年2月,該标準以97%的得分率獲得國際醫療品質協會外部評審會(ISQua EEA)權威認證,成為全國首個經國際認證的醫院評審标準。
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徐小平介紹,該标準體系既是内地“三甲”标準的更新,也是國際标準的融合。中心成立了評審員教育訓練與發展專家組,已舉辦五場評審員教育訓練,有111名境内外醫院評審認證資深專家通過考核,其中内地71名、港澳地區40名。
3家醫院率先“沖線”
國際商業保險客戶就診可直接“報帳”
該标準公布後,很快得到全國醫院的響應。
2023年3月30日,首批醫院評審認證啟動會在深圳前海舉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等13家醫院開始參與首批認證,其中5家來自深圳,4家來自香港,2家來自廣州,北京、珠海各有1家。
在評審過程中,評審員對标準每一款進行評判,根據醫院滿足條件,給出評價結果。每款評價分為:優秀、良好、達标、部分達标、不達标和不适用6個等級。認證結論分為三種結果:通過認證、有條件通過認證(延遲決策)、不通過認證。
最終,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3家醫院“拔得頭籌”,率先通過認證。認證有效期為四年,意味着每4年要“複審”一次,強調持續改進。
評審員陳虹表示,認證服務的主要目的是促進醫療機構醫療品質、患者安全提升和持續改進,以保障醫療機構内從業人員、患者和其他訪客安全。獲得本标準評審認證的醫院,證明該院的醫療品質、患者安全獲得國際認可。
對這3家醫院來說,今後與境外醫療機構開展業務交流将更加友善,而最“立竿見影”的好處是,可以獲得國際商業保險機構認可,購買了國際保險的客戶可直接在醫院“刷商業醫保”看病。
認證标準已經獲得了英國保誠投資信貸保險公司、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萬欣和(上海)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安盛集團4家商業保險公司的支援。
國際健康險服務商萬欣和(上海)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健康與醫療總監孫健樂表示,此前,國際主流醫院認證體系主要有美國JCI、澳洲ACHS,但内地絕大多數醫院并沒有取得這些認證,導緻購買國際商業保險的港澳居民在内地就醫選擇時造成困惑。《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标準(中國)》(2021版)如同一把“鑰匙”,解開了這個難題。醫院通過認證後,代表其已經達到國際認可的标準和品質水準,對于跨境就醫的患者來說,這是選擇醫院的重要依據。
《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标準(中國)》正式出版
第二批認證醫院“箭在弦上”
海南計劃“全省參與”
截至2024年6月,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共完成了6家醫院11次認證輔導和3家醫院的正式評審。該中心還推出了線上平台,醫院可在網上申請,全流程線上審理。
目前,第二批參與的醫院也已經啟動認證工作,包括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祈福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等。
其中,海南的力度尤其大,海南省衛健委計劃借鑒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參與模式,與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簽署合作架構協定,全面推動海南省公立醫院和部分私家醫院參與“中國版”國際标準的認證。此外,浙江、廣東等省的省級醫院也在“躍躍欲試”。
在6月5日的活動中,《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标準(中國)》(2021版)一書也正式出版。該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分為醫院功能與任務、患者安全、醫療服務與醫療品質、醫院管理等三章、16節、61條、186款。
人民衛生出版社華南分社副總編輯呂健表示,該标準的推行代表着中國已從“執行标準”到“制定标準”,在國際上形成一套帶有中國印記的醫院标準,也意味着中國醫院評審認證獲得通向世界的“護照”,将成為中國醫療軟實力“傳播者”,提升中國在全球治理的影響力。來源:深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