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健康獲得幸福的人,都放下了這3種執念

人的情緒和感情、事業乃至健康,都有着密切的關聯關系,我們都知道,一個人長期焦慮憂郁,悲傷,憤怒,壓抑很可能會導緻高血壓心髒病,甚至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

是以對于情緒與健康的密切關聯,在心理學中也通過無數實驗得到了驗證,曾有一項用動物做的實驗是将兩隻猴子同時關在一個鐵籠裡,一隻可以自由活動,另外一隻被困在籠邊上不能自由活動。

籠子的一邊有一根絕緣棒,當實驗者每隔半分鐘向籠内通一次電的時候,自由的猴子可以抓住這根絕緣棒免受電擊。

實驗開始以後,自由的猴子提心吊膽,總是惦記着每隔半分鐘去抓一次絕緣棒。而不自由的猴子隻能聽之任之,倒也很坦然。

一段時間以後,對兩個猴子進行身體檢查發現,自由的猴子得了潰瘍病,而不自由的猴子反而安然無恙。

這個實驗表明,長期不良的情緒,是造成疾病的發生的原因。

無論國内國外,在醫療過程中,也可以查詢得到,一個長期處于抑郁,焦躁,愛生氣固執性格的人,更容易患上各種疾病。

然而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人,經曆世事滄桑,哪可能一帆風順不經曆挫折,其實看到的那些幸福的人可能并不是他們是上帝的寵兒幸運者,而是思維和認知發生了轉變,

如果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心理健康獲得幸福的人,往往都放下了這幾種執念。

心理健康獲得幸福的人,都放下了這3種執念

放下了總要和别人比較的執念

有時候人不開心,并非純粹遭遇的災難,而是内心的攀比和落差感。

人的痛苦一半來自欲望,一半來自比較。

是以影響我們情緒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不斷比較,但當無盡的欲望和無休止的比較,會不斷糾纏影響着我們的生活,也就形成了無止境的痛苦和折磨。

比起洛克菲勒我們個個都是乞丐,比起落魄的人,我們又個個都很幸福,沒必要刻意的極端攀比又或者放任自流,放平心态,放棄對欲望和别人攀比的執念,你會發現或許還有很多目标未達到,未超越,但同時自己擁有得并不少。

放棄執念,并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能更理性真實地面對自己和生活,用最佳的狀态,用自己能力範圍内去打造更好地生活,用心享受當下的美好,不畏懼繼續争取,也不會因落差而自卑或心生怨念。

心理健康獲得幸福的人,都放下了這3種執念

放下了總需要被人了解和接納的執念

對于安全感的需求,有精神的也有物質的,而被了解接納就是讓我們獲得幸福感非常直接的一種方式,但在關系中一旦依賴于旁人的回饋反應而活,那麼注定将自己的幸福,權利完全傳遞于别人手中。

我們最大的痛苦源頭之一,可能就是源于不被懂得,不被了解,但懂得本就是僞命題,因為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能存在純粹的感同身受,更不會有未經曆就無條件地認同别人的理念。

戀人開始的“懂”不過是你說得對,家人的“懂”隻源于血脈相連,傷在你身,痛在他心的關懷,而旁人的懂,可能是留面子,不想撕破臉,也很可能是懶得與你争辯。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奢求别人的了解和接納,是成人長大的标志表現。

是以不論經營任何關系,在相處中隻有先找到自己,抵達自己,才能夠實作蛻變,也才能夠擁有把控關系的主動權。

然而那些真正放下别人的苛求的人,自然不會輕易被旁人的态度反應左右自己的情緒,也會得到更多的可能。

心理健康獲得幸福的人,都放下了這3種執念

放下對理想愛情的執念

愛情對于無數人來說都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恰恰相反,無數時候,正是那些曾經以為最美好的東西最終把自己傷得遍體鱗傷。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愛情嗎?一定是有的,但隻不過大多數人包括我們自身來講,其實并不了解純粹愛情的模樣。

因為多少定義的愛情都是被藝術渲染後的模樣,是以會過度理想化夫妻和這段感情的模樣。

放棄對理想愛情的執念,并不是冷漠,而是更好,更理性地面對兩性間的情感,凡事過猶不及,不過度理想化,不過度付出犧牲,就不會因為心裡的落差和委屈而歇斯底裡情緒化,态度平和了,有時候反而關系會比自己以為得更和諧,更美好。

都說無欲則剛,在感情裡,犧牲少,态度真誠的人,其實能夠收回的“成本”才最大。

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太多時候并非器質性病變,而是情緒思維走入了誤區,當感覺一切都非常糟糕,無法前行的時候你應該意識到,是時候轉彎了,而不是困在原地和自己鬥争。

心理健康獲得幸福的人,都放下了這3種執念

END

文/解憂情感驿站

(作者:筱雨,心理咨詢師,專注情感領域),擅長戀愛關系挽回修複,婚姻沖突分歧,以及原生态家庭導緻的心靈創傷療愈。孤獨的人生旅程,傾聽你的委屈和壓力,幫來訪者提升兩性相處的技巧,挽回自己的夫妻,經營好自己的感情,努力成為更幸福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