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長行原創丨春天裡的預感(散文)

周長行原創丨春天裡的預感(散文)

春天裡的預感

文/周長行

筆者誕生于一九四九年農曆二月十六日,一個永遠屬于春天的日子。按照編年史的界定,我應該屬于解放前生人。然而,這一切,仿佛都被母親和奶奶的“預感”所忽略。

我屬牛,母親說我是一頭有福氣的牛。我是晚上亥時出生,相當于晚上九點半左右。那時的農村普通百姓家裡哪有鐘表,也不大有人講究時辰。然而,恰恰逢到我出生時,一位私塾先生到我家借閱家譜,聽到我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順口說了一句“這孩子的生辰是亥時。”接着又說了一通吉利賀喜的話兒,全家人高興不已。

母親說我是一頭福牛,可能是受到“亥時說”的啟發,也可能是母親認準的“感覺”,這個沒法考證,也不必考證。母親自有一番道理,她告訴我,亥時的牛用不着耕地拉犁受苦受累,正好是上槽吃料(草)的享福時刻。她認準了我的這一刻就是我的一生。母親如此笃信生辰八字,在我的記憶裡就是這件事兒,堪稱母親的“唯一”。

奶奶卻固執在她的一個噩夢裡。在我出生的頭天晚上,她做了一個夢,夢見家裡的那頭牤牛被“老缺”(當地人對土匪的習慣性稱謂,共和國黎明前的黑暗,當地“老缺”偷牛成風)牽走了,奶奶心痛大哭,一家人半夜起床來勸慰她。

家裡的牛在奶奶的夢中被“牽”走,而我這頭“牛”卻來到了現實世界中。奶奶據此卻認為我很難長大成人,不知啥時候就會被老天爺“牽”走。奶奶從此坐下了一塊心病,也落下了一個哆嗦病。本來就一向膽小怕事的奶奶越來越敏感于我的頭疼腦熱,隻要我有一點兒病痛,她就會認為大事不好,往往吓得她渾身顫抖不止。偏偏我不夠争氣,二十歲之前大病小病接連不斷,奶奶的“哆嗦病”不斷加劇,受盡折磨。

在我三歲那年的春天我患了一場重病,連續13天不吃不喝,奄奄一息。那時農村談不上醫療條件,家裡做好了兩手準備。母親抱着我四處求醫,碰運氣。有人勸我母親說“不行了,扔掉吧”,而母親總是把我抱在她懷裡,一絲絲放棄也沒有過。奶奶卻吓得走不動路了,近乎癱瘓。然而,她仍挪動着顫抖的身子撕捋了一捆“稈草”(谷子的稭稈。當地埋葬早夭的小孩必用此稭稈捆紮。)預備着送我上路。

然而,命運卻安排我活了過來,長大了,上學、參軍乃至結婚成家了,擁有自己的子孫了。母親欣慰地說她的感覺沒有錯嘛,直到2011年3月22日老人家辭世,彌留之際,她還是沒忘說那句話:“兒啊,你是有福的!”然而,奶奶的“怕”依然如故。直到她1974年3月16日離世。那時我正在湖南某部擔任排長執行一項國防施工任務,奶奶在彌留之際卻念叨着我的奶名說我已被“牽”走了,親人們都驚駭不已,并以加急雙挂号信件的方式詢問我的近況。

在過去好多年裡,母親的說法和奶奶的擔憂有時被家人當作茶餘飯後的笑料;有時又被當作鄭重其事的“說道”;我呢,自打進入古稀之年在反複咀嚼回味陳年往事時,好像突然間才懂得奶奶和母親的各自“預感”其實是一種共通的刻骨愛憐,猶如一縷縷溫煦的春風常常在我心頭拂過,伴着隐隐的痛,無盡地追思與懷念……

(寫于2022年3月22日)

周長行原創丨春天裡的預感(散文)

【作者簡介】周長行(男),1949年2月出生于山東省汶上縣南站鎮黃南村。1969年2月參軍入伍。1990年9月轉業回地方供職于濟甯電視台。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資深記者、詩人。出版有長篇報告文學《鲲鵬騰飛的地方》、長篇傳記文學《不醉不說 喬羽的大河之戀》《喬羽戀歌》《偉大的我們》《大浪淘金》等。曾主筆撰寫中央電視台39集大型電視系列片《大京九》,其由鐵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大京九解說詞》已被中國傳媒大學作為正式教材使用。退休後,緻力于網絡文學的寫作,以其接地氣、獨立特行的作品獲得國内外讀者好評如潮。“作品至上,讀者至上,生活至上”的理念,正是他奮力筆耕下潛民間的動力和目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