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配置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消費者買車時最先考慮的無非是汽車的外觀,性能,價格以及配置。有些汽車看似顔值高,功能豐富,其實就是個空架子,車企在車主看不到的地方嚴重減配。

為了提高競争力,控制造車成本,車企的減配方式五花八門,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20萬以下車型最容易減配的幾個部位。
第一,發動機護闆。
以前20萬左右的汽車都帶發動機護闆,汽車的底部安裝了一塊樹脂護闆,可以保護發動機,防止石子和尖銳物品損傷發動機。後來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減配隐藏在汽車底盤下面的發動機護闆因為不起眼,開始被偷偷減配。
現在很多十幾萬的車已經不帶發動機護闆了,由于發動機護闆的位置比較隐秘,銷售人員不專門介紹車主根本發現不了。
第二,引擎蓋内的隔音棉。
開車跑高速的時候,我們經常聽見汽車傳來嗡嗡的轟鳴聲,和引擎蓋裡發出的噪音。現在車企為了提高自身競争力,開始對引擎蓋裡面的隔音棉進行減配,将優質加厚棉花換成黑心棉。
有些車主買了一輛車,發現引擎蓋内的隔音棉又厚又小,用不了多久隔音棉就壞了,車主還要自費幾百塊錢換一個新的隔音棉。
第三,後防撞梁。
架構和防撞裝置是汽車上最重要的配置,他們決定着一輛車是否安全,能否為車主提供保障。以前有關部門要求所有進入國内汽車市場的車型都在前方和後方加裝一個防撞梁,有些入門級低端汽車為了提高産品競争力,将後備箱下方的防撞梁全部删減了。
如果大家買到的汽車沒有帶防撞梁,一定要第一時間搜集證局去4S店進行投訴,從業人員大機率會給車主換一輛新車。
第四,汽車懸挂系統。
以前的豪車多功能配置越來越多,懸挂系統這樣的配置确實受到了嚴格。懸挂系統包含防傾杆下控臂,彈簧懸架,避震器等等。當今很多汽車品牌都會删減汽車的懸挂系統,将原本的獨選改成非獨懸,帶來較差的駕駛體驗。
第五,車内煙灰缸。
小編記得以前煙灰缸是汽車上必備的一個配置,司機開完車後可以随手把煙灰和煙頭丢在煙灰缸裡。現在汽車為了壓縮成本想出了一切辦法,車上自帶的煙灰缸也被取消了,車主抽完煙後無處丢棄煙頭,隻能把煙頭扔到窗外。
編輯點評:
以上5個部位是汽車最容易減配的地方,建議大家買車之前仔細檢查這幾個部位,如果發現這裡的零部件有問題,就要及時換一輛車。減配在國人心目中是換掉老配置改為新配置,沒想到汽車領域的減配竟是将進階的配置轉化為低級配置。
為了提高汽車品質問題解決減配現象,車主和有關部門一定要積極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相關部門也要建立一套完善嚴格的機構對汽車進行嚴格監管,避免車企繼續減配。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