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沖突,日本地震,為啥倒黴的又是“晶片”?| 智東西内參

作者:智東西
俄烏沖突,日本地震,為啥倒黴的又是“晶片”?| 智東西内參

近些年的晶片市場一直都不太平,晶片短缺從2020年開始越演愈烈,至今沒有明顯的好轉迹象。進入2022年,俄烏開戰又給了晶片原材料供應蒙上了一層陰影,禍不單行,16日晚,日本本州東岸近海接連發生6.0級、7.4級、5.6級地震,福島、東京多地停電,宮城、福島發出海嘯警報。很快,日本主要半導體晶片廠商之一的瑞薩電子釋出消息稱,受此次地震影響,公司分别位于茨城縣、群馬縣和山形縣的三家工廠都已停止生産。未來,晶片行業的格局會如何變化?

一、俄烏沖突,晶片“斷氣”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授權俄軍在烏克蘭進行“特别行動”,兵分三路進攻烏克蘭。同時烏克蘭宣布與俄羅斯斷交,進入戰時狀态,并關閉全國領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歐洲面臨幾十年來最大的安全危機之一,重挫了在全球采購或銷售的科技公司股價。

究其原因,是因為美國半導體行業使用的氖有90%以上是由烏克蘭提供,這種氣體對晶片制造過程中使用的雷射至關重要。市場研究公司Techcet稱,氖是俄羅斯生産鋼鐵的副産品,在烏克蘭進行純化。另外,美國使用的钯金有35%來自于俄羅斯。钯在半導體中被用于傳感器和存儲器的制造,并作為一些封裝技術的電鍍材料。在銅線鍵合技術中,為防止銅線氧化,會給銅表面鍍一層惰性金屬钯。

由于烏克蘭生産的氖氣純度達到99.99%,全球隻有少數公司能做到,很難找到替代來源。俄國2014年并吞克裡米亞後,氖氣的價格飙升了600%。

全球40%氪氣也來自烏克蘭。日本加壓氣體貿易商大東醫療氣體公司表示,在俄烏戰争爆發前,氪氣就因供應鍊受擾而上漲;氪氣一般行情為每公升200~300日圓,今年元月已漲到近1000日圓。

雖然ASML、英特爾、日月光等半導體巨頭表示此次俄烏沖突短期“不需要太多擔心”,他們已經從2014年的克裡米亞危機、新冠疫情等事件中吸取教訓,将供應鍊多元化。但是中長期來看,俄烏沖突的影響還是會有的,尤其是對中國國内的廠商。除了原材料也會影響到中國相關産業外,晶片下遊的消費電子也首當其沖,俄羅斯在普通民用消費電子産品上的工藝水準和産量不高,以進口為主。俄羅斯 21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占全球 0.2%;其第一大供應商是三星,俄羅斯手機銷量占三星 21 年總銷量的 3.7%,第二大手機供應商為小米。目前三星已停止向俄羅斯供應智能手機。

此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對《紐約時報》表示,違反美國對俄羅斯出口限制的中國企業,可能會被切斷生産産品所需的美國裝置和軟體供應。早些時候,據彭博社報道,一位美國官員表示,任何使用美國産品、技術的企業都受到對俄禁令的限制,包括中國半導體和電子企業。“期待”中芯國際等加入對俄制裁,此外,這位官員還特别點名了聯想集團和小米。

雖然俄羅斯從歐美進口大量晶片,但是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報告資料,中國才是俄羅斯最主要的晶片供應商。2020年俄羅斯70%的晶片、計算機和智能手機供應來自中國。同時2021年俄海關資料顯示,中國還是俄羅斯最大的晶片進口來源地,占其半導體年進口的32.8%。而這些中國晶片的背後仍存在着大量的歐美技術,美國未來會不會找到某種借口進一步制裁中國,相信有很大的可能性。

俄烏沖突,日本地震,為啥倒黴的又是“晶片”?| 智東西内參

俄羅斯晶片進口來源國

二、日本地震,車載半導體“紮芯”

16日的日本地震也牽動着半導體行業人的心,尤其是汽車相關的半導體行業。日本主要半導體晶片廠商之一的瑞薩電子釋出消息稱,受此次地震影響,公司分别位于茨城縣、群馬縣和山形縣的三家工廠都已停止生産。這三家工廠分别是那珂、高崎和米澤工廠,均在地震區附近,主要負責生産用于汽車行業的晶片。

瑞薩電子成立于 2010 年,是 NEC 電子公司和瑞薩科技公司通過業務整合并成立的新公司,業務遍及科研、開發、設計和制造範圍廣泛的應用。公司前身 NEC 電子公司是 2002 年從日本電器分離的半導體子公司,專精于半導體産品和應用領域;而瑞薩科技是 2003 年由日立制作所及三菱電機的半導體事業部(電力控制用的半導體除外)合并而成的半導體公司,為當時世界第三大半導體公司,僅次于英特爾和三星電子。

經過多年發展,瑞薩電子目前已經是是全球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全球領先的微控制器、模拟功率器件和片上系統(SoC)産品供應商。産品覆寫微控制器(MCU)、微處理器(MPU)、汽車産品、模拟器件、時鐘和時序産品、接口和連接配接、儲存器和邏輯、電源管理、射頻産品、傳感器産品等。

俄烏沖突,日本地震,為啥倒黴的又是“晶片”?| 智東西内參

瑞薩公司發展曆程

瑞薩是全球主要的車規級BMS、MCU和SoC等晶片的供應商。2020年,瑞薩電子的營收約為7157億日元,其中汽車半導體業務占近一半。同時瑞薩是全球最大的車用MCU供應商,2020年占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19%。瑞薩電子在汽車領域微控制器/片上系統各部分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如下:1)ADAS 及資訊:27%;2)底盤及安全性:21%;3)車身:32%;4)xEV:28%;5)動力總成系統:33%。2019 年公司在金氧半場效半導體(MOSFET)的市占率為 6.6%,絕緣栅雙極型半導體(IGBT)的市占率為4.8%。

俄烏沖突,日本地震,為啥倒黴的又是“晶片”?| 智東西内參

瑞薩在汽車微控制器/片上系統産品的市場佔有率

3月17日和18日,瑞薩連續更新了最新的工廠狀況。公司表示,地震發生後,所有三個工廠都立即停止生産,但米澤工廠的一些測試線已經恢複營運。目前瑞薩仍在評估地震對其位于震中附近的中、米澤和高崎工廠的影響。

俄烏沖突,日本地震,為啥倒黴的又是“晶片”?| 智東西内參
俄烏沖突,日本地震,為啥倒黴的又是“晶片”?| 智東西内參

瑞薩公司地震後聲明

雖然最新消息表明,三家工廠受到的影響貌似不大,預計在一周内就可恢複震前産能,但汽車供應鍊企業仍然憂心忡忡。2021年初,主要IDM公司英飛淩和恩智浦因停電被迫暫時關閉德克薩斯州的晶片工廠,加劇了當時汽車晶片的短缺。

去年3 月份瑞薩的 Naka 工廠發生火災,損壞11個器件,占所有半導體生産器件的2%。但就因為這2%的器件,該工廠停産一個月,最終直接造成了170億日元的損失,并且2021年4~6月的世界汽車生産量減少約160萬輛。

俄烏沖突,日本地震,為啥倒黴的又是“晶片”?| 智東西内參

瑞薩2021年3月火災聲明

汽車産業鍊的擔憂不是多餘的,由于大多數晶片制造商都與現有客戶簽訂了合同,是以汽車制造商很難尋找新的供應商,由于近期的晶片短缺,許多汽車制造商被迫減産或停産。

智東西認為,近期的俄烏沖突和日本地震對晶片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雖然目前看來的實際情況可能比人們設想的要“樂觀”一些,但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很大,未來會造成什麼樣的蝴蝶效應般影響仍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這些事件對于中國晶片行業可能會是一場“短痛”,長期來看還是會産生很多正面促進作用的。

俄烏沖突,日本地震,為啥倒黴的又是“晶片”?| 智東西内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