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息寫作問題多,使消息強起來的主要對策!

來源丨新傳播智庫公衆号

作者丨劉保全

在新聞傳媒上有多種體裁的新聞,消息是最常見的一種。它以短小簡潔、資訊量大、迅速準确而見長。以報紙而言,沒有消息的報紙不能稱之為報紙。然而在曆屆中國新聞獎的評選中,高品質消息卻成了弱項。要增強“四力”,消息不能再被邊緣化。

近年來,筆者一直關注着中國新聞獎中消息的評選情況,發現消息量少,而且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高品質消息更少,消息成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的弱項。為了這個問題,筆者查閱了1—28屆中國新聞獎的有關評選資料,發現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着。期間有多位評委和新聞界有識之士曾撰文大聲疾呼過要重視改進消息的采寫,但反響不大。也有一些新聞機關進行過消息寫作的研讨,開展過競賽活動,其收效甚微。

消息寫作問題多,使消息強起來的主要對策!

消息遭遇尴尬

中國記協網2018年1月9日所載《評委有話說——打開好消息寫作之門的兩把鑰匙》一文中,第27屆中國新聞獎評委、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編輯室主任、編審錢蓮生說:“消息這個新聞家族中的‘始祖’在傳播手段日益現代化的當下遭遇了尴尬”,“以2017年中國新聞獎為例,參評文字消息作品66件,有21件作品獲獎,獲獎比例31.8%,而文字通訊與深度報道類參評作品108件,有29件作品獲獎,獲獎比例僅26.9%,顯然,通訊作品的數量大大超過消息作品的數量。然而,評委們普遍認為,消息類作品薄弱,讓人眼前一亮的優秀之作不多。即便兩篇一等獎獲獎消息,美中也有遺憾。”他指出其中一等獎作品《1445種全新病毒科研發現》一文,“作品的可讀性不太強”,“文中有不少專業術語……如‘病毒科’‘RNA病毒圈’‘宿主轉換’‘共進化’‘病毒進化史’‘水準基因轉移’……讓普遍讀者難以了解”。另一篇《折翼海天,生命為航母事業鋪路》一文,“作品的時效不強——消息中的人物主體飛行員張超因飛機機械故障于2016年4月27日不幸犧牲,作品于2016年8月1日見報”,“消息給閱聽人的審美感覺不足”。

消息寫作存在諸多問題

目前報紙上的消息寫作,普遍存在着标題模式化、導語平淡粗糙、五要素不全、時效性差、缺乏感染力等問題。

關于消息的時效性問題,筆者對最新評選出的第28屆中國新聞獎中報紙系統的23篇消息作了一個統計,一等獎中的《創造港珠澳大橋的“極緻”》一文,使用的是“近日”占50%。二等獎共8篇,其中《蒼南叫停大漁灣圍墾工程》一文,使用的是“這些天”;《收養腦癱兒14年,環衛工夫婦感動衆人》一文,使用的是“今年夏天的一天”;《安徽阜南8275名學生今年“回流”鄉鎮學校》一文,使用的是“日前”;《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一文,使用的是“如今”,占一半還多。在13篇三等獎中,使用“日前”的有3篇,使用“近日”的有2篇,使用“幾天前”的1篇,還有1篇無時間要素,也是占一半還多。

不該使用“日前”“近日”“如今”等忽悠閱聽人,尤其是作為中國新聞獎的作品,更不應該采取“打馬虎眼”的字詞來交待新聞的時間要素。要知道,“日前”“近日”是個語焉不詳的詞。試想,如果讀者要問:“近日”是記者刊稿的“近日”還是記者寫稿的“近日”“近日”是三五天前,還是八天、十天前?“日前”究竟指的是何年何月何日。閱聽人一旦懷疑消息的真實性,則新聞的價值、權威和傳播效果将會大打折扣。

消息寫作中存在不規範問題還表現在沒有“本報訊”。消息在開頭加“本報訊”,這是消息差別于其他文體的顯著特征。加“本報訊”表明這是一條消息,是本報記者或通訊員采寫的,本報對這條消息的真實性和傳播後果負有責任。

筆者編著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新聞獎精品賞析》一書,有讀者閱讀後來信問我:為什麼有部分消息沒有“本報訊”,我的回答是因原文沒有,故編著者不能随便加上去。

關于“本報訊”的使用情況,筆者查閱了第28屆中國新聞獎中報紙系統的23篇消息,發現兩篇一等獎作品中就有1篇無“本報訊”;8篇二等獎作品中無“本報訊”的共有5篇;13篇三等獎作品中無“本報訊”的占6篇之多。

在一條消息頭上加上“本報訊”三個字,是件嚴肅的事情,不能掉以輕心視為可有可無。“本報訊”的使用規範正确與否,關乎一個媒體的形象和最起碼的業務水準,也是認真辦報、取信于讀者的一個方面。

在新聞界同行眼裡,這種小事太有損報紙形象了。有些新出版的報紙,從業人員資曆較淺,報紙管理上有些地方尚待完善,出現這種現象情有可原。可是,有些曆史悠久的老報紙也常出現這種“外行”事,就讓人看不懂和不可思議了。

能否規範使用“本報訊”,也是一種檢測尺度。它首先檢測的是,一個媒體自身是否正規,是否具有搜集、采訪新聞的能力和報道新聞的資格。其次,它檢測該媒體是否尊重讀者、認真對待讀者,并能對它所釋出的新聞鄭重負起責任。再次,它檢測該媒體的編輯記者是否經過專業學習和正經傳授。當記者,首先應從學會正确使用“本報訊”開始。

四大原因導緻消息成弱項

造成消息成為寫作弱項被邊緣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其重要原因不外乎下列四個方面。

一是網絡媒體對紙質媒體的沖擊。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電子媒體快速發展,加上廣播、電視在全國的迅速普及,二者傳播速度遠遠超過紙媒。現在,電腦及手機的普及,對紙媒的沖擊更是顯而易見。往往在報紙未到讀者手中之前,人們就可以從網絡媒體上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有用資訊。其中,受到沖擊最大的就是一直作為報紙上主要文體的消息。這應是消息被弱化的主要原因。

二是報紙消息本身寫作方式不适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部分報紙的上司和少數記者受“高大全”的思想影響,認為寫消息不能出大成果,不如長篇大作有分量、有影響,以緻讀者不能從“短、快、新”的消息中得到所需要的資訊,消息受到冷遇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三是部分報紙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着缺陷所緻。有的對消息寫作要求不嚴,對消息寫作不規範、新聞要素不全的消息放行,大開綠燈;有的在制訂稿酬标準上,不按質論價,而是單純以字數為依據,字數越多稿酬就越多,緻使不該寫長的稿子也要拉長,硬加進一些空話、大話、套話,使消息變得空洞臃腫,降低了報紙的可讀性,導緻讀者不願看。

四是少數記者不重視業務學習,不按新聞規律寫稿,并存在懶惰思想,工作漂浮。不深入實際,不深入基層,靠電話采訪,泡會議靠會議簡報寫稿,緻使寫出的消息千篇一律,内容空泛,枯燥乏味,讀者隻好不買賬。

使消息強起來的主要對策

要使消息弱項強起來,不被邊緣化,除了主題重大、題材新穎、傳播價值高、新聞性強外,從采寫上來說,其主要對策是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對消息在新聞傳播中重要性的認識,破除那種認為消息是新聞的“邊角料”,反映不了重大題材的不正确認識;破除那種認為消息是信手拈來的“急就章”,不必精雕細刻的陳舊觀念;破除那種認為報紙上的消息在新聞競争中沒有競争力的想法。應強調記者的基本功是寫消息,不會寫消息的記者不是一名稱職的記者,要用這一條來考核記者的功力。上司帶頭寫好消息,并提高對好消息的獎勵标準。

其次是提高記者對新聞的發現能力。大量的新聞實踐表明,在新聞采寫中,發現一則新聞比寫作這一新聞更重要。正如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原社長潘堂林在《怎樣發現新聞》一書中所說的:“新聞記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寫作而是發現”。也正如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大藝術家羅丹也曾說過,“生活中并非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前面提到的消息寫作中存在的時效性差的問題,就是記者的發現能力不夠所緻,新聞事實早已發生了,記者未能及時發現。當發現後再寫消息時,又不善于尋找新聞根據,隻好采取“日前”“近日”等“打馬虎眼”的辦法來忽悠讀者。可見,要提高新聞的時效性,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在提高新聞的發現力上下功夫。隻有像習總書記在視察解放軍報社的講話中所要求的,“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衆,了解第一手材料”,堅持“走轉改”,才能奉獻給讀者頂花帶刺、帶着露珠、冒着熱氣的好消息來。

消息寫作問題多,使消息強起來的主要對策!

第三是改進消息寫作的方式,創新消息的寫作方法,即提高消息的表現力、感染力、可讀性。正像錢蓮生評委所言,“既要發現‘美’,又要表現‘好’”。其主要辦法有:

消息故事化,即消息裡面一定要有故事。

要有現場描寫,增強新聞事實的現場氣氛。

除掉具體新聞事實以外的成分,拒絕大話、空話、套話和賣弄學問。

要把讀者最關心、最感興趣的東西寫進導語中。

交代必要的背景和使用直接引語,以增強消息的深度感。

運用簡潔明快、有跳躍感、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語言,要多用動詞,少用或不用形容詞。

句子要短,一句話最好不要超過50字;段落也要短,一般不超過200字一段為佳;消息要短,一般以600字左右為宜。

會議消息一定要把會議中最有傳播價值的新聞拎出來,要跳出會議寫消息。

第四是組織年輕記者進行教育訓練,将中國新聞獎中被人稱道的消息精品拿出來進行評析,為大家提供學習的範例。像中國新聞獎中的精品消息《青藏鐵路全線開工》(第12屆)、《目擊楊利偉飛天歸來》(第14屆)、《看個“咳嗽”要掏1500元》(第13屆)、《7年上訴冤屈未伸張》(第12屆)、《義烏外來務勞工員首次當選人大代表》(第12屆)、《三峽大壩昨下閘蓄水》(第14屆)、《7常委參觀“複興之路出行不封路”》(第23屆)、《火車站見證蘭考經濟變遷》(第23屆)、《35名貧困村第一書記申請留任》(第28屆)等等,都值得學習和借鑒,是大家學習的典型範例。

常言道: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衆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隻要新聞界的同仁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我相信消息弱項和被邊緣化的狀況會得到改觀的。我殷切期盼這一天早日到來,最終實作習總書記在全國說服會議上要求的“提高品質和水準,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衆愛聽愛看,産生共鳴,充分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精神需求”。

作者劉保全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

(本文原刊發于《新傳播》第21期,原标題為:讓消息弱項強起來——兼評中國新聞獎部分作品。

來源:“采編圈”微信公衆号

聲明:“狐眼觀豫”微信公衆号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或依法處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