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新理念下的海昏侯國考古

海昏侯劉賀墓園(原稱“墎墩漢墓”)是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1年至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機關,在此進行了長達五年多的考古發掘。國家文物局派遣考古與文物保護專家組現場指導,廣泛接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利用當今最新科技手段,出土各類珍貴文物1萬餘件,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取得重大成果。專家們認為,海昏侯劉賀墓園的考古是當今考古與文物保護結合的成功範例。

2011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部門接到群衆舉報,在南昌市建立縣(現為建立區)大塘坪鄉觀西村老裘村民小組東北約500米的墎墩山上,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盜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當即派員進行現場勘查,并及時向國家文物局做了彙報。國家文物局于2011年4月6日在南昌主持召開了建立縣墎墩墓保護問題專家論證會,同意對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并要求對墓葬周邊區域開展考古調查。由此,這座沉睡了2000多年的漢代海昏侯墓葬,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野,海昏侯國研究正式拉開序幕。五年來,在國家文物局“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護、一流的展示”的總思路指導下,經過國内衆多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海昏侯國考古與保護取得了豐碩成果。

這些成果概括為:

1.聚落遺址。發現了一座侯國聚落遺址,并初步摸清了聚落内的城址、曆代海昏侯墓園的分布規律;

2.墓園。解剖了一座儲存完整的列侯墓園,并發掘了墓園内的車馬坑、祔葬墓以及墓園内的地表建築遺存;

3.墓葬。發掘了第一代海昏侯劉賀墓葬,揭示了這座大陸迄今儲存完好,結構清晰,文物豐富的列侯等級墓葬;

4.文物。提取、清理、保護了一批珍貴的文物,為大陸漢代考古提供了一份珍貴的實物資料。

海昏侯墓距南昌市北約60公裡,鄱陽湖南側,贛江西岸。自距今四、五千年前,到商周時期,鄱陽湖一直是江西古代文化傳播的重要水上通道,其西側從最北長江南岸的瑞昌銅嶺礦冶遺址,到九江荞麥嶺早商遺址,德安石灰山、米糧鋪、陳家墩商代高等級聚落,再到樟樹吳城、築衛城、新幹大洋洲、牛城城址等商代方國都邑,戰國糧倉等,則是一條把江西古代文明逐漸推向巅峰的最重要的陸上通道。西漢時期的豫章郡十八縣,其中的8個古縣就分布在鄱陽湖周邊,而海昏縣,以及因海昏縣而設立的海昏侯國也位列其中。

2011年對墓葬進行掘前,對其周圍方圓5平方公裡的區域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古調查,并對海昏侯墓及其墓園進行了重點調查和鑽探。考古工作者共勘探面積約400萬平方米,基本确認面積達3.6平方公裡的紫金城址即為漢代海昏侯國都城。

紫金城址西面和南面為曆代海昏侯的墓園區、貴族和平民墓地。紫金城址東臨贛江,北依鄱陽湖,平面呈曲尺形,分内城和外城。外城總面積約3.6平方公裡,内城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宮殿區位于外城東部。城址四面均有城門(含水門),城牆外有環繞的護城河,護城河與城内水路相通,可達贛江并入鄱陽湖。經過考古人員的勘探發現,其四周的城牆均為人工築造的城垣,為雙重城垣。城垣普遍儲存較完整,基寬約20米,局部高達20米。雙重城牆間距達15米左右。内城由東西兩座小城組成。内城西北角靠近城垣處,有一處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大型建築基址,基址挖有寬大的基槽;基槽夯土上,等距離排列圓形石質柱礎。迹象顯示,它極有可能是内城的宮殿基址。城門有城門墩,城區道路與城内的水網有車道相連;水路與陸路相接處,有大面積的夯土基址,可能是碼頭遺迹。在城區還發現道路、房屋建築、夯土基址、水井、墓葬、灰坑等文化遺迹等數百處。對墓葬區鑽探資料初步分析,花骨墩、祠堂崗、墎墩、蘇家山為曆代海昏侯的墓園區。蘇家山漢墓群位于紫金城城址的東南面,為一處獨立的墓園。它面臨鄱陽湖,面積約1萬平方米。漢墓四周依山勢建有高聳墓園牆,墓園牆局部高達8米以上,園牆斷面可見大量陶片、瓦礫等。園牆的東南西北四面有明顯的四處豁口,可能是城門所在。墓園内有數十座磚室墓。祠堂崗漢墓群,位于紫金城城址西南,東部與花骨墩遙遙相望。墓園依照山勢布局,南北方向排列衆多墓葬,墓園面積約1萬平方米。祠堂崗漢墓群見中心墓葬與分布有一定規律的小型墓,不見墓園牆。花骨墩漢墓群位于紫金城城址西面,緊鄰城址西城牆,面積約1萬平方米,存在大量小型活土坑。曆代海昏侯墓園區外圍還發現嶺上、戴家山、五房山、龍坑、狗卵地、先發山、轎子山、夾山谷、北娘山、台盤子、楊家山、鄒家墎、雙墎岬、竹子山、萬家山約13處貴族墓地和大量的平民墓葬,墓葬區總面積約1.4平方公裡。

2012-2013年,在調查、普探、重點精探之後,先後對海昏侯劉賀墓園内的車馬坑、多座祔葬墓、園門、門阙及墓園建築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

海昏侯劉賀墓園呈梯形,占地約4.6萬平方米。園牆隐約可見,局部高達2米左右,考古發掘和勘探發現有東門和北門,門外發現有雙出阙殘迹;通過門址有道路連接配接墓園路網與紫金城。墓園内由2座主墓、7座祔葬墓、一座外藏坑和寝、祠堂及園寺吏舍等建築構成,并有完善的道路系統和排水設施。海昏侯劉賀墓和侯夫人墓占據墓園最高、最核心位置,兩墓共用一個東西長約100、南北寬約40米,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禮制性高台建築,同茔異穴,各有方形覆鬥狀封土。南側的禮制性建築由東西廂房、寝和祠堂構成。其餘祔葬墓東西向一字形排列在主墓的北側。考古發掘的祔葬墓有3、4、5号墓。每座祔葬墓均有高約3米的封土,長方形墓室,深約5米,一棺一椁,總面積30-100平方米。随葬青銅器、陶器、漆器、玉器等物品數十件。長方形斜坡墓道,兩側有台階,長約10米。封土前、墓道填土上均建有方形夯土基址的祠堂。有的祠堂牆基外有巨大的圓形石質柱礎,可以複原為環形回廊建築。

2012年發掘了海昏侯劉賀墓西側的唯一一個外藏車馬坑。位于主墓西面,東側被主墓封土疊壓,屬于主墓本體的組成部分。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70平方米。坑體北面有一條斜坡道。坑内原有木椁和木樁,僅留有痕迹。坑内殉葬有馬匹20匹,可辨識出原大木質彩繪車輛5輛,分屬安車和轺車。馬車經過拆卸,被拆卸下的車馬器集中裝入彩繪髹漆木箱内放置在椁底闆上。

2014年開始發掘主墓,完成封土和墓室内填土的發掘。

2015年開始進行椁室回廊、主椁室的發掘。海昏侯劉賀侯墓本體規模宏大。上有高達7米的覆鬥形封土,下有坐北朝南的甲字形墓穴,墓穴内建有面積達400平方米的方形木結構椁室。斜坡墓道位于椁室南側,兩側有台階供上下。墓道頂端有甬道與椁室相通。椁室由主椁室、過道、回廊形藏椁、甬道和甬道東、西兩側的車馬庫構成。椁室中央為主椁室,主椁室通高約3米,面積約50平方米。主椁室由木闆隔牆分開為東、西室兩部份,中間有一門道相通。東西兩室南側均有門、窗裝飾。主椁室北、東、西三面按功能區分環繞以回廊形藏椁。北藏椁自西向東分為錢庫、糧倉、樂府、酒具庫,西藏椁從北往南分為衣笥庫、武庫、文書檔案庫、娛樂用器庫,東藏椁主要為“食官”用具庫,包括酒具庫和廚具庫;在主椁室與藏椁之間辟有過道,寬約0.7米。甬道主要為樂車庫。

全新理念下的海昏侯國考古

主棺柩位于主椁室的東室東北部,使用内、外兩重棺,與主椁室、過道、回廊形藏椁共同構成五重棺椁形式,和周代以來“天子棺椁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的棺椁制度的諸侯等級相符合。外棺南北長約3.71、東西寬約1.44、殘高0.46-0.96米,根據倒塌前颌闆,後擋闆的高度,推測棺柩原高度約為1.36米。棺床高約0.26米,下安4個木輪。外棺外側有多組等距分布的龍形帳鈎,原應有帷帳裝飾;外棺蓋上有漆畫痕迹,并放置三把玉具劍。内棺蓋上彩繪漆畫,并有紡織品痕迹。内、外棺之間的南部(或頭箱)随葬大量金器、精美玉器和漆盒,應為墓主人生前喜愛之物。

考古發掘共出土青銅器、漆木器、鐵器、玉器、陶瓷器、金器、紡織品和簡牍、木牍等各類珍貴文物約1萬餘件。這些文物既是漢代物質文明成果的集中展現,又是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曆史、藝術、工藝水準的全方位展示,具有不可多得的曆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透過劉賀墓園、車馬坑、椁室、甬道樂車、編鐘、銅錢、昌邑籍田鼎、昌邑九年瑟、昌邑食官、海昏侯金餅等,幾乎可以诠釋漢代的列侯園寝制度、車輿制度、樂懸、舞列制度、籍田制度、食官制度、赙贈制度、酎金制度、“物勒工名”制度等。大量工藝精湛的錯金銀、貼金、包金、鎏金銀銅器,如車馬器、樂器、博山爐、連枝燈、雁魚燈、鼎、染爐、蒸餾器、銅鏡、銅鎮等;玉器,如透雕龍、虎、鳳紋飾的韘形佩、玉璧、玉環、玉劍具、組玉佩、玉耳杯、玉印等;圖案精美的漆器,如繪制孔子及其弟子畫像和記載他們生平的漆屏風、圍棋盤、耳杯、扣銀邊的漆盤、貼金片的漆奁、漆樽、鑲玉石和瑪瑙的幾案等,均顯示出西漢時期手工業高超的工藝水準,再現了西漢時期高等級貴族的奢華生活,是西漢列侯“事死如事生”的典型标本。

2016年2月24日至26日,中國考古學會秦漢考古專業委員會年會在南昌召開。題為“秦漢考古視野下的海昏侯墓考古及其意義”,吸引了國内衆多秦漢考古專家。專家們總結了海昏侯墓考古的階段性成果。專家們認為:

“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發現的儲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對于研究西漢列侯的園寝制度具有重大價值。該墓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已發現的唯一一座帶有真車馬陪葬坑的墓葬,其規模宏大、椁室設計嚴密、結構複雜、功能明确,是西漢中晚期列侯等級墓葬的典型代表,對于研究西漢列侯等級的墓葬制度等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迄今出土的1萬件文物,形象地再現了西漢時期進階貴族的生活,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以紫金城城址、曆代海昏侯墓園、貴族和平民墓地等為核心的海昏侯國的一系列重要遺存,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大遺址,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儲存最好、内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遺址,是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珍貴曆史文化遺産,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展示利用價值。”

專家門還認為:“南昌墎墩山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理念先進、方法科學、計劃周密、目标明确。發掘者始終重視文物的現場安全和文物資訊的提取,重視展示利用與文物保護,注重多學科的介入,注重高科技手段的應用,考古發掘現場與文物保護井然有序,實驗室考古及時細緻、科學規範,是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結合的成功範例,反映了大陸田野考古的發展方向。”專家們對海昏侯墓考古給予了高度評價。為此,我們總結了以下幾個工作理念。

(一)

堅決貫徹執行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操作規程和大遺址考古工作要求,以聚落考古的思路從大遺址角度來開展考古和保護工作,即全方位的調查,大面積的普探,重點地區精探,關鍵遺址發掘。

由墓葬到墓園,再由墓園到整個墓葬群,再到以墓葬群和紫金城城址為核心的海昏侯侯國都城遺址,根據設定的相關工作方案,确立了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工作與文物保護的技術路線。

2011年,先調查了5平方公裡範圍,發現了紫金城址,勘探發現了一座儲存基本完整的海昏侯墓園(墎墩山墓園);

2012-2013年,重點解剖了海昏侯墓園,理順了墓園内祔葬墓、車馬坑以及墓表建築寝、祠堂、園寺吏舍和墓園内道路和排水系統的互相關系;勘探了發現了四座海昏侯墓及其墓園、貴族和平民墓地;

2014-2015年,重點發掘了海昏侯劉賀墓葬,同時開始勘探海昏侯國都城----紫金城。

這樣的科學規劃,思路清晰,層層遞進,避免了單純針對主墓的發掘而忽視墓園結構的問題,也有效地解決了墓園内相關遺存的共存關系和功能特點,并且對于海昏侯國聚落遺址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

(二)

始終堅持方案預案先行。

根據國家文物局《關于江西建立墎墩古墓考古發掘項目的批複》精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了《江西建立墎墩墓葬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方案》和《江西建立墎墩墓葬考古發掘工地安全保衛工作預案》,并确立了考古工作的技術路線。

在考古發掘過程中,考古隊首先編制方案、預案,然後經過專家組反複讨論之後報請國家文物局批複,最後由考古隊具體實施。發掘前對各個發掘對象要做出具體方案,并做出詳細的預案,發掘中遇到問題之後,在場的專家組要提出各類的現場文物應急處置方案和提取方案。由于墓葬的發掘過程非常長,為了保護文物安全、人身安全,對于文物提取、運輸,墓葬本體、墓壁加強以及主棺的吊運過程,和文物庫房、文物工作站、安防、消防等都進行反複論證,有效地保證了文物安全。在這一些過程中,包括文物提取、文物庫房、安防消防等方案預案超過20項。

(三)

重視科學預判,考古發掘具有前瞻性學術性,使發掘工作少走彎路。

我們依據漢代帝陵和江都王陵等已發掘的漢代帝王侯陵墓的研究成果,試圖在海昏侯墓園尋找相似遺迹,通過勘探和發掘,确認墓園等相關建築要素,墓園牆、門阙和外藏坑、禮制性建築的發現,就得益于上述的研究與證明。也正是這些預判和勘探發掘,讓我們發現并确立了這座現今儲存最為完好的西漢列侯墓園。在主椁室的發掘過程中,甬道出土的一架樂車也頗具戲劇性。在清理甬道時,考古人員發現了青銅錞于以及數件青銅鐘。專家組認為,在東漢的畫像石上,樂車上常常有錞于與鼓相配合使用的題材;《周禮》也有記載:“以金錞和鼓”“作樂而振之,與鼓相和”。也就是說,有錞于,一定有鼓。必須找到鼓,否則就是失敗。考古人員按照這一思路,經過十分謹慎的清理,終于在最靠近甬道入口的塌陷椁闆邊緣發現了鼓錘。顯然錞于和鼓的配合終于找到了實物證據。

(四)

精細發掘,始終把考古的資料提取和文物安全放在首位。

在發掘過程中,我們精益求精,制定了“慎之又慎、確定萬無一失”的總原則,始終堅持“現場文物保護第一、現場安全第一”的工作思路。發掘時每一個堆積機關和出土遺物都有自己的三維坐标,都得到了及時的清理和保護。我們建立了4800平方米的臨時文物保護用房,用于文物清理和保護。從工地現場套箱提取的文物達100箱用于實驗室考古,有效保護了脆弱質文物和埋藏關系複雜的文物。

在實驗室,采用無損或微損技術對竹木漆器病害檢測,依據儲存及檢測分析,在提取器物時選擇确定合适的提取技術。清理後的漆器裝入盛放有純淨水的塑膠容器中上架儲存。室内溫度保證恒溫恒濕。

(五)

注重考古資料現場采集,注重文物的現場保護,注重制代科技運用,争取做到發掘規範化、資料影像化、資訊數字化,為遺址的研究、保護、展示、利用提供堅實的基礎。

我們在調查之初大量使用地球實體探測、GPS定位、電子全站儀布網測控、全球地理資訊系統(GIS)記錄等科技手段,對墓園全面進行布網測繪,測控點達9000多個,将調查資料和勘探資料完全數字化。尤其是最近對紫金城的調查後,我們正準備建立起海昏侯國遺址田野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的地理資訊系統。

在發掘過程中,廣泛采用三維掃描、延時攝影,航空拍攝等技術。文物清理和保護過程中,使用X光探傷技術、X光成像技術、高光譜、紅外掃描技術、充氮保護技術、低氧氣調鍊技術。還有能譜分析、去離子水養護、泥土分離劑使用,不同遺迹圖樣的浮選、殘留物的分析、檢測等,都為現場文物的提取、保護與科學研究提供依據。

(六)

度重視跨學科合作,重視人才培養。

為保證發掘保護研究的權威、規範,我們與全國十餘家機關展開長期合作。既強化對文物的現場提取,也把合作延伸到實驗室,取得了單純依靠田野考古手段無法達到的效果。

我所參與文物保護人員包括博士一名,碩士兩名,大學生、大專生及其他技術勞工計20餘人。全省陸續參與工作的專業人員、學生超過100人。江西的文博力量得到較大提升。而全國高校也有近百名博士、碩士參與發掘保護。

正是因為有上述明确的技術路線,較為先進的工作理念,使得海昏侯墓發掘與文物保護得到了學術界和社會的廣泛認同,而被國家文物局上司和專家肯定為當今中國考古的典範,代表中國考古的發展方向。

作者:徐長青

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16年第3期《全新理念下的海昏侯國考古》。文章略有增删。

編輯:“江西考古”微信公衆号編輯小組

終審:柯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