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月桃花,笑春風。

三月桃花,笑春風。

▲點擊綠色音頻聆聽音樂

桃花

唐·吳融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将示人間造化工。

驚蟄已至,作為驚蟄一候的花信風,桃花也悄然開放,為這天地間帶來了一抹俏麗的粉紅。

桃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也是華夏民族源遠流長的情感紐帶。

三月桃花,笑春風。
三月桃花,笑春風。

說到桃花,首先想到的就是美人,以桃花指代美人,已經是中國文化中的固定意象了。

崔護那首《題都城南莊》,就是此意象的著名表達: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美人與桃花,都是能夠令人賞心悅目的,甚而美人不在了,桃花依舊不離不棄,滿枝芬芳。

曆史上最早以桃花聞名的美女,大概就是位列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息夫人。

息夫人本是息候夫人,楚文王聽聞息夫人美貌,于是借巡遊諸國的借口前去息國。息候自然隆重招待了楚文王,在席間見到息夫人的楚文王立刻被她的美貌俘虜。

回到楚國的文王,立即帶兵攻下了息國,雖然他留了息候一命,卻隻讓他做一名看守城門的士卒。

聞知此訊的息夫人想要就此自盡,但被人勸下。考慮到息候的安危,她不得已委身于楚文王。

三月桃花,笑春風。

她入楚宮三年,為楚文王生下兩個兒子,卻從未說過一句話。當為此不解的楚文王問及時,她隻回答:“我一個女人,伺候兩個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麼話可說?”

楚文王死後,息夫人又經曆了二子奪嫡和長達八年的子元之亂。心灰意冷的息夫人隐居深宮,自此再無關于她的記載。

關于息夫人的結局,有很多版本的傳說,其中一種說法是,她後來找到了做守門小卒的息候。

破鏡重圓的二人抱頭痛哭,息夫人覺得如此忍辱負重、苟且偷生實在沒什麼意思,于是撞死在了城牆下。悲痛欲絕的息候見狀,也在她身邊自盡身亡。

後人為了紀念他們,将二人合葬在漢陽城外,并立廟建祠,因為息夫人有“桃花夫人”的雅号,故稱為“桃花夫人廟”,又稱“桃花廟”,至今也是漢陽府的名勝之一。

後來杜牧經過漢陽的時候的,有感于此,曾做過一首詩: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畢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三月桃花,笑春風。
三月桃花,笑春風。

桃花之美,至今也不再局限于形容某一個人物了。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藏在了桃花深處。入一片桃花源,看到的便是不見疾苦的人間仙境。

便是後面發生的一切都不去管,隻開篇提到的以桃花引入,就能讓人感受到其中的美好了。

桃花就是有這樣的魔力,隻要和它相關的,無一不是美的。想必陶淵明也是是以,才将那個人間仙境藏在了桃花源之中吧。

由桃花開啟的另一個世界,不得不說是陶淵明偉大的創想,一個由美好之物作為起始的場景,其内在自然也是美好的。

其實,不隻是陶淵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桃源鄉。

三月桃花,笑春風。

回想一下,是不是曾經有那麼一個地方,能夠收藏自己一切的美好?

也許是在這世界上真的有這麼一個秘密基地,又或者它隻是一片精神家園,但隻要想起它,自己就是幸福的。

這就是桃源鄉,專屬于自己的桃源鄉。每一個桃源鄉,都是隐蔽的、都是專屬的,都是不能公之于衆的。

是以,當那個漁夫去報與了官府時,他就再也找不回去桃源鄉的道路了,因為那裡已經不屬于他了。

守護住自己的桃源鄉,是人生快樂的法則。隻有能守住快樂的人,才能在紛繁塵世中守住本真,不至于像那漁夫一樣,簡簡單單迷了心智,以至于丢失了一片美好的園地。

守住屬于自己的桃源鄉,不用把它時時刻刻拿出來展示,隻要在自己想的時候,能夠鑽進去沉溺,将自己的詩情畫意、自己的風花雪月,都藏在那個桃源鄉裡,因為它不會随着時間而逝去。

三月桃花,笑春風。
三月桃花,笑春風。

自古的文人雅士,對桃花的追捧從未停止過。

白居易在人間追不上桃花,又轉入了山林之間,便有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唐寅更是幹脆種起了桃樹,自己做個快活潇灑的“桃花仙”。

桃花早已成為了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代表了中國人思想中太多的美好。

如今春風至、桃花開,不如趁着這般光景,帶着家人一同去賞桃花,那也是快樂的。

三月桃花,笑春風。

|說明|本文已經東方生活美學授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

或許您會喜歡:

三月桃花,笑春風。
三月桃花,笑春風。
三月桃花,笑春風。
三月桃花,笑春風。

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