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或化學武器的可能性有多大?

作者:艦機圖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的“特别軍事行動”大約已有三周,可以說事情并沒有按照俄羅斯希望的方向發展,俄羅斯還沒有實作原本計劃在最初幾天就完成的目标。

俄羅斯的前進步伐受阻的時間越長,它就越有可能考慮采取極端的行動,包括可能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盡管這不太可能發生,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呢?

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或化學武器的可能性有多大?

化學武器

最有可能被使用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是化學武器。俄羅斯曾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化學武器庫存,從沙林和VX等神經毒劑,到芥子氣和有毒氣體光氣。

盡管俄羅斯聲稱在2017年之前就已經銷毀了它的這一武器庫,但在2018年和2020年的多次行動行動中使用神經毒劑諾維喬克表明它仍然擁有化學武器,盡管數量和類型(除諾維喬克之外)尚不清晰。

據報道,美國和盟國官員懷疑俄羅斯可能正在計劃(或考慮)一個涉及使用化學武器的 “僞旗行動”,以便為發兵烏克蘭樹立一個遲到的理由,盡管這在邏輯上明顯沖突。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可以發動化學武器攻擊,并指責烏克蘭軍隊,或者用化學武器攻擊一小部分自己的軍隊,以讓這種反應“正當化”。

或者它可能找到一個“烏克蘭的”化學武器庫存,并将其作為發兵的事後理由,類似于美國在第二次海灣戰争中利用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說法來為揮軍伊拉克辯護。

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或化學武器的可能性有多大?

雖然目前這都是猜測,但它表明了化學武器的陰影如何籠罩着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如果使用化學武器,其影響将是可怕的,不僅在生命損失方面,而且還因為受影響的地區将變得不适合居住。

許多化學武器在環境中持續存在。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神經毒劑),皮膚上接觸隻一次就足以在幾秒鐘或幾分鐘内造成死亡。消除受影響地區的污染将是極為困難和危險的。

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俄羅斯士兵身穿在化學危險環境中作戰所需的防護服。這表明化學武器的使用尚未迫在眉睫。

戰術性核武器

與此相關的另一個大規模殺傷性威脅是核武器,包括戰術性和戰略性核武。據估計,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總共有4477件核武器(其中1912件被認為是戰術性核武器)。

戰術性核武器是為了在戰場上使用的,而戰略性核武器則用于摧毀戰略目标,比如城市。

從實際情況來看,它們之間唯一的關鍵差別是運載系統。戰術性核武器的部署使用較短距離的運載系統,如火炮、短程彈道飛彈、巡航飛彈或戰術飛機。

鑒于它們的打擊重點,它們的爆炸當量可能比戰略性武器低,但不一定。大多數現代戰術性核彈頭的爆炸力遠遠大于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投在廣島和長崎的核彈。

在作戰中,戰術性核武器能夠在對方的防線上炸出寬闊的深洞。是以,它們可以幫助突破烏克蘭的防禦,或提供一種方法來摧毀重要目标,如機場或關鍵集結區。

這種攻擊的準備工作将很難被發現。俄羅斯使用的許多武器系統具有 “雙重能力”,這意味着它們可以發射正常武器和核武器。

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或化學武器的可能性有多大?

雖然不太可能使用核武器,但俄羅斯已經提高了其核力量的警戒水準,并發出了幾乎不加掩飾的威脅,暗指俄羅斯的核武庫是對北約幹預沖突的一種威懾。

然而,如果俄羅斯進一步被逼到牆角,且俄羅斯感到自己的進展日益受阻,那麼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風險就會增加。這是極不可能的,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我們不知道的是西方對使用核武器會有什麼反應。雖然會有正當的憤怒,但它很可能阻止西方進一步參與,以避免被卷入全面的核沖突。

這将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未知領域。核武器從來未在有多國擁有的時候被使用過。

俄羅斯的“降級”理論

如果沖突更新,北約介入,最壞的結果就是北約和俄羅斯之間互相發射戰略性核武器。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會尋求徹底摧毀對方,瞄準城市和其他關鍵戰略目标。

如果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發生正常沖突(俄羅斯幾乎肯定會輸),俄羅斯會立即按照其核理論尋求“降級”沖突。

雖然書面上聽起來可能很好,但在實踐中卻并非如此。這一戰略實際上暗示出:通過更新來降級。俄羅斯将努力迅速更新,達到使用核武器的程度,以迫使北約退縮。

雖然這令人震驚,但它也是冷酷的符合邏輯之舉。俄羅斯算準北約可能願意冒正常沖突的風險,但不願意冒核戰争的風險。是以,立即更新跨越核門檻很可能讓北約按下暫停鍵。

如果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俄羅斯很可能不會以城市或大型部隊集結地為目标(因為這有可能激起北約群眾對報複的支援)。

相反,俄羅斯要麼進行最後的警告射擊(比如在海上引爆核武器),要麼在盡量減少北約和平民損失的同時打擊幾個戰略目标。這可能包括重要的機場、港口、公路和鐵路交彙點、彈藥庫或燃料儲存設施等。

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或化學武器的可能性有多大?

北約幹預可能被證明是災難性的

俄羅斯政府當然否認它将使用這一戰略。它堅稱隻會使用核武器來保衛俄羅斯,而不用來先發制人。

然而,俄羅斯國防官員多年來的各種聲明表明了一種降級和先發制人的核威脅理論。美國公開表示,它認為降級是俄羅斯的指導性核理論。

可能發生的事件很容易導緻局勢更新,在這種情況下,發生全面核交火的風險很大。

例如,有人要求北約在烏克蘭上空實施禁飛區。雖然這乍聽起來很合理,但這意味着北約的飛機需要與在烏克蘭上空飛行的俄羅斯飛機交戰并将其擊落。俄羅斯很可能會進行報複,而這一沖突很可能會失去控制。

北約任何形式的幹預都會使世界比後冷戰時代以來的任何時間更接近核戰争。而潛在的破壞力是不容忽視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