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本書寫盡宇宙盡頭的孤獨,絕對冷峻且不動聲色

“我想,人天生就喜歡躲藏,渴望消失,這是一點都不奇怪的事;何況,在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我們不就是躲得好好的,好到連我們自己都想不起來曾經藏身何處?”

電影《陽光普照》裡,阿豪講述了另一個版本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個故事背後其實站着一位小說家的原型,他就是袁哲生,袁哲生的這段話寫下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怅然所失。

《陽光普照》男主角許光漢在采訪中也提到過,在進入《陽光普照》的劇組前,他被要求讀台灣作家袁哲生的短篇小說集《寂寞的遊戲》。《寂寞的遊戲》裡的細節和氣質,在《陽光普照》中常能找到與之對應的文本。

袁哲生是中國台灣地區已經隐沒的文學流派“内向世代”代表作家,這個流派的作者深受華國文學愛好者的喜歡。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台灣文學在解嚴、解構、性别論述、激烈本土化的浪潮中,台灣文學卻有一道伏流是内向的轉折,被歸于“内向世代”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還有:黃啟泰、邱妙津、賴香吟、駱以軍、黃國峻、童偉格等。

他們繼承了現代派的傳統,并為中文小說創作打開了一片嶄新的“内在風景”。但是,在短短時間内,這批作家中有多人或自殺或退出文壇,這不由令人懷疑他們的文學風格與命運有内在的聯系,這是文學的悲劇,也是一個耐人深思的謎題。

在39歲那年,進入不惑之年的前一年,袁哲生用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朋友對此總是感到驚訝,因為在他們心中,袁哲生大抵算得上是個幽默愛開玩笑的人。

與袁哲生常被相提并論的是黃國峻,他們是朋友,也一同被歸為台灣的“内向世代”,張大春評價袁哲生和黃國峻是“撐起21世紀小說江山的兩位作家”。黃國峻在32歲就自殺去世,他去世後,袁哲生寫了一篇悼念他的文章叫做《偏遠的哭聲》。

他們的英年早逝,成為讀者們的一件憾事,但對其作品的關注與研究并未斷絕。生命雖已逝去,但意識轉化為文字得以存續,這或許算是寫作對于作者的一種補償。我們也隻能在他們留下的這幾部作品中,不斷地去探索他倆的靈魂。

他們寫盡宇宙盡頭的孤獨,絕對冷峻且不動聲色。讀他們,仿佛遙遠的另一方就有人在窺探你的内心,而且精準到令你詫異。

8本書寫盡宇宙盡頭的孤獨,絕對冷峻且不動聲色

《送行》 袁哲生

2005年,寶瓶文化為袁哲生出版紀念文集《靜止在:最初與最終》;如今簡體版《送行》面世,不隻是一場紀念,更是一種傳承,讓這位小說家重新被認識,讓他的作品不斷被重讀。

《送行》中除了收錄袁哲生已經絕版的首部作品《靜止在樹上的羊》和未發表小說《溫泉浴池》,更邀請台灣小說家童偉格為新版作序。

在《送行》中,我們可以看到袁哲生用一種“輕短俏皮、厚積薄發的小說閱讀術”去诠釋沈從文、汪曾祺、海明威等經典作者;也會看到他書寫出風格不同于小說的散文,談論愛情滋味、服役經曆與日常生活。袁哲生在小說之外的創作面向與内心世界,都珍貴地儲存于本書。

對袁哲生來說,寫作就是用一種深情的方式跟這個世界說再見。在《送行》裡,他闡述過個人的創作理念,以“收音機、溫度計、靈媒、乩童”等關鍵字說明何為小說家,用“招魂、通靈”解釋寫作這項技藝。這些答複,為人打開新的視野,讓以後的讀者與創作者去往更遠的地方。

8本書寫盡宇宙盡頭的孤獨,絕對冷峻且不動聲色

《寂寞的遊戲》 袁哲生

美國小說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論,寫作者在書寫上隻留下八分之一給讀者,另外八分之七則隐匿其蹤。向來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論的袁哲生,也在這本《寂寞的遊戲》展現出一種專屬于他自己的冰山書寫。

通過一貫冷靜的文字、簡約的結構,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裡行間的處處留白,則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讓讀者自行摸索。當讀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時,袁哲生的文字意義才真正展現出來。

在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說組成的《寂寞的遊戲》中,袁哲生通過各種不同的人際情感,例如父母與兒子之間的親情,年少時同學之間的友情,或是兩人結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這種“生而為人必定面臨的困境感”,字裡行間處處散發孤獨的感覺。

寂寞、孤獨一直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基調,也是許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當我們在《寂寞的遊戲》中仔細品味袁哲生冷靜節制的文字後,終将會發現一種袁哲生獨有的寂寞書寫。

8本書寫盡宇宙盡頭的孤獨,絕對冷峻且不動聲色

《猴子·羅漢池》 袁哲生

創作到後期的袁哲生首次将眼光轉向另一個普遍的文學主題:愛情。《猴子·羅漢池》是袁哲生首次完整探索愛情的突破之作,他在《猴子》《羅漢池》這兩部作品中,以書寫追問:“愛情可以有多好?”

愛情,是他的創作核心。可是當我們跟随着袁哲生,從小說的開頭緩緩地走向結局,卻能隐約感覺到,作品中還存在愛情之外的種種要素,讓人無法明确地言說。作為後來的讀者,我們無法知道小說家是否有意如此;但能肯定的是,袁哲生确實又一次在普遍的文學主題中,寫出讓人值得反複尋味的作品。

“‘宗教’與‘愛情’同樣追随者衆,同樣‘層次’豐富。”袁哲生創作後期也越來越常在作品中加入宗教色彩,本書收錄的《羅漢池》将十八羅漢、貴妃觀音等宗教雕像與愛情、藝術創作聯系在一起,“入世的愛情”“出世的宗教”“藝術創作的本質”三者彼此結合,讓《羅漢池》不同于袁哲生早期的抒情之作,小說具有的抒情意境猶如一則傳說般格外深遠。

8本書寫盡宇宙盡頭的孤獨,絕對冷峻且不動聲色

《秀才的手表》 袁哲生

《秀才的手表》奠定袁哲生“台灣新鄉土文學的開山祖師”地位。大量的閩南方言、鄉村景色和人物,讓人看到袁哲生是如何糅合各種鄉土的元素于小說之中,又是如何開創出一種不同于前人的新鄉土文學。

《秀才的手表》由三篇各自獨立卻彼此相關的小說組成,場景位于“燒水溝”這個舊時代的鄉村聚落,故事圍繞秀才、武雄、火炎仔、空茂央仔、吳西郎等生活在“燒水溝”的鄉土人物而發展。一心堅持将信件投遞到遠方的秀才,率領許多乞丐的空茂央仔,能夠改變時間的吳西郎……大量的方言與鄉土元素遍布全書,讓我們看到袁哲生如何開創出新穎不同的鄉土小說;處處對時間的深入描寫,也讓我們發現袁哲生如何在時間客觀絕對的本質中展現出衆多主觀複雜的樣貌。

本書是一部袁哲生獨有的時間書寫小說。人的消逝、鄉村的改變、童年時光的失落,袁哲生借由種種人事已非的變化去描繪時間的面貌,翻轉時間的節奏,探尋時間的意義與本質。

8本書寫盡宇宙盡頭的孤獨,絕對冷峻且不動聲色

《度外》 黃國峻

黃國峻的《度外》于2000年在台灣首次出版。其中《留白》一篇,獲第十一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推薦獎,得到張大春、施叔青、鐘阿城三位文壇前輩肯定。這次《度外》《水門的洞口》的出版,是在他辭世十五年後,作品首次引進大陸。

黃錦樹曾提出台灣文學“内向世代”的概念:“從那些樣品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種關于寫作自身的危機形态,脆弱的、瀕臨分裂的‘自我’成為寫作的真正主體,世界和語言都是問題。内向,向内崩塌,甚至對死亡有一種異乎尋常的迷戀。”黃國峻即此“内向世代”代表人物之一。

《度外》是作家黃國峻的短篇小說集。在這本小說集中,黃國峻運用實驗性的文字,探尋小說藝術的新可能,他以不同一般的纖細靈魂,将時間打碎、拼接,将豐富的意義寄寓在“度外”的語言之中,帶給讀者完全不同于往昔的閱讀體驗。在中文寫作的無數嘗試當中,張大春就說,黃國峻的小說“有一股不與時人彈同調的莊嚴氣派”,即使到現在,仍然鮮有與之相仿的作品。

8本書寫盡宇宙盡頭的孤獨,絕對冷峻且不動聲色

《盲目地注視》 黃國峻

《盲目地注視》是黃國峻的又一短篇小說集,是他繼《度外》後的又一力作。全書共收錄10篇作品,由其父台灣著名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作序,黃國峻作自序。

作品試圖從童話、寓言、傳說等充滿野性力量的民間文學中萃取精華,為其文學注入生命力與新格局。作者以“說書人”的筆法、迷離神秘的叙述風格,極力捕捉繁雜人世流動飄移的心理風景,呈現人與人間的疏離、不安和揣度,以及由此衍生的種種舛錯。

從《度外》到《盲目地注視》,黃國峻由一個文字實驗者轉變為一個“說書人”。作者用他純摯的靈魂、智性思辨的文字重制卡夫卡式的猶疑與變形,并在故事的虛實之間爆發出濃重的現代寓言色彩,刻畫出人世間的紛繁欲望。本書也特别收錄黃國峻極具個人風格的手繪線稿。

8本書寫盡宇宙盡頭的孤獨,絕對冷峻且不動聲色

《是或一點也不》 黃國峻

後期的作品,黃國峻更加追求小說雅俗共賞的“說故事”本質,在《是或一點也不》中,有特别明顯的展現,作者用他敏感纖細的靈魂、冷靜理性與警言珠玑的個性,構築自己特有的疏離美學,展現男女情感與情欲問題的多種樣貌。

《是或一點也不》是台灣作家黃國峻的遺作,是他繼《度外》《盲目地注視》之後,融合小說、故事及短文等各類風格的集大成之作。全書共收錄25篇作品,并有台灣原版編輯前言和作者長兄黃國珍代序。

其作品主題多為愛情,呈現男女情感與情欲問題的多種樣貌。在自我與他人,在生與死,在神秘與現實之中,拉扯出一種魅惑的扞格張力。作者清透的文字和神聖的結構,實為小說世界裡值得珍藏的文學景觀。

8本書寫盡宇宙盡頭的孤獨,絕對冷峻且不動聲色

《麥克風試音》 黃國峻

《麥克風試音》是黃國峻的短篇散文集,這本幽默獨幕喜劇散文集展現了作家“冷面笑匠”的一面。

這本散文集題材廣泛,以輕松的筆調訴說着新知、趣聞、奇人、異事以供讀者一笑,自創虛實相間的段子讓主題更鮮明生動,并閑談自己對于生活、對于藝術、對于人生的獨到诠釋。整本書讀起來與黃國峻小說的細膩敏感風格不同,他的散文在簡短的篇幅之内蘊藏着高密度的幽默機鋒,在幽默的背後,其實也是在對當年的一些社會現象進行最犀利的剖析。

黃國峻對于内心的探索及文學的技法都讓人非常驚豔。在這本“不正經”的散文集中,黃國峻敏銳眼光洞察的種種社會荒謬怪相,通過作家犀利無比又充滿創造力的筆尖表現出來,令人忍俊不住、拍案叫絕。

8本書寫盡宇宙盡頭的孤獨,絕對冷峻且不動聲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