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旗艦焊門員終于更新了!能打敗 K40 的可能隻有 K50 了,作為全新一代的旗艦焊門員,K50 系列繼續将 Redmi 旗艦「便宜大碗」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不僅配置水桶,同時外觀設計也更上了一層樓,更有質感,也更好看。Redmi早已經不再隻要成本效益不要設計,而是開始意識到顔值和質感也是手機體驗的一個重要部分。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而 Redmi K50 Pro 是如何「焊門」的呢?2K 柔性直屏、天玑 9000、一億像素的 HM2、120W+5000mAh 神仙秒充,手機的核心配置全部拉滿,這些最重要的體驗上都沒有短闆,盡可能将門焊死。

青綠幽芒,是生機盎然的初春

這次我們手上的 Redmi K50 Pro 是綠色版本,官方命名為「幽芒」,實際觀感是一種介于綠色和青色之間的顔色,有種青草、樹葉的感覺,在這個初春季節顯得格外應景。整個玻璃背闆在不同角度下會泛出不一樣的光澤,質感極佳。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Redmi 的 Logo 靜靜地躺在機身尾部,沒有做的過于碩大,也沒有在後蓋做太多醒目的設計。少即是多,想要有質感還是應該如此克制。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K50 系列的機身中框采用了近似直邊的設計,中部為磨砂,而接近螢幕和後蓋的兩側都做了高光處理。在機身中框的頂部和底部也整體做了抛光,從觸感和觀感上雙重貼近金屬。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音量鍵還做了高光倒角的處理,按下去也不會出現大幅晃動,按鍵的鍵程和回報都能直接感受到這台機器的做工紮實。延續了極為友善的側邊指紋識别,将電源鍵與指紋識别合二為一,在亮屏的同時完成解鎖。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頂部依舊延續了雙揚聲器的設計,還有紅外遙控子產品,底部是 USB-C 接口和 SIM 卡槽。這個光啞同體的設計使得中框觀感更接近金屬,并且充電接口居中,本強迫症給予好評!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得益于小米自研的「澎湃 P1」,Redmi K50 Pro 在充電功率拉滿到 120W 的超大功率基礎上,還将電池容量也提升至 5000mAh,同時機身厚度也控制在了 8.48mm。在機身沒有變得厚重的情況下還能做到兼顧快充與大電量,既有更久的續航,也有超快的回血速度。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即便是螢幕更新到 2K,也能做到安卓手機中頂尖的續航水準,5000mAh 的大電池對于我這種手機重度玩家來說也能足夠一整天的使用,不到 20min 就能從 0 充滿,完全治好了我的「續航焦慮」。

顯示更清晰、顔色更準确

這次 K50 全系的螢幕直接全線更新到了 2K 分辨率,更加細膩清晰,尤其是對于文字的顯示,字型邊緣更加銳利。且像素密度也提升至526ppi,已經遠超所謂的視網膜螢幕标準,帶來的細膩觀感肉眼可見。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螢幕依舊延續了上代的中置挖孔屏,屏占比極高,看過去十分接近真全面屏,正面觀感很是舒适和諧。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由于采用了三星的柔性屏,是以能夠進行 COP 封裝,實作超窄的螢幕邊框,螢幕下邊框不算機身中框隻有 2.64mm 寬,這已經比一部分手機的左右邊框還窄了。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這次螢幕正面覆寫了一塊耐摔耐刮性能都大幅提升的康甯大猩猩 Victus 玻璃,不貼膜也不懼劃傷,但是 Redmi 仍然附帶出廠膜,還在前攝的位置特意讓開了一塊,以免影響 2000W 像素的 IMX596 前攝的拍照效果。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Redmi K50 Pro 這塊螢幕不光有着超高的分辨率,還有着極佳的顯示效果,螢幕素質也是直屏中的頂尖水準。

ΔE≈0.45,JNCD≈0.36,在兩種算法标準中都能達到專業顯示屏的色準名額,且每塊螢幕在出廠前都進行了色彩校準,讓每一名消費者買到的手機都能有同樣準确的色彩。

除此之外,支援 120Hz 高刷、支援環境色溫感應、支援 P3 廣色域、支援 HDR 10+、支援 Dolby Vision、支援全程 DC 調光、支援 1.6W 級的亮度調節……基本螢幕顯示的每一項它都支援到了最高的标準,是以也順利得到了 DisplayMate A+ 的認證,達成了 16 項的螢幕紀錄,這塊螢幕俨然已經成為市面上最強的直屏,沒有之一。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無論是日常生活用,還是娛樂、工作都能适用,看個電影什麼更是不在話下。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而自動亮度調節和自動色溫調節經過這麼久的打磨,都變得更加成熟細膩,真正意義上實作了「智能自動調節」。

發哥真的站起來了,原神玩家的福音

作為今年聯發科的高端旗艦晶片,天玑 9000 自釋出之日起就一直備受關注,這次 K50 Pro 直接采用這款晶片看來也是對它的性能表現十分自信。

話不多說,我們照例開始進行跑分實測,測試條件:室溫 25℃、性能模式、電量在 80% 左右。

具體情況如下:

安兔兔跑分 1007360 分,輕輕松松就突破了百萬關口,其中 CPU 分數為 253462 分,GPU分數為 382416 分,這個分數已經超過了不少搭載骁龍 8 的手機,而具體分數與骁龍 8 的主要差別就是 CPU 分數更高,GPU 稍弱一點。

跑分之後機身溫度也隻比體溫稍高,不會有很嚴重的發熱。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Geekbench 5 的單核得分為 1226,多核的分為 4142。OpenCL 的分數為 7852,Vulkan 分數為 6431,多核分數與 OpenCL 分數已經超過今年一大批骁龍 8 選手了。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不過跑分歸跑分,實際的遊戲體驗還是要真實玩遊戲才知道表現如何,我們這次就不做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這兩項測試了,沒有懸念,直接開啟性能模式上最高畫質 60 幀原神測試。

在進行 20min 的遊戲過程中,由于我是原神新手,是以遇到了等級較高的野怪,基本全程都在打鬥,但是即便幾乎全程打怪,幀率波動也沒有很大,肉眼觀感上幾乎沒有明顯的掉幀卡頓現象,整個遊戲過程的體驗都是比較絲滑的。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但是也能明顯看到遊戲 15min 之後,平均幀率還是下降了一點,從 58 下降到了 54 左右。可能是 MIUI 的溫控政策生效了,但是我在遊戲過程中沒有感覺到卡頓。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經過 20min 的高強度遊戲,機身其實已經比較溫熱了,但是完全處于可以接受的程度,不會燙手。

K50 Pro 的散熱堆料還是挺猛的,直接上了 3950mm 的 T 型 VC 散熱,而且與之前的 K50G 相同材料規格。當然,畢竟不是遊戲手機,考慮到厚度和重量,沒有給到電競版那麼豪華,不過壓住這顆天玑 9000 的溫度還是沒太大問題的。

影像表現也升杯,更快更穩更強

影像方面,K50 Pro 這次主攝搭載了一億像素的 HM2,支援像素 9 合 1,合成後單像素尺寸能達到 2.1μm,在暗光環境下也有足夠的進光量,配合 OIS 光學防抖,夜景和随手拍攝都能擁有更高的成片率。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我們來看一下實際的樣張表現,這張夜景圖對于高光的壓制已經處理的很好了,不過左側的兩個白色燈牌還是有過曝,當然,完全壓制高光這對于手機來說可能也有點超綱。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而大部分的暗光場景下,其實都能得到較為純淨的畫面,并且 Redmi 的算法也不會一味提亮,将黑夜拍成白天,而是在有明暗區分的同時,也盡可能保留畫面中的細節。可見糧廠的夜景算法已經打磨的比較成熟了,畫面幹淨、不違和。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HM2 這個底對于白天光照充足的場景還是有着不錯的表現,HDR 算法使得即便是陰天也能拍到天空的不少雲層細節。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開啟一億像素之後,超高的解析力也能使得裁切更為友善,更加容易二次構圖。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2X 中焦鏡頭的表現也不錯,色彩與主攝能夠基本保持一緻,也有不錯的畫質表現。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不過對于大光比的場景,K50 Pro 的主攝還是有些吃力,這張照片的窗戶部分幾乎全部過曝,窗戶邊緣也變成了綠色,是以這個主攝的寬容度可能還有待提升。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超廣角也支援微距拍攝,不過畫質一言難盡,有種油畫的感覺。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但是相對而言也擁有了不錯的近攝能力,日常拍拍車模、手辦還是很友善的。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小結

上代 K40 宇宙全系列銷量突破千萬,可以說是穩穩地「焊門」一整年,如今終于輪到 K50 宇宙接棒。而這次 K50 系列的兩款産品都采用聯發科的處理器方案,在擁有更出色性能表現的同時,還将外圍配置進行了提升,補齊了上代充電和分辨率這兩個短闆。

焊門高手——Redmi K50 Pro 首發體驗

是以,這一次 K50 系列依然将旗艦手機的大門焊得死死的,接下來就要看友商的新機們如何繼續射門、破門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