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旗舰焊门员终于更新了!能打败 K40 的可能只有 K50 了,作为全新一代的旗舰焊门员,K50 系列继续将 Redmi 旗舰「便宜大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不仅配置水桶,同时外观设计也更上了一层楼,更有质感,也更好看。Redmi早已经不再只要性价比不要设计,而是开始意识到颜值和质感也是手机体验的一个重要部分。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而 Redmi K50 Pro 是如何「焊门」的呢?2K 柔性直屏、天玑 9000、一亿像素的 HM2、120W+5000mAh 神仙秒充,手机的核心配置全部拉满,这些最重要的体验上都没有短板,尽可能将门焊死。

青绿幽芒,是生机盎然的初春

这次我们手上的 Redmi K50 Pro 是绿色版本,官方命名为「幽芒」,实际观感是一种介于绿色和青色之间的颜色,有种青草、树叶的感觉,在这个初春季节显得格外应景。整个玻璃背板在不同角度下会泛出不一样的光泽,质感极佳。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Redmi 的 Logo 静静地躺在机身尾部,没有做的过于硕大,也没有在后盖做太多醒目的设计。少即是多,想要有质感还是应该如此克制。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K50 系列的机身中框采用了近似直边的设计,中部为磨砂,而接近屏幕和后盖的两侧都做了高光处理。在机身中框的顶部和底部也整体做了抛光,从触感和观感上双重贴近金属。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音量键还做了高光倒角的处理,按下去也不会出现大幅晃动,按键的键程和反馈都能直接感受到这台机器的做工扎实。延续了极为方便的侧边指纹识别,将电源键与指纹识别合二为一,在亮屏的同时完成解锁。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顶部依旧延续了双扬声器的设计,还有红外遥控模块,底部是 USB-C 接口和 SIM 卡槽。这个光哑同体的设计使得中框观感更接近金属,并且充电接口居中,本强迫症给予好评!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得益于小米自研的「澎湃 P1」,Redmi K50 Pro 在充电功率拉满到 120W 的超大功率基础上,还将电池容量也提升至 5000mAh,同时机身厚度也控制在了 8.48mm。在机身没有变得厚重的情况下还能做到兼顾快充与大电量,既有更久的续航,也有超快的回血速度。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即便是屏幕升级到 2K,也能做到安卓手机中顶尖的续航水准,5000mAh 的大电池对于我这种手机重度玩家来说也能足够一整天的使用,不到 20min 就能从 0 充满,完全治好了我的「续航焦虑」。

显示更清晰、颜色更准确

这次 K50 全系的屏幕直接全线升级到了 2K 分辨率,更加细腻清晰,尤其是对于文字的显示,字体边缘更加锐利。且像素密度也提升至526ppi,已经远超所谓的视网膜屏幕标准,带来的细腻观感肉眼可见。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屏幕依旧延续了上代的中置挖孔屏,屏占比极高,看过去十分接近真全面屏,正面观感很是舒适和谐。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由于采用了三星的柔性屏,所以能够进行 COP 封装,实现超窄的屏幕边框,屏幕下边框不算机身中框只有 2.64mm 宽,这已经比一部分手机的左右边框还窄了。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这次屏幕正面覆盖了一块耐摔耐刮性能都大幅提升的康宁大猩猩 Victus 玻璃,不贴膜也不惧划伤,但是 Redmi 仍然附带出厂膜,还在前摄的位置特意让开了一块,以免影响 2000W 像素的 IMX596 前摄的拍照效果。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Redmi K50 Pro 这块屏幕不光有着超高的分辨率,还有着极佳的显示效果,屏幕素质也是直屏中的顶尖水准。

ΔE≈0.45,JNCD≈0.36,在两种算法标准中都能达到专业显示屏的色准指标,且每块屏幕在出厂前都进行了色彩校准,让每一名消费者买到的手机都能有同样准确的色彩。

除此之外,支持 120Hz 高刷、支持环境色温感应、支持 P3 广色域、支持 HDR 10+、支持 Dolby Vision、支持全程 DC 调光、支持 1.6W 级的亮度调节……基本屏幕显示的每一项它都支持到了最高的标准,所以也顺利得到了 DisplayMate A+ 的认证,达成了 16 项的屏幕纪录,这块屏幕俨然已经成为市面上最强的直屏,没有之一。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无论是日常生活用,还是娱乐、工作都能适用,看个电影什么更是不在话下。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而自动亮度调节和自动色温调节经过这么久的打磨,都变得更加成熟细腻,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智能自动调节」。

发哥真的站起来了,原神玩家的福音

作为今年联发科的高端旗舰芯片,天玑 9000 自发布之日起就一直备受关注,这次 K50 Pro 直接采用这款芯片看来也是对它的性能表现十分自信。

话不多说,我们照例开始进行跑分实测,测试条件:室温 25℃、性能模式、电量在 80% 左右。

具体情况如下:

安兔兔跑分 1007360 分,轻轻松松就突破了百万关口,其中 CPU 分数为 253462 分,GPU分数为 382416 分,这个分数已经超过了不少搭载骁龙 8 的手机,而具体分数与骁龙 8 的主要区别就是 CPU 分数更高,GPU 稍弱一点。

跑分之后机身温度也只比体温稍高,不会有很严重的发热。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Geekbench 5 的单核得分为 1226,多核的分为 4142。OpenCL 的分数为 7852,Vulkan 分数为 6431,多核分数与 OpenCL 分数已经超过今年一大批骁龙 8 选手了。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不过跑分归跑分,实际的游戏体验还是要真实玩游戏才知道表现如何,我们这次就不做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这两项测试了,没有悬念,直接开启性能模式上最高画质 60 帧原神测试。

在进行 20min 的游戏过程中,由于我是原神新手,所以遇到了等级较高的野怪,基本全程都在打斗,但是即便几乎全程打怪,帧率波动也没有很大,肉眼观感上几乎没有明显的掉帧卡顿现象,整个游戏过程的体验都是比较丝滑的。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但是也能明显看到游戏 15min 之后,平均帧率还是下降了一点,从 58 下降到了 54 左右。可能是 MIUI 的温控策略生效了,但是我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感知到卡顿。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经过 20min 的高强度游戏,机身其实已经比较温热了,但是完全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不会烫手。

K50 Pro 的散热堆料还是挺猛的,直接上了 3950mm 的 T 型 VC 散热,而且与之前的 K50G 相同材料规格。当然,毕竟不是游戏手机,考虑到厚度和重量,没有给到电竞版那么豪华,不过压住这颗天玑 9000 的温度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影像表现也升杯,更快更稳更强

影像方面,K50 Pro 这次主摄搭载了一亿像素的 HM2,支持像素 9 合 1,合成后单像素尺寸能达到 2.1μm,在暗光环境下也有足够的进光量,配合 OIS 光学防抖,夜景和随手拍摄都能拥有更高的成片率。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我们来看一下实际的样张表现,这张夜景图对于高光的压制已经处理的很好了,不过左侧的两个白色灯牌还是有过曝,当然,完全压制高光这对于手机来说可能也有点超纲。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而大部分的暗光场景下,其实都能得到较为纯净的画面,并且 Redmi 的算法也不会一味提亮,将黑夜拍成白天,而是在有明暗区分的同时,也尽可能保留画面中的细节。可见粮厂的夜景算法已经打磨的比较成熟了,画面干净、不违和。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HM2 这个底对于白天光照充足的场景还是有着不错的表现,HDR 算法使得即便是阴天也能拍到天空的不少云层细节。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开启一亿像素之后,超高的解析力也能使得裁切更为方便,更加容易二次构图。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2X 中焦镜头的表现也不错,色彩与主摄能够基本保持一致,也有不错的画质表现。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不过对于大光比的场景,K50 Pro 的主摄还是有些吃力,这张照片的窗户部分几乎全部过曝,窗户边缘也变成了绿色,所以这个主摄的宽容度可能还有待提升。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超广角也支持微距拍摄,不过画质一言难尽,有种油画的感觉。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但是相对而言也拥有了不错的近摄能力,日常拍拍车模、手办还是很方便的。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小结

上代 K40 宇宙全系列销量突破千万,可以说是稳稳地「焊门」一整年,如今终于轮到 K50 宇宙接棒。而这次 K50 系列的两款产品都采用联发科的处理器方案,在拥有更出色性能表现的同时,还将外围配置进行了提升,补齐了上代充电和分辨率这两个短板。

焊门高手——Redmi K50 Pro 首发体验

所以,这一次 K50 系列依然将旗舰手机的大门焊得死死的,接下来就要看友商的新机们如何继续射门、破门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