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靖即将傳回中原,故土吸引力,揮之不去的人心基因

郭靖即将傳回中原,故土吸引力,揮之不去的人心基因

你現在居住的地方,是你的家鄉嗎?如果不是,你會感受到時常想念家鄉。這是家鄉對自己的故土吸引力。郭靖雖然不是在南宋生長的,但是中原對他來說,無疑也具有深厚的吸引力。是以,當江南七怪說要帶着他回到中原時,他内心一定有很多波瀾。

01 郭靖将傳回中原

鐵木真因為郭靖立了大功,重重賞賜他,還把女兒華筝許配給他。這本來是個好事情,應該大力慶祝,大家都應該很高興。但是郭靖的母親李萍并不高興。不僅不高興,反而有些惆怅。

原來她愁的是,如果楊家生下的是女兒,那麼郭靖就應該娶她為妻子才對,而不是娶華筝。她讓郭靖把六位師父請過來,商量這個事情。六位師父一聽她擔心這個,就紛紛勸她不用擔心,朱聰對她說,楊家生的也是兒子。

李萍聽了朱聰之言,心下大喜,細問楊鐵心夫婦是否尚在人世,那姓楊的孩子人品如何,江南六怪卻均不知。當下李萍與六怪商定,由六怪帶同郭靖到江南與楊鐵心的子嗣會面,并設法找尋段天德報仇,回來之後,再和華筝成親。

郭靖聽母親和師父們都這樣說,那肯定是遵命的。他後來就去向成吉思汗告别。鐵木真當然也同意,并且囑咐他要帶回完顔洪烈的人頭,這樣也為蒙古除去一大害。

第三日一早,郭靖随同六位師父到張阿生墓上去磕拜了,與母親灑淚而别,向南進發。李萍眼望着小紅馬上兒子高大的身影,在大漠上逐漸遠去,想起當年亂軍中産子的情景,不禁又是歡喜,又是心酸。

這個時候,主人公郭靖就要在漫長的準備期結束以後,正式踏入中原的江湖了。未來什麼在等着他呢?這時候的他是一無所知的。但是他知道,他即将傳回自己的故鄉,不,确切地說,是他父母的故鄉。

但不論如何,可以确定幾點。第一,郭靖即将開啟新的一段人生。第二,郭靖跟随江南七怪學習武功的階段基本上結束。第三,郭靖将直接面對未來的報仇雪恨,以及各種人生可能性。

郭靖即将傳回中原,故土吸引力,揮之不去的人心基因

02 故土吸引力

其實,郭靖是生在大漠的,他去中原實際上是第一次去中原。但是,為什麼這裡要說郭靖是傳回中原呢?主要是因為中原對他來說是故鄉,他去中原實際上是回家,而不是去一個新地方。

郭靖心中産生的故國引力來自于中原,來自于江南。那麼,他感覺到的故土吸引力,就以故土為中心,有其諸多元度的來源。

第一,基因來源。人都是人生出來的,當然要傳遞生命體意義上的基因。這是生物學上的基因傳遞。這種生物基因,決定了基因裹挾力量,即郭靖的父母是哪裡人,他也就此被決定了是哪裡人。這一點是無法改變也不容改變的。

此外,還有人的精神基因。李萍從小就給郭靖灌輸着精神基因,如他是漢人,是宋人,故土在宋國牛家村。從很小的時候,郭靖就知道自己是宋人,他的家鄉在遙遠的南方,而那個地方才是他應該歸去和融入的地方。因為這種基因誘導,從遙遠的故土發出的使命呼喚,會給郭靖們造成,基于歸屬感的很獨特的力量感。

第二,故國使命。郭靖還有一個重大使命,就是要為父親報仇。這是一種來源于基因傳遞的對家族仇恨自然而然的責任承擔。

為什麼郭靖要學習武功?當然他就是要學好武功,為父親報仇雪恨。如果沒有段天德,沒有完顔洪烈,他們就不會家破人亡,郭靖也就不用從小就沒有父親,不會沒有享受過父子間的天倫之樂,也就不用跟随母親到遙遠的苦寒大漠艱苦度日。

第三,繁華誘導。郭靖回到中原,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就是繁華誘導。所謂繁華誘導指的是繁華地區對落後地區人民的誘導性。這種誘導性是高位誘導,即不可避免的誘導,不是那種以新鮮神秘為表現特征的暫時性的低位誘導。

說郭靖受到中原地區的繁華誘導,并不意味着他貪圖富貴榮華,這裡說的誘導是指很自然的不以富貴追求為目的的價值取向。在人類演變曆史上,繁華往往意味着以高度生産力為基礎,以人口更大聚集作為外在表現。這種高位繁華,必然對落後地區産生示範性吸引,向後者指出它們前進奮鬥的未來景象。

郭靖傳回中原的基本動力之一,就是江南七怪的力促。江南七怪為了郭靖這個忠良之後,花費了十八年的青春,他們無時無刻不再想念自己的家鄉。這種對家鄉的想念,也意味着一種對繁華故鄉的迫切思念,也就是意味着對苦寒大漠的一種平淡的嫌棄。這裡面當然也就暗含着理所應當的繁華誘導。上述繁華誘導可能并不是故土吸引力的主要來源,但确實也是重要來源之一。

第四,師徒情感。當然,郭靖感覺到的故土吸引力,還有相當部分來自于他的七位師父。因為他們之間結成了師徒關系,而七怪為了郭靖可以說是九死一生,是以在情感上他們處于邏輯鍊一體化之中。七怪師父來自于江南,他們對故土的想念那是實打實的濃厚。這種對故土的濃厚情緒,會潛移默化地傳遞給郭靖。

第五,故國因果鍊。處于故國的因果之中。比如江南七怪來找尋他們母子,并且留在大漠傳授他武功。後來,丘處機和馬钰先後與他們産生關聯。甚至就是黑風雙煞他們作為反面力量而存在,也是漢族地區與他們産生的聯系。

這都讓郭靖身處故國吸引力的影響之中。假設郭靖知道了自己是漢人,卻沒有漢人來影響他,那他對故國的感受就會很薄弱。這些漢人的陪伴,與李萍共同構成了郭靖對故國的因果鍊吸引力。

第六,教育催化。不可忽視的是,李萍在郭靖小時候對他的教育。教育實際上是精神基因的展現和歸位。通過家鄉概念的教育,就可以很快塑造出那種故國引力。知道從哪裡來,是什麼樣的人的後代以後,就可以快速打通過去和現在的自己,就會确定了自己的來源,也就勢必在心中産生引力感。

郭靖即将傳回中原,故土吸引力,揮之不去的人心基因

03 血緣歸屬力量與人的溯源本能

由上可知,郭靖感受到的故土吸引力,主要還是由于他本人是郭嘯天和李萍所生的漢人,是中原人的後代。這就意味着,故土吸引力的核心,是深沉的血緣歸屬力量。

故國引力,意味着血緣歸屬力大于環境催化力。血緣是獨有的、直接的和深厚的因素,将決定某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根本力量。環境是大衆的,間接的和淺層的影響因素,能夠對人産生潛移默化的歸屬感影響,但是遠遠不如血緣歸屬感更加濃重。俗話說“血濃于水”,就是這個意思。

郭靖感受到的故園引力,來自于中原和宋國。實質上是他本身是宋人。這也意味着郭靖不論過多少年,也不會屬于蒙古大漠。這是一種歸屬定數,非外力所可以改變。

這種血緣歸屬力量,本身也意味着初始基因形成的路徑依賴,是任何其他經曆都不可能代替的。中國有句古話,叫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就表達了人們對自己故土的内心向往。除非故鄉留給他們的記憶過于負面,否則他們一般都還是心向故土。

血緣歸屬力量的存在,使人往往都有一種溯源本能,就是總想着去尋找自己的來源。這種溯源本能,意味着人總是要尋找一種歸屬感和心理穩定性。隻有心理達到了這種穩定性歸屬的層面,人的心理才會活得坦然。

表現在人的心理上,就是普遍都有一種尋根意識。特别是對于那些離開故鄉的人來說,這種意識和情懷更加濃烈。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比如現在客居其他城市的人,往往都有鄉愁。愁什麼?想念家鄉,卻又回不去。隻有在過年的時候,在有特殊事情的時候,才能短暫傳回家鄉。

郭靖因為年輕,還要報仇雪恨,是以他傳回家鄉是必然的。而他母親李萍因為年紀大了,不能長遠奔波勞苦,是以隻能留在遙遠的蒙古大漠。而大家也都知道了她的未來結局,就是客死異鄉,長眠大漠了。想想,李萍内心是多麼想回去看看啊。

對那些再也回不去的人來說,世上最美的味道,都是家鄉的記憶。記得以前兩廣地區的很多人,為了生存而背井離鄉去南洋讨生活,他們去之前,都要捧一把家鄉的泥土。盡管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不能再回來,他們還是會在想念家鄉的時候,拿出那一抔泥土看看,去追憶曾經的心酸過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