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從細節看烏克蘭戰争的秘密

作者:薩蘇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根據細節看烏克蘭之戰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從細節看烏克蘭戰争的秘密

俄羅斯車臣悍将卡德羅夫。

卡德羅夫率軍出兵烏克蘭,網上風傳什麼“車臣出征,寸草不生”的說法,但烏克蘭方面并不買賬。不過,讓卡德羅夫惱怒的是對方居然說要剃掉他的胡子,這件事傷害性不強但侮辱性極強,小卡甚至表示要為這個事兒殺人。

車臣人的胡須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也是其男性形象的組成,你讓人家剃胡子,不是和讓金毛剁尾巴一樣嗎?

然而,在軍事方面,這個細節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了解。随時觀察卡德羅夫先生的胡子,對烏克蘭戰争的烈度可以有基本的掌握——隻要卡德羅夫先生還留着胡子,就是俄羅斯還不相信烏克蘭會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标志。

為什麼呢?

烏克蘭是世界上第一個宣布放棄核武器的國家。即便按照俄羅斯的說法和公開的材料,烏克蘭也沒有具備實施生物戰的能力,唯一可以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使用的,是化學武器。這方面俄羅斯一直也很警惕,多次提到烏克蘭可能在戰鬥中動用化學武器。

但隻要卡德羅夫和他的部下們還留着胡子,這便僅是一個宣傳手段。

原因很簡單,參考希特勒就可以。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從細節看烏克蘭戰争的秘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地利下士”希特勒留着一把大胡子。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從細節看烏克蘭戰争的秘密

但是戰争結束後,他卻換成了标志性的小胡子,是因為他覺得這個形象更酷嗎?

當然不是。希特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到法國作戰,久戰之下法軍使用了化學武器。大胡子導緻無法密封,是以希特勒戴不好防毒面具,差一點被法國人的毒氣要了老命。一年被蛇咬,三年怕井繩,以後便不敢再留大胡子了。

車臣人的大胡子比希特勒的更長、更密,是以遇到化學武器,不剃胡子也戴不上防毒面具。卡德羅夫雖然骁勇,但從來沒聽說他不要命,假如俄軍認為烏克蘭會使用化學武器是認真的,卡德羅夫顯然會剃掉胡子。既然他沒剃,就說明俄軍總參謀部還不認為戰争會打到那個程度。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這場戰争,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會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場“直播”型戰争。正常情況下,哪怕是最大膽的戰地記者,在戰場上拍照也會膽戰心驚,但是這一次比較特殊。一來智能手機和網絡已經普及了,二來俄羅斯打進烏克蘭時,曾大力宣傳自己隻是來打“新納粹”的,不會打平民,也不破壞民用設施。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從細節看烏克蘭戰争的秘密

俄軍在戰鬥初期也确實紀律比較嚴。

很多烏克蘭平民便開始用手機拍攝記錄作戰情況,對戰争的殘酷做出了真實記錄。一時間,各種早幾十年可以獲得普利策獎的照片,便被這些業餘“記者”及時地發到了網際網路上,這也可以算是本次戰争的一個奇觀。

甚至,有的照片,拍攝者都未必意識到自己拍到了什麼,其中藏有怎樣的奧秘。依據這些照片,便可以從細節看戰事,對烏克蘭的戰事做出直覺的判斷——比如,觀察卡德羅夫的胡子來判斷戰事烈度。

其他一些照片,給我們帶來對軍事裝備運用方面的細節。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從細節看烏克蘭戰争的秘密

比如,這是一輛在戰鬥中受損,失去戰鬥力後被抛棄的俄軍主戰坦克,有着形象鮮明的長炮管與碟裝附加裝甲。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從細節看烏克蘭戰争的秘密

這是一輛俄羅斯生産的T-72二代改進型坦克,從履帶等角度判斷,那輛“遇難”的坦克應該和它是同型号。

注意,這輛坦克旁邊站着一個拿着手機,或許還在發推的烏克蘭武裝人員,後面不遠處停着一輛明顯是民用的汽車,懷疑是拍攝相片的攝影師,這個吃瓜群衆可能是趕來看熱鬧,順便發兩張照片。目前在烏克蘭的俄羅斯作戰部隊中,T-72和T-80是兩種使用最為廣泛的主戰坦克,這樣有震懾力的照片宣傳效果肯定不錯。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從細節看烏克蘭戰争的秘密

類似的宣傳照片,在俄烏沖突中不在少數,但這輛坦克怎麼看着有些古怪——好像單田芳先生說的“鐵傘怪俠”

T-72原車肯定不是這樣的。相比較為神秘的T-80,這T-72坦克火力兇猛,技術名額出色,價格又相對低廉,是蘇聯時代的外貿明星,曾被出售給叙利亞、伊拉克等國家,也是以為大家所熟知。但這次被擊毀的T-72腦袋上居然撐了個傘,由鋼鐵神獸變身為鐵傘怪俠了!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從細節看烏克蘭戰争的秘密

要說坦克撐傘也不是罪過,美國也有在坦克上加戰術太陽傘的。

這個設計是為了遮蔽電波偵察,還具有防狙擊手的作用,當然,還有一個目的是避免暑熱,因為他們在沙漠作戰,熱啊!但現在剛到三月,烏克蘭這地方很熱嗎?

當然不熱,那裡依然冰雪滿地,哈爾科夫的氣溫還在零度上下打轉呢。既然如此,俄軍為啥要給自己的坦克加一把傘呢?

俄軍這種在坦克頂部臨時焊接加設鐵傘的做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烏克蘭的步兵現在經常用标槍式反坦克飛彈襲擊俄軍裝甲部隊。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從細節看烏克蘭戰争的秘密

标槍式FGM148型反坦克飛彈。

這是美國為陸軍設計的一種制導反裝甲武器,現在作為援助物資大量交予烏克蘭軍使用。不過,在到處是中國制造的時代,這玩意兒卻是印度制造,品質如何,我們就不了解啦。标槍與大陸的紅箭-12反坦克飛彈屬于同代産品,都是依靠自導引頭攻擊對方目标,所謂發射後不用管的反坦克飛彈。這種飛彈有個特點,便是“槍口擡高一寸”。

這本是解放軍争取對方下層官兵的一個口号,意思是要對方射擊時把槍口擡高一點,不要打到自己兄弟。而标槍的“槍口擡高一寸”卻不是這樣善良。注意,圖中T-72還在正面安裝碟形反應裝甲,要是正面交手,哪怕是坦克炮打上去都非常不好擊穿。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鐵傘怪俠——從細節看烏克蘭戰争的秘密

如圖所示,它向上飛主要目的正是避開坦克正面的堅固裝甲,而是到達坦克上空,感應到坦克頂裝甲後,利用智能近炸引信引爆,打穿坦克的上部,将其摧毀——這裡是坦克傳統設計上最薄弱的環節。

“标槍”飛彈在烏克蘭戰場給俄軍造成了很大威脅。然而,T-72坦克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設計的(還用了很多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技術),當時沒反坦克飛彈這個東東,現在俄軍總不能起設計師于地下,修改坦克的設計。情急之下,俄軍也想出了高招,在坦克上焊接這種傘形裝置,讓對方的感應裝置錯判坦克高度,來誘導标槍飛彈在無效高度爆炸,減少其對坦克本身的破壞。從實用角度,這一招還挺有創意。

從卡德羅夫的胡子,到俄羅斯的鐵傘怪俠,仔細研讀資訊的細節,了解戰場的真實,這幾乎是一個和福爾摩斯破案一樣的過程。

【完】

歡迎關注公衆号【薩蘇】(sasutim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