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發這三種動态!

作者 | 渡蘭君

《禮記》裡有句箴言:水深而流緩,人貴而語遲。

水越深,水流越是平緩,哪怕水面風起浪大,深處的水依舊保持緩慢的速度。

而優秀的人,說話往往謹慎,不着急表态,不嘩衆取寵,是以給人感覺說話慢悠悠的。

淺薄的人,經常在别人面前或是朋友圈裡有這三種表達。

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發這三種動态!

01

怨天怨地的負能量

公司有個前同僚,外号叫“朋友圈牢騷王”。

看她的朋友圈,話裡話外全是對他人的不滿,對生活的怨氣。

大清早,埋怨早餐店老闆賣得貴,缺斤少兩;開完會,吐槽老闆要求高,自己不被了解;下班後,又發文說朋友不關心自己,不體諒自己。

她态度消極,工作也潦草,業績一直墊底,沒幾個月就被解雇了。

同僚們對她的印象大同小異:

“她這個人吧,也沒什麼大毛病,就是太愛抱怨了。”

西班牙有句諺語:“如果常常流淚,就不能看見星光。”

這種人總覺得自己慘,生活對自己不公,好事壞事到她那裡都能成為抱怨不斷的事。

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誰的生活都不易。怨天怨地,除了讓心情更壞,沒有任何意義。

真正的強者不會去抱怨,而是去想辦法改變,讓自己擺脫困境,去調整心态樂觀看待生活。

02

過度炫耀自己的成就

很認同亦舒的一句話:

“内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他不告訴别人讀過什麼書,開過什麼車,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裳,買過什麼珠寶,因為他沒有自卑感。”

層次低的人,愛張牙舞爪,有一點點成績都要嘩衆取寵,頻繁發朋友圈炫耀,向身邊的人反複提起。

精神世界豐盈的人,不需要貶低别人來擡高自己,也不需要外界的認可來滿足虛榮心。

葉聖陶成名後去教書,經曆欄隻寫了四個字:“國小教師”。

季羨林一生自稱教書匠:“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

楊绛在拒絕出版社時,也隻是略帶幽默地說:“我隻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層次高的人,看穿了虛榮,不在意虛名浮象,不向外界顯擺炫耀。

而是低調活好自己,追求内心憧憬的生活,獨享一份平和與安靜,淡泊豁達,快意人生。

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發這三種動态!

03

賣弄自己的學識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詞,叫“達克效應”。

通俗的講,越是無知的人,越以為自己聰明,而且最糟糕的是,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無知。

當一個人到處賣弄自己的才華和學識,反而顯露了自己的淺薄與無知。

蘇東坡少年時就才華橫溢,小有名氣。

洋洋得意的他大筆一揮,在待客的書房門上,寫下一副對聯:

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有一天,一位白發老者登門拜訪,見到蘇東坡,說:“聽說蘇才子學問蓋世無雙,老朽特來請教。”

蘇東坡看到年紀這麼大的人都要來請教自己,更得意了。

隻見老者捧上一本書,蘇東坡接過來,翻開來讀,發現裡邊的字,大多不認識。

老人見蘇東坡面露難色,便說:

“天下那麼多書,公子沒見過也難免,我再去請教别人吧,就不難為你了。”

蘇轼聽了,頓時羞愧得無地自容。老人走後,他重寫了門上的對聯: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古今成大事者,大多是心平氣和、沉穩謙遜的人。

他們深知,當一個人沉浸在自以為是的幻想中,被高傲遮蔽了眼睛,便不可能再有所進步。

化用莎士比亞的一句話: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裡毀滅了自己。

曾國藩說:“謙卑含容是貴相。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一切真正的和偉大的東西,都是純樸而謙遜的。

低調,貴而不顯,華而不炫,是遠見,是成功之道,更是一個人骨子裡的魅力。

來源:儒風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