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型記事薄|UNI-K iDD,長安遲到的電動“第一槍”

轉型記事薄|UNI-K iDD,長安遲到的電動“第一槍”

今年前兩月,國内插電式混動車型累計銷量達到16.7萬輛。雖然相比純電動車型的62.3萬輛還有不小差距,但PHEV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份額已呈上升趨勢,這也是國内主流車企紛紛釋出混動技術品牌的重要原因。

在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大勇看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将在新能源市場上與純電動車型平分秋色,“未來十年,PHEV仍是市場上重要參與者,目前是被低估了”。中汽協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規模将達到500萬輛,市占率有望超過18%;此前有關部門釋出的《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達到20%。也就是說,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很可能由十萬輛向百萬輛的規模邁進。

轉型記事薄|UNI-K iDD,長安遲到的電動“第一槍”

近日上市的UNI-K iDD,是長安藍鲸iDD混動技術的首款産品,也是長安真正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第一槍”。

130公裡純電續航背後

作為“長安汽車面向新能源市場邁出的嶄新一步”,UNI-K iDD可以說是長安藍鲸iDD混動技術的集大成。三離合電驅變速器、IGBT雙面冷卻技術、30.74kWh大容量電池組、A-ECMS能量管理算法、包括動力系統在内的整車OTA等等,UNI-K iDD量産了不少長安混動核心技術,這也讓新車有了130km的純電續航、綜合續航裡程1100km、百公裡油耗0.8L等諸多産品亮點。

轉型記事薄|UNI-K iDD,長安遲到的電動“第一槍”

如此“重金打造”UNI-K iDD這款産品,背後是長安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反複研判與大膽決策,也是産業趨勢所在。

楊大勇表示,過去多年,長安在新能源領域一直都是靠“油改電”支撐,因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非穩态的。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狀新能源市場,依然存在高端規模小、低端沒利潤的問題。從首次購車使用者的角度來看,PHEV則是比較理想的出行解決方案。目前,除了早期布局的比亞迪DMi之外,長城DHT、東風馬赫動力MHD、奇瑞鲲鵬混動均有産品落地,吉利雷神動力、廣汽綠擎混動技術也已箭在弦上。

UNI-K iDD将是長安告别“油改電”,正式發力新能源的開端。2001年就開始涉足新能源的長安,一直在用“油改電”或入門産品來低成本營運,相比一輪輪的短期市場機會,跑通商業模式更重要。“長安汽車想通商業模式才會ALLIN,”楊大勇表示:“UNI-K iDD正式吹響長安在新能源領域發展的号角,今年将是長安在新能源市場正式發力的元年,也是新能源産品大年。”

轉型記事薄|UNI-K iDD,長安遲到的電動“第一槍”

據介紹,長安今年将投放上市5款新能源車型,動力形式涵蓋EV、PHEV、REV和FCV等新能源産品;其中,長安還将量産中國第一款FCV轎車。接下來,UNI-V也将推出PHEV車型,C385、阿維塔11,以及一款A00級産品A185都将陸續推出,長安三大新能源平台上也将逐一投放量産車型。從産品開發,到電池、電驅、電控和電平台等核心技術自研,長安已經做好準備。

為使用者“浮虧”2000元

從UNI-K iDD的定價也能夠看出,長安進軍新能源已經做好體系化的準備。

過去半個月,據星車場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家新能源企業官宣漲價,涉及車型多達40款。背後的原因衆所周知——動力電池核心原料碳酸锂價格一年飙漲十倍,高達50萬元每噸。作為目前純電續航裡程最高的PHEV車型,長安UNI-K iDD的電池組容量超過30kWh,成本可想而知。

轉型記事薄|UNI-K iDD,長安遲到的電動“第一槍”

早在今年1月,長安UNI-K iDD便正式啟動預售,預售價為17.69萬-19.29萬元,和目前上市價格并無差異。UNI品牌主理人李國梁透露,長安内部曾考慮UNI-K iDD正式售價上調2000元,以緩解動力電池與晶片價格暴漲帶來的成本壓力,最終還是決定讓利使用者。

而UNI的“使用者思維”還展現在服務和産品上。服務層面,李國梁介紹,接下來UNI Service 将新增品牌體驗空間、負責快修快保的UNI工坊、為使用者提供改裝服務的自造空間三種服務模式,今年将授權50多家終端服務中心建成該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使用者生态建設。産品層面,長安UNI-K iDD加入i-X愛創空間模式,該模式能夠讓使用者根據自身喜好添加自定義駕駛模式,實作與使用者共創駕駛風格;此外,UNI品牌也将在新車上實作以季度為機關的整車OTA,這也将讓UNI品牌能夠嘗試進行“千人千面”的差異化服務。

轉型記事薄|UNI-K iDD,長安遲到的電動“第一槍”

源自傳統央企的UNI品牌,能夠完成諸多創舉,這與企業自身的機制創新不無關系。實際上,從長安新能源獨立,到中高層全體起立,再到創新創業計劃5.0釋出,長安汽車的變革一直在加速。“長安新能源獨立營運,就是為了搞活機制”楊大勇透露,長安新能源是集團轉型的先鋒隊,長安品牌也在加速向電氣化轉型。

而楊大勇的個人履曆,也算是長安轉型的縮影。從主導長安新能源改革,到“輔佐”阿維塔進化,再到回歸集團統籌新能源業務,以電氣化為核心的業務轉型一直沒變。在長安中層幹部中,這種跨領域的人才鍛煉也早已進行多年。UNI-K iDD項目經理向巍,就是研發人員前往銷售一線的一員。“鍛煉幾年回來就會發現,不同業務闆塊的不少中層都是曾經前往一線的’戰友’,對使用者需求的了解高度一緻,溝通毫無障礙,項目推進更為順暢。”

轉型記事薄|UNI-K iDD,長安遲到的電動“第一槍”

可以說,從企業機制、經營理念、服務模式、産品開發,長安已經做好面向使用者的所有準備。“長安需要用實際能力證明自己能夠成功轉型,”楊大勇笃定說道,今年長安集團旗下新能源銷量将達到30萬輛,明年翻倍,後年沖擊百萬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