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超前教育真的有用嗎?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父母都會有一種非常急迫的心理,總覺得應該讓孩子盡早接受某些訓練,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心理學:超前教育真的有用嗎?

然而,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卻用雙生子爬梯實驗推翻了這種想當然的觀點。

格塞爾選擇了一對同卵雙胞胎A和B做這個實驗,這兩個孩子都很健康,身高、體重幾乎沒有差異。格塞爾征得了孩子父母的同意,從A出生後的第46周起訓練其爬樓梯,每天隻練習10分鐘。而B則暫不參加訓練,但格塞爾每次都會将其帶到現場,讓其觀看A努力向上爬的樣子。最初B沒有什麼反應,可随着一天天長大,他對爬樓梯這件事情很感興趣,表現出躍躍欲試的樣子。到第52周時,A爬5級樓梯用了26秒。

從第53周起,格塞爾終于讓B加入了這個訓練,B非常興奮,在未接受任何訓練的情況下,用45秒爬上了5級樓梯。格塞爾一直監督兩個孩子訓練到第55周。

心理學:超前教育真的有用嗎?

按照一般家長的想法,A接受訓練的時間早,學習的效果肯定會比B更好。可事實卻出人意料:B隻用10秒就能爬上5級樓梯,比A在52周時的成績好得多。盡管A比B早7周訓練,而且訓練時間是B的3倍。而到了第56周時,兩個孩子的成績驚人的相似。

心理學:超前教育真的有用嗎?

難道是B比A更加聰明嗎?為了讓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格塞爾又找到了其他雙胞胎進行同樣的實驗,得到的結論基本相同,即孩子接受訓練并非越早越好,而是要在适當的時機進行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比如,訓練孩子爬樓梯就應當從第53周開始,效果才會更好,因為之前孩子走路不穩,爬樓梯更是十分困難,如果大人勉強他們進行練習,他們很容易跌倒、滑下,并會是以哭鬧不止、不肯配合,大人需要反複安撫他們,才能讓他們繼續接受訓練。

可要是從第53周開始訓練,孩子基本已經能夠走穩,腿部肌肉力量也增強了不少。此時教他們爬樓梯,他們能夠更快地掌握動作要領,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更高。是以即使隻訓練兩三周,最後的學習效果也并不差,而且他們還會表現出更強的繼續學習的意願。

心理學:超前教育真的有用嗎?

是以,要想教育好孩子,就應當尊重孩子生理、心理的發展規律。如果孩子的生理、心理機能還未發育成熟,就對他們進行超前訓練,顯然是不可能取得預期效果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