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齊天樂》人物服飾再現|基于圖像考古的阮鹹服飾複原探索

《齊天樂》人物服飾再現|基于圖像考古的阮鹹服飾複原探索

《齊天樂》

2022年央視元宵節晚會第一個節目《齊天樂》——國樂演奏家神仙場面。多位國樂演奏家齊聚舞台,用各式傳統樂器帶來一場視覺、聽覺的雙重盛宴。借音樂之聲,帶領我們重溫當年傳奇,共赴“時空之約”。

◆ ◆ ◆ ◆

《齊天樂·阮鹹》基于圖像考古的

服飾複原探索

張婷 朱玥

摘要:中華曆史深厚綿長,服飾風俗與舞樂音韻皆是其中璀璨的瑰寶。本文基于曆史文獻與圖像考古,複原并探索魏末晉初竹林七賢之阮鹹的形貌風韻。

關鍵字:魏晉南北朝;服飾史;複原;竹林七賢;阮

阮鹹生平與時代背景概述

仲容青雲器,實禀生民秀。

達音何用深,識微在金奏。

郭奕已心醉,山公非虛觏。

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宋 錢選《五君詠·阮鹹》

中國民族音樂寶庫中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樂器即為阮鹹,簡稱阮。

阮鹹,字仲容,陳留尉氏人(今河南),系阮籍之侄,與阮籍并稱“大小阮”,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并稱“竹林七賢”。阮鹹為人曠達不拘禮節、尚道棄事、好酒而貧。擔任散騎侍郎時,山濤多次推薦阮鹹,但沒有得到晉武帝認同。阮鹹曾質疑荀勖的音律,是以遭到記恨,最後任為始平太守,直至壽終。阮鹹善彈琵琶,精通音律,著有《律議》。

“阮鹹貞素寡欲,深識清濁,萬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職,必絕于時。”

——《晉書·阮鹹傳》

據漢代至魏晉時期的文史資料所載,阮(圖一)是中國自創的一種圓體、直項、四弦、12柱(品)的樂器。起源大約在公元前217至公元前105年,漢時稱秦琵琶或秦漢子。《新唐書·元行沖》載,唐武則天時(684~701),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銅器,身正圓似琵琶,與《竹林七賢圖》中阮鹹所彈樂器相似。元行沖認為:“此阮鹹所作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聲高雅,樂家遂謂之阮鹹。”而今,阮已有大阮、中阮、小阮之分,它們是現代民族樂隊中重要的彈撥樂器。

《齊天樂》人物服飾再現|基于圖像考古的阮鹹服飾複原探索

圖1

唐代 螺钿紫檀阮鹹 日本正倉院藏(圖檔來源:網絡)

阮鹹與阮共名之緣最初或許是曆史上的偶然與巧合,但時間已證明其當之無愧。而這段音樂奇才與樂器共築的傳奇典故,留給後世人無限的遐思與神往——正是此份懷古之情,敦促着我們翻遍古籍,查察圖像,尋覓材料,從服飾造型角度切入,複原其形貌風韻,以期在當代重制這位魏晉名士之樂魂。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服飾史上一次重要的轉折時期。從服飾演變的曆史程序來看,大陸的服飾在經曆了商周的莊嚴端肅、秦漢的凝重理性以後,到了魏晉南北朝,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随着東漢政權的瓦解,在封建服飾制度與少數民族和異域地區的服飾文化互相碰撞下,漢民族大量吸收少數民族、西域各國乃至國外服飾形制的同時,又有了許多創造性的發展,使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整體呈現出異彩紛呈的景象。而作為社會文化的一種表現形态,同時代各種思想意識和習俗,也都會在服飾上有所反映。在老莊學說基礎上形成并風靡一時的魏晉玄學,和逐漸傳播開來的佛教、道教也都對當時的服飾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士人的衣著和生活方式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主要表現在突破舊的禮教,不但衣著寬博,且有袒胸露脯的習俗等。

雖然大陸在多年的考古發掘和曆史研究中積累了大量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資料,但是由于大陸慣用較難長期留存的絲麻棉作為主要的服裝材料,在過去的曆史時期中疏忽于對紡織類文物的保護以緻遺漏甚多,故而在當代研究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尤其是服裝時則較多以圖像文字這種間接證據為主,而較少使用出土實物作為直接證據。基于此種前提,我們在複原阮鹹服裝樣式時,重點使用了年代相對靠近魏晉時代的南京西善橋宮山南朝墓中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與唐代孫位創作的彩色絹本人物畫《高逸圖》(又名《竹林七賢圖》)作為主要的圖像參考資料;并同時輔以大量其他魏晉南北朝相關斷代史、風俗史、服飾史及筆記小說為文獻參考資料。力求在史料基礎上,以嚴謹細緻的服裝造型設計還原阮鹹及其同時代竹林七賢之傳奇風韻。

阮鹹服飾造型探析與設計

(一)相關資料簡述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圖2)模印磚畫(由200多塊古墓磚組成,分為兩幅,竹林七賢中的嵇康、阮籍、山濤、王戎4 人占一幅,向秀、劉伶、阮鹹與榮啟期4 人占一幅。人物之間以銀杏、槐樹、青松、垂柳、闊葉竹相隔。8 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現出一種最能展現個性的姿态,士族知識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這塊畫像磚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現。據考證,該磚畫之墓可能是南京西善橋壁畫墓為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墓(成于景和元年,465 年)或後廢帝蒼梧王劉昱墓(成于元徽五年,477年)。[1]

《齊天樂》人物服飾再現|基于圖像考古的阮鹹服飾複原探索

圖2

南朝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模印磚畫(局部) 南京博物院藏

(圖檔來源:網絡)

雖然該作距離竹林七賢最活躍的魏正始年間(240-249)有約兩百年的距離,但其作為大陸發現最早的磚畫(也是最早的竹林七賢題材磚畫);依然足夠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研究的可靠資料,其上阮鹹的形象也已為大衆所廣泛接受。

然孤證究竟難憑,且該磚畫上的阮鹹形象部分為樂器所遮擋,故我們在輔用文獻資料的同時,亦将唐朝末年畫家孫位的《高逸圖》(圖3)中所繪的與阮鹹同出陳留阮氏的阮籍的腰帶部分作重點參考以補磚畫圖像之缺。

《齊天樂》人物服飾再現|基于圖像考古的阮鹹服飾複原探索

圖3

唐 孫位《高逸圖》 彩色絹本人物畫(局部) 上海博物館藏

在服飾之外,人物性格亦是造型設計的重要參考,故我們在使用風俗史及服飾史料的基礎上,也從《晉書·卷四十九·阮鹹傳》及《世說新語》中汲取了大量有關竹林七賢及阮鹹的設計依據同靈感,下文将結合具體造型作逐一說明。

(二)阮鹹造型設計

1

人物整體形象概述

經文獻檢索可知,阮鹹為人曠達不拘禮節、尚道棄事、好酒而貧。擔任散騎侍郎時,山濤多次推薦阮鹹,但沒有得到晉武帝認同。亦因曾質疑荀勖的音律,而遭到記恨,最後任為始平太守,直至壽終。故而在設計其形象時,我們在圖像資料的基礎上突出了他曠達不拘禮節的特點,選擇了“寬衫大袖、褒衣博帶”以呈現其作為竹林七賢之一的魏晉風骨,并使用輕薄材質的面料強化阮鹹清貧尚道的魏晉風度與音樂家的藝術才情。

2

服裝款式

以魏晉時期漢族男子的服飾為基準,将阮鹹的服裝款式設計為:大袖長衫、交領右衽襦衣、褲、裙及腰帶的組合。

《齊天樂》人物服飾再現|基于圖像考古的阮鹹服飾複原探索
《齊天樂》人物服飾再現|基于圖像考古的阮鹹服飾複原探索

圖4

阮鹹人物形象設計平面款式圖

大袖長衫:袖口不做祛口以差別于漢代之袍,袖寬80厘米,造型輕薄飄逸,盡顯魏晉男裝寬博之風流。

衫和袍的形制,在樣式上有明顯差別。照漢代習俗,凡被稱作袍的、袖端應當收斂,并且裝有祛口。而衫子卻不需施祛,袖口寬敞。《釋名·釋衣服》稱:衫、衣無袖端也。指的就是袍衫的差別所在。魏晉時期的衫子、有單、夾二式質料有紗、毅、絹、布等。顔色多喜用白,喜慶婚禮亦服之。

由于不受衣祛等部限制,魏晉服裝日趨寬博。"凡一袖之大,足斷為兩,一裙之長、可分為二轉相流傳、成為風俗,并一直影響到南朝服飾,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鹹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2]

右衽襦衣:承漢制,并同外衫一樣在制作時充分考慮到當時紡織技術下普遍使用的窄幅裁剪,以實作從制作技術與設計上的雙還原。

中國服飾結構就像中國的漢字結構一樣是人類文明類型中唯一穩固不變流傳至今的,服裝追求整體結構狀态表現出中國古人對自然之物的愛護與崇敬的自然經濟觀。減少結構分割,利用面料的自然幅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面料的完整,保持來之不易神賜織物的原生态,是中國古人對造物的敬畏,對自然之物崇敬之情的流露……[3]

合裆褲:選用自戰國時期傳入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成為主流的合裆褲款式作為下裝之一以呈現人物清貧不羁的形象及其所處曆史時期的背景。

袴褶:袴褶本是胡服的一種,上服褶而下服袴,褶是一種短上衣。這種裝束友善騎乘,是以多用來做軍服。袴褶在戰國時期由遊牧民族傳入中原,逐漸被漢族接受,到南北朝時已經成為流行的服裝。《太平禦覽》引《西河記》當中的一段話:“西河無蠶桑,婦女以外國異色錦為袴褶。”[4]

布制長腰帶:以唐代孫位創作的彩色絹本人物畫《高逸圖》(又名《竹林七賢圖》)中的阮籍腰帶為參考,做複原設計,以增加人物造型整體的灑脫氣韻。

下裙:承漢制。在形制基礎上增加褶皺層次以烘托人物的音樂家身份,并增強演奏表演的藝術效果。

3

面料、色彩及紋樣

選用質地輕薄飄逸而富懸垂感的天然纖維面料,并使用植物染色法将其染成天然風流的淡綠色系。

《齊天樂》人物服飾再現|基于圖像考古的阮鹹服飾複原探索

圖5

阮鹹面料示意

4

首服與足衣

缁撮:顧名思義,即黑色小巾,也稱束髻小巾。缁撮束結在頭頂的發髻上,兩腳自然地後垂。在商、周、春秋戰國以及秦漢兩代多為文人辯士所好戴,至唐代以後各代多為官吏在家“宴居”時所用,曆代皆沿用,武将壯士也好戴用。

《齊天樂》人物服飾再現|基于圖像考古的阮鹹服飾複原探索

圖6

黃輝 《中國曆代服制服式》 巾式

古代按禮儀規定,20歲為成人,士戴冠,帻,更為居士老叟所好用。庶人則束巾,據記載秦漢以前,庶民或“卑賤執事者”多不戴冠而束巾,是以在秦以前巾多被庶民、仆役、卑賤人所用,到漢王莽因頭秃才裹巾,于是戴巾便被上層士大夫在家宴居所采用,後來逐漸被通用,到漢末則更崇尚束巾,以戴巾為雅尚,為文人與武士所好,于是束巾才廣被采用,據記載當時的袁紹、諸葛亮、關羽等皆戴巾,黃角聚衆起義也全戴巾,俗稱“黃巾”。[5]

木屐: “屐”,指的是木制拖鞋,即木屐。木屐又叫做柴屐、腳屐、鞋屐。

中國人穿木屐的曆史相當悠久,通過考古發掘,可以看到過去中國各式造型的木屐,比如安徽馬鞍山發現的東吳名将朱然(182-249年)墓,該墓女棺出土一雙漆木屐,為目前發現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打破過去大衆認為漆木屐是日本人發明的印象。

東漢史書也有漆木屐相關記錄,《後漢書.五行一》載:“延熹(158-167年)中,京都長者皆着木屐;婦女始嫁,至作漆畫五采為系”。東漢時流行給出嫁的女兒,準備一雙繪有彩畫、以五彩絲繩為系帶的漆木屐。不過這樣的風俗,被文人視作“服妖”(奇裝異服會導緻天下大亂、滅亡),認為後來會發生文人與宦官的黨锢之禍,牽連士大夫及其家族,就是這一雙雙華麗的漆木屐所引起。

另外在安徽宣城外貿巷西晉墓,也有木屐出土。無論是朱然墓女棺的漆木屐,還是宣城外貿巷西晉墓的木屐,都是圓頭。這圓頭屐的特色可見《搜神記》的說明:“初作屐者,婦人圓頭,男子方頭。蓋作意欲别男女也。至太康(280-289年)中,婦人皆方頭屐,與男無異,此賈後(257-300年)專妬之征也”。可以推測在西晉太康年以前,木屐的屐木是圓、是方,與穿着的性别有關。[6]

總結

古調何人識,初聞滿座驚。落盤珠曆曆,搖佩玉琤琤。

——唐 白居易 《和令狐仆射小飲聽阮鹹》

雖然時光長河已然帶走無數璀璨的明星,日月山河亦早換了模樣,但那些人文藝術之精粹依然流淌在每一個華夏兒女的血液之中,鼓勵着我們在工作之餘的閑暇時刻為思緒插上夢之羽翼,飛向那遙遠的曆史圖景,去體會去體味古人精彩曼妙的文娛寶庫。

而在追憶遠古之幽思的同時,慶幸我們生在一個藝術與科技雙盛的時代之中,計算機與網際網路技術使得各學科的關聯從未如今天一般緊密。因而使得我們可以集衆家之所長,集各行之所優,共同創作這樣一幅屬于全世界華夏兒女的古樂華章!

服飾複原的真正意義在于懷念與體驗,我們步履不停,仍将繼續探索下去……

參考文獻

[1]搜狐網. 文物介紹——《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磚畫[EB/OL].(2018-03-26)[2018-03-26]. https://www.sohu.com/a/226358576_100028727

[2]汪婷婷. 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服飾研究[D]. 湖南工業大學, 2012.

[3]劉瑞璞, 魏佳儒. 中國古典華服結構的格物緻知命題[J]. 服飾導刊, 2015(3):4.

[4]中國青年報. 你知道褲子的來源嗎?合裆褲成為魏晉南北朝流行裝束[EB/OL]. (2020-11-10)[ 2020-11-10].

https://www.sxcntv.com/wenyu/2020/1110/400014457.html

[5]黃輝.中國曆代服制服式[M]. 江西美術出版社, 2011.

[6]搜狐網. 木屐,中國古人的萬用拖鞋[EB/OL]. (2021-07-03)[2021-07-03]. https://www.sohu.com/a/473937279_557768

《齊天樂》創作團隊

《齊天樂》論文專題總顧問:蔣金銳

《齊天樂》造型設計:張婷

《齊天樂》服裝顧問:蔣金銳 陳詩宇

《齊天樂》人物服飾再現專題

本系列專題來為大家呈現《齊天樂》播出熱度身後的服飾文化背景。專題共包含8篇專業論文,每篇文章都會深度剖析一位節目中人物服飾還原探索的背景,所有文章均由著名服裝教育家,北京服裝學院教授、教學督導蔣金銳老師作為專題的總顧問全程指導。本系列旨在引導服飾文化的學術研究,傳播和發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服飾文化。

了解更多中華服飾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