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作者:飛格電話大賽

可以觸摸文物的博物館,你見過嗎?在這裡,編鐘是能敲的,陶器殘片是可以觸摸的……

這裡就是位于北京中軸線北端的——中國考古博物館。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中國考古博物館是中國曆史研究院下設的國家級專業考古博物館。其基本陳列“曆史中國鼎鑄文明——中國曆史研究院文物文獻精品展”以“倉儲式陳列、沉浸式體驗”為特點,包括“文明起源”“宅茲中國”“大國一統”“和融萬方”“民族覺醒”五個專題,集中展示五千多年中華文明與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和發展的曆史。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這件出土于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的陶人面像(仰韶文化),以黑彩繪出眉毛和胡須,眼睛及口部镂孔,雙耳扁平,穿有小孔。額前頭發用繩紋表示,臉部豐頤,鼻梁挺直,展現了當時男性的面部形象。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這是件由2000餘片各種形狀綠松石片組合而成的綠松石龍,在中國早期龍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見。雖然這不是考古發掘出土的最早的龍形象器物,但因其與後世中國龍的形象最為接近,被認為是中華民族龍圖騰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這兩件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出土于河南偃師二裡頭遺址,是大陸最早的“金鑲玉”藝術品,開創了商周青銅器上獸面母題的先河。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立鳥異性形陶器是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件器物,出土于安徽蒙城尉遲寺遺址。形似瓶,中空,頂部飾一立鳥形象,中部羽毛對稱裝飾,器身有四個對稱的圓孔。有學者根據出土位置和陶器上鳥的形象,認為其與太陽崇拜有關。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這件銅犧尊出土于陝西長安張家坡西周墓地,獸首前瞻,頂有柱狀雙角。犧尊背部有蓋,蓋鈕為一隻站立鳳鳥,作行走狀。器身上飾夔紋及面獸紋,形狀奇異可愛。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朱書文字陶扁壺,出土于居住遺址内一座陶寺文化晚期的灰坑内,已殘。壺鼓腹部用朱砂寫有一個“文”字,與甲骨文形體結構十分相像。平腹的一面朱書兩個字元,目前尚不能識讀。據悉,陶寺文化大約興起于距今約4300多年前,擁有龐大的城市,其都城面積達到驚人的280萬平方米。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這件“司母辛”銅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鼎内壁鑄有銘文“司母辛”三個字,底、足均有煙炱痕迹。含義為婦好的子女為祭祀王母辛而鑄此鼎。其中“辛”是婦好去世後在宗廟被供奉的廟号。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這裡有可供遊客敲擊的編鐘樂器,路過的參觀者都會饒有興趣的演奏一曲,體驗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打卡中國考古博物館,來一場與文物的“親密”接觸!

還有很多來自商周時期的原始陶瓷碎片是可以上手摸的!來,觸摸一下來自三千多年前的曆史吧!

來源:中國小康網微信公衆号

文字:田苑淯穎

攝影:賈瓊

稽核:龔紫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