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作者:飞格电话大赛

可以触摸文物的博物馆,你见过吗?在这里,编钟是能敲的,陶器残片是可以触摸的……

这里就是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其基本陈列“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点,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集中展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这件出土于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的陶人面像(仰韶文化),以黑彩绘出眉毛和胡须,眼睛及口部镂孔,双耳扁平,穿有小孔。额前头发用绳纹表示,脸部丰颐,鼻梁挺直,展现了当时男性的面部形象。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这是件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绿松石片组合而成的绿松石龙,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虽然这不是考古发掘出土的最早的龙形象器物,但因其与后世中国龙的形象最为接近,被认为是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这两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大陆最早的“金镶玉”艺术品,开创了商周青铜器上兽面母题的先河。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立鸟异性形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件器物,出土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形似瓶,中空,顶部饰一立鸟形象,中部羽毛对称装饰,器身有四个对称的圆孔。有学者根据出土位置和陶器上鸟的形象,认为其与太阳崇拜有关。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这件铜牺尊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兽首前瞻,顶有柱状双角。牺尊背部有盖,盖钮为一只站立凤鸟,作行走状。器身上饰夔纹及面兽纹,形状奇异可爱。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朱书文字陶扁壶,出土于居住遗址内一座陶寺文化晚期的灰坑内,已残。壶鼓腹部用朱砂写有一个“文”字,与甲骨文形体结构十分相像。平腹的一面朱书两个字符,目前尚不能识读。据悉,陶寺文化大约兴起于距今约4300多年前,拥有庞大的城市,其都城面积达到惊人的280万平方米。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这件“司母辛”铜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鼎内壁铸有铭文“司母辛”三个字,底、足均有烟炱痕迹。含义为妇好的子女为祭祀王母辛而铸此鼎。其中“辛”是妇好去世后在宗庙被供奉的庙号。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这里有可供游客敲击的编钟乐器,路过的参观者都会饶有兴趣的演奏一曲,体验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打卡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与文物的“亲密”接触!

还有很多来自商周时期的原始陶瓷碎片是可以上手摸的!来,触摸一下来自三千多年前的历史吧!

来源: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

文字:田苑淯颖

摄影:贾琼

审核:龚紫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