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淡季反常瘋長,比亞迪隻是“二月黑馬”嗎?

一般而言,出于春節假期的因素,二月份是傳統的汽車銷售淡季。

根據乘聯會3月8日釋出的資料,2022年2月,國内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24.6萬輛,同比增長4.2%,環比下降40%。

不過,雖然由于節假日的影響産量稍有損失,但2月車市産銷增長相對較好。乘聯會表示,在今年春節較去年早12天的不利情況下,1-2月累計零售332.4萬輛,同比2021年少6萬輛,總體走勢較好。

淡季反常瘋長,比亞迪隻是“二月黑馬”嗎?

在廠商銷量排名中,2月比亞迪的表現最為吸睛,其在行業整體受到淡季效應以及晶片短缺的影響下,銷量反而逆市“瘋長”。

比亞迪淡季“瘋長”

與之前的排名相比,2月狹義乘用車廠商零售銷量前十的車企出現了較大變化。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狹義乘用車資料,比亞迪2月零售銷量為8.9萬輛,僅次于一汽大衆的10.5萬輛,并超越了上汽大衆的8萬輛,位居國内零售銷量TOP10的第二位。而此前一直排名前三的上汽通用則以7.3萬輛落到了第四位。

淡季反常瘋長,比亞迪隻是“二月黑馬”嗎?

2月份由于包含春節假期,涉及到行業供應鍊、生産、庫存等方面的差異性,大部分車企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銷量下滑。也是以,比亞迪的反向瘋長讓其成為2月最大的“黑馬”。

官方資料顯示,比亞迪乘用車2月全系共銷售90268輛,同比增長336.2%,環比微降。新能源乘用車方面,2月銷量為87473輛,同比增長764.1%。

可見,讓比亞迪實作“瘋長”的,是同比上漲超7倍的新能源汽車銷量。

随着去年比亞迪旗下第三代DM-i系統推出,比亞迪的混合動力車型銷量開始持續拉高,進而與其純電動車型形成兩條腿走路的模式。

具體來看,比亞迪2月DM系列插混車型銷量為44300輛,EV(純電)車型銷量為43173輛。根據官方公布的具體車型資料,2月比亞迪唐銷量為10426輛,宋銷量為24534輛,秦銷量為24503輛,漢、元和海豚的銷量分别為9290輛、8983輛以及8565輛。

從已經公布資料的自主一線品牌銷量看,比亞迪2月的9萬輛已經将吉利、長城、長安等甩在了身後,極大可能将躍居2月自主品牌銷量第一。

為何一枝獨秀?

從零售銷量TOP10的排名看,自主方面,除比亞迪之外,吉利汽車與上汽通用五菱以入圍,而長城、長安等則落榜于前十位之外。

淡季反常瘋長,比亞迪隻是“二月黑馬”嗎?

長安汽車雖然尚未公布銷量,但根據乘聯會的預估,其2月狹義批發銷量為6.1萬輛。對比而言,或環比1月的15.9輛,同比去年2月的10.6萬輛出現下滑。

而吉利與長城方面,則均表示銷量受到供應鍊因素的影響。

根據吉利控股公布的資料,其2月總體銷量為78478輛,同比增長2%,環比減少46%。吉利在公告中提到,2月整車銷量主要受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晶片供應短缺和春節假期影響。

今年年初,受到疫情影響博世的ESP晶片嚴重短缺,對汽車生産、備貨帶來較大影響。有業内知情人士表示,吉利使用博世ESP占比超過90%,在自主品牌中比例最高,也是影響最大的。

同樣表示受到影響的還有長城汽車。在乘聯會的統計資料中,并未披露長城的具體銷量,但根據長城釋出的銷量快報,2月其共銷售新車70792輛,環比下降36.6%,同比下降了20%。

“主要由于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生産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供應不足所緻。”長城在公告中尤其提到,博世為長城汽車主力車型ESP配置的獨家供貨商,目前,長城汽車正在積極推進博世集團總部及晶片供應商共同制定産量提升方案,力争快速解決零部件供應問題。

淡季反常瘋長,比亞迪隻是“二月黑馬”嗎?

考慮到2月銷售淡季的影響,各家車企的環比下滑實際都在正常範疇。但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旗下多款車型實際也搭載了博世生産的ESP系統,如比亞迪秦、e2等。

對此,有業内人士透露,這是由于博世的供應存在客戶優先順序,導緻一些車企的ESP更為緊缺。另外,自主品牌中,比亞迪在新能源電子電器架構層面的研發相對更為領先,而長城等在這方面還未形成自己的标準。也是以,比亞迪在此次困境中受影響較小。

隻是“二月黑馬”嗎?

比亞迪在2月的一枝獨秀隻是受益于未受ESP影響嗎?答案顯然不全是。

一方面,比亞迪實際讨了一些“巧”。此前,比亞迪兩款熱門車型——比亞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積攢了大量未消化的訂單,這些訂單在春節前後被陸續生産傳遞。這或許是比亞迪2月銷量較高的一大原因。

淡季反常瘋長,比亞迪隻是“二月黑馬”嗎?

另一方面,相比其他企業的“缺芯少電”,比亞迪的産業鍊布局确實存在一些優勢。包括擁有電池、IGBT晶片生産能力、電驅自我更新能力等。同時,從官方銷量快報看,比亞迪2月的産量為91406輛,基本與銷量持衡,相比1月94101輛的産量也僅相差2695輛。這意味着,即便在春節假期停工的影響下,比亞迪也在保持全面投産的節奏。

不過,對于比亞迪2月份的悄然上位,也有人認為,這隻是自主冠軍寶座暫時的移交。因為以今年1-2月的銷量看,吉利汽車累計銷售224858輛,長安乘用車預計共銷量22.5萬輛,比亞迪累計銷售186500輛,長城汽車累計銷售182570 輛。比亞迪拿下月度銷冠的情況,或确實更大可能隻是“昙花一現”。

淡季反常瘋長,比亞迪隻是“二月黑馬”嗎?

不可否認,從2021年至今年2月,比亞迪的銷量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尤其是新能源車漲勢尤為明顯。但整體而言,月度産量與銷量線條十分貼合,幾乎不存在餘量。

為了解決産能問題,比亞迪此前已經開始計劃“瘋狂”擴産。除已經投産的常州基地外,2022年年内,比亞迪在撫州、合肥、濟南等投資建設的工廠将先後進入投産階段。

但除了産能問題之外,今年,國家新能源車補貼在去年的基礎上減少30%,年底将徹底終止補貼。這意味着,随着補貼退去,國産汽車品牌在價格上的優勢将逐漸消失,其中也包括比亞迪。且根據财報,比亞迪去年的淨利潤整體并不優渥,為了加緊盈利,接下來或也不得不加入價格戰。

對于比亞迪而言,2022年的開局稱得上完美,接下來更重要的将是保持速度,釋放出産能,以及打出利潤溢價空間更大的高端車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