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烏克蘭俄羅斯走向分裂,原因竟是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的入侵征服

為聲援烏克蘭,波蘭著名足球明星萊萬多夫斯基把胳膊上的袖标換成了烏克蘭國旗的樣式,這件事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巨大的關注和反響,那麼問題來了,波蘭和烏克蘭之間除了是鄰國,還有什麼親密關系嗎?

還有,上集我們說到過,烏克蘭人、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本是源出一族,即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東斯拉夫人,一花三枝,血緣上應該比波蘭和烏克蘭之間更親近,那後來他們卻為什麼走上了分化之路呢?

原因就在十二世紀強大的蒙古鐵騎入侵。

史上烏克蘭俄羅斯走向分裂,原因竟是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的入侵征服

蒙古人征服包括俄羅斯烏克蘭領域在内的古羅斯,一共隻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

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窩闊台召集“忽裡台大會”,議定由各系宗王之居長者,統兵西征欽察(裡海黑海北部的突厥語部族)、斡羅思(羅斯)、孛烈兒(波蘭)、馬劄兒(匈牙利)。拔都為諸王之長,是以,由他率猛将速不台及四大宗王:拜答兒(察合台次子)合丹(窩闊台六子)貴由(窩闊台長子)蒙哥(拖雷長子)等人,發動了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

其中速不台是1219年第一次西征時的重将,可謂是老馬識途。1236年春,正是他一馬當先,引兵突然襲占不裡阿耳城。

第二年春,蒙哥襲滅欽察,掃除了進攻古羅斯諸國的障礙。當年冬天,蒙古人從東邊旋風般襲入羅斯地域,攻破羅斯東部城市梁贊,殺死梁贊大公夫婦。

公元1240年冬,蒙古人乘江河封凍之際,大舉進攻羅斯諸國。連克莫斯科、基輔,盡毀其城。經過五年征戰,古羅斯地區,除了諾夫哥羅德和部分西部羅斯之外,全被蒙古人征服。

史上烏克蘭俄羅斯走向分裂,原因竟是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的入侵征服

許多人問,征服羅斯後,拔都為何沒繼續西征的腳步,直至踏平整個歐洲呢……

公元1240年春,拔都兵分兩路,北路軍在裡格尼茨戰役全殲波蘭王國與日耳曼聯軍,随後聯兵于賽約河,殲匈牙利軍六萬,陷匈牙利王國都城佩斯。

此時,拔都西征軍的兵鋒已抵達中歐維也納城郊,整個歐洲為之戰栗,惶惶不可終日。

可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1241年的冬天,蒙古四大汗國的大汗窩闊台死去,時年五十六歲。生前,窩闊台沒有處理好繼承者的問題,他的長子貴由,次子闊端、三子闊出卷入份争,因為涉及到一系列問題,衆王之長拔都也不得不勒馬回師,正因為這樣,才挽救了整個歐洲覆亡于蒙古鐵蹄下的命運。(@竹史鐵骊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命不該絕吧。)

最後,在拔都鼎力支援下,拖雷的兒子蒙哥繼承了窩闊台之後的汗位。次年,即1242年,拔都重回封地,建立大名鼎鼎的金帳汗國。但蒙哥意在南宋(他本人也死在釣魚城),已無意再行大行西征。

史上烏克蘭俄羅斯走向分裂,原因竟是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的入侵征服

拔都,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繼承人,但因為術赤血統,他成為不了全蒙古的大汗

其實拔都和蒙哥一樣,也是成吉思汗的孫子,而且是衆王之長,但他和大汗之位注定無緣。這是因為血緣。

成吉思汗和他的大皇後孛兒貼,一共生了四個兒子,分别是術赤、察合台、窩闊台與拖雷。老四就是金庸巨著《射雕英雄傳》裡郭靖的蒙古安答。老二老三和鐵木真性格相似,而長子術赤比較另類一些,因為孛兒貼成婚不久,就被塔塔兒部落搶走并霸占了九個月,術赤孕育于塔塔兒,出身有污點,長大後他不免有些沉默偏内向。

不過成吉思汗不愧雄才大略之人,他并未計較術赤血脈。史上記載着,成吉思汗隻感歎自己當時的弱小,未能保護心愛的女人,内心非常愧疚,從此更愛孛兒帖,對術赤也完全看做親生骨肉,沒有任何歧視。當成吉思汗将死的時候,也把整個帝國劃分成了四塊,四個兒子各掌一塊,即四大汗國,總瓢把子是人緣最好的窩闊台。又按蒙古人幼子守竈的規矩,最強的軍隊給了四兒子拖雷。

史上烏克蘭俄羅斯走向分裂,原因竟是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的入侵征服

十三世紀拔都的統治期成為分水嶺,俄羅斯和烏克蘭開始逐漸走向分化

但作為長子,術赤分到的是欽察汗國,在蒙古土地最西,花剌子模以北,“直至蒙古馬蹄所到之處。”這算是一個合理的但比較邊緣化的處置了。

術赤的妻子叫兀乞旭真可敦。拔都是她為術赤生的第二個兒子。1225年,術赤比成吉思汗還要早死了兩年,他死後長子慷慨讓賢能力更強的二弟,拔都繼承了術赤的汗位及封地。之後他率軍東征西戰數十年,1256年死在伏爾加河濱,年四十八歲。

拔都統帥的蒙古軍隊骁勇善戰,能在馬上能得天下,但并不如戰争般擅長治理天下。在他統治後很長時間内,東北羅斯(今天俄羅斯為主)受到蒙古較為嚴密的統治,西南羅斯(今天烏克蘭為主)名義上是蒙古的附庸,須向蒙古稱臣納貢,但受蒙古的影響卻相對較小。從此,西南羅斯和東北羅斯開始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史上烏克蘭俄羅斯走向分裂,原因竟是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的入侵征服

十三世紀,波羅的海旁邊崛起的立陶宛攻占了美麗的基輔城

在一項對俄羅斯人的民意調查中,令他們最厭惡的國家并不是美國,而是立陶宛這個在國際社會絲毫不起眼的國家。

這個俄羅斯人最不具好感的的立陶宛,起源于波羅的海東岸,就在蒙古人稱霸東歐之時,立陶宛逐漸形成了封建制國家,并開始向南擴張。

大約13世紀中葉,立陶宛出了一位少年壯志的大公格迪米納斯,他在位時期,立陶宛征服了白俄羅斯大部和烏克蘭一部。

1362年,繼位的立陶宛大公吉爾·阿爾達斯擊敗蒙古金帳汗國的軍隊,從蒙古人手裡奪取了基輔公國。此時的小國立陶宛搖身一變,成了以信奉東正教的羅斯人為主的國家。但立陶宛統治者自己還是信奉多神教。

史上烏克蘭俄羅斯走向分裂,原因竟是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的入侵征服

立陶宛大公迎娶波蘭女王,波蘭~立陶宛公國完全統治烏克蘭

在蒙古人兇猛和立陶宛崛起中,烏克蘭大部分地區的主人是古羅斯的一支,加利奇~沃倫公國,優秀的領袖丹尼爾在盡一切努力捍衛着他們的領地,他不得不臣服于蒙古,但也不斷設法,減少蒙古對于西烏克蘭地區的影響,可惜前門拒虎,後門引狼,他死後不久,他的王族後裔斷絕,潮水般的波蘭人大量從西邊滲透而來。

決定性的事件發生在1385年,立陶宛大公迎娶波蘭女王,并通過這一婚姻實作聯統,建立了波蘭-立陶宛王國。

一百多年後的1569年,兩王國正式合并,史稱波蘭-立陶宛聯邦,完全統治了烏克蘭。

波蘭-立陶宛是一個天主教國家,不能容忍東正教,但又無法一下消除古羅斯人全民信仰的東正教影響,便于1596年創立了“東儀天主教”,規定教徒可以沿用東正教的儀式,但必須服從羅馬天主教皇的上司。對此,東烏克蘭人斥之為分裂教派、叛徒教派,拒絕加入。西烏克蘭許多人卻改宗了這一新宗教,是以東儀天主教的創立,客觀造成了烏克蘭的宗教分裂,後果至今難以消除。

史上烏克蘭俄羅斯走向分裂,原因竟是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的入侵征服

東北羅斯的穩步壯大:從莫斯科大公國到俄羅斯帝國

“烏克蘭”這個詞,大約起源于16世紀,是東斯拉夫語裡邊境、邊疆、邊區的意思。指的就是作為波蘭-立陶宛國家與東北羅斯相鄰的邊境。以區域作為族名,可見在這數個世紀中,波蘭立陶宛對西南羅斯的影響,西南羅斯人的地位宗教信仰都産生了巨大變化。

與西南羅斯淪陷失去自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一時期,東北羅斯卻以莫斯科為中心,逐漸形成了統一、獨立、強大的國家。

标志性事件是公元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東羅馬帝國末代公主索菲娅,從此開始以羅馬正統、第三羅馬自居。

1477年,莫斯科公國征服諾夫哥羅德,統一了東北羅斯領域。三年後的1480年,莫斯科公國驅逐蒙古成功,實作了羅斯獨立。

史上烏克蘭俄羅斯走向分裂,原因竟是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的入侵征服

莫斯科公國代表羅斯正統(即俄羅斯)的觀念逐漸形成。

顯赫一時的金帳汗國曆經43代可汗,在1502年覆亡于莫斯科公國。但期間蒙古人統治俄羅斯長達260餘年。

由于世代通婚和文化影響,也使俄羅斯人有了明顯的蒙古血統和文明烙印。是以歐洲有句諺語:“剝開一個俄國人的皮,會看到皮膚下面有一個蒙古人”,這也讓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之間有了比較明顯的差別。

推翻金帳汗國後,莫斯科公國繼續不斷強大,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稱為“俄羅斯沙皇”,宣布自己是古羅斯族的正統。

此後,俄羅斯沙皇勢力日益膨脹,向西,俄羅斯蠶食波蘭-立陶宛聯邦和天主教騎士團國家,向東,則開拓西伯利亞,直到太平洋。中國人記憶中的那悲涼的一幕,也在此時上演。

史上烏克蘭俄羅斯走向分裂,原因竟是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的入侵征服

1721年,俄羅斯沙皇彼得一世開始自稱為“皇帝“,俄羅斯帝國正式成立。直到1917年10月25日(俄國曆法,按公曆為公元1917年11月7日),偉大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紅色蘇聯誕生。

正因為擺脫蒙古後,俄羅斯的日益強大,從此世人提起羅斯(俄羅斯),通常都是指以莫斯科、聖彼得堡為首都的俄羅斯帝國。而西南羅斯即烏克蘭的存在感幾乎被完全抹殺了。

但有件事是永遠難以磨滅的,那就是在蒙古人到來之前,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人本出自一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