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讓人很難了解,明明技術研究方向是一樣的,最終結果也都是對行業的提升有所幫助。可就有一些人喜歡對華為的疊加技術挑刺,如今,蘋果兩個M1 Max拼接的M1 Ultra晶片,卻沒人沒人說它的不是呢。真是有不一樣的嘴臉,就會有不一樣的說法,但當事情真相來臨時,這些嘴臉又該如何放呢?

從3月9日開始,筆者就在網上搜尋了一通,看到的都是在誇贊蘋果的,比如說“無敵了”“太強了”“牛逼”“蘋果你叫他們怎麼追?”等等。回頭再想象一下華為在2021年6月份,公布了晶片疊加技術,當時一個部落客“菊廠影業”被罵得都改名了。
如圖所示:
不一樣的對待真的好嗎?
記得,那時候華為的晶片疊加技術被網友嘲諷為“虛空沸騰”!不少網友調侃:兩杯50°的水,加在一起就是100°,真能沸騰!這點讓國人很不舒服,不懂可以,但是話不能亂噴,讓人想到的是“不懷好意”四個字。
功耗比一般的電腦晶片降低90%等等。這種技術突破,的确值得人贊揚,畢竟是有利于晶片行業的發展,咱們如是說不偏不倚。
但,同時這也證明了晶片堆疊的可行性,也确實顯得性能更高,而且不輸同等單一晶片的水準。和華為所提出的疊加技術不是一個道理麼,怎麼就不能說點好話,非要譏諷、罵人呢?
其他知名企業的相關技術研究
其實對于晶片堆疊技術,是一種晶片封裝技術,國際上早就有很多國家和企業在嘗試,例如2019年英特爾就通過一種叫Foveros的技術,進行各種垂直晶片元件的捆綁,實作了3D晶片疊加技術來提升性能。
再比如,台積電和三星,英特爾等巨頭組建晶片封裝技術的行業聯盟,打造相關小晶片封裝,堆疊技術的标準,促進電子晶片時代的不斷進步。
為什麼會出現晶片疊加技術?
其實,在半導體業内,一直要求提升半導體工藝不斷降低線寬,但線寬的微縮總是有一個極限的,越追求後面難度就越大,進而沒有了經濟效應。是以,很多企業正慢慢調整應對這新困難的戰略,這也是3D堆疊晶片技術應運而生的原因,目前也是備受業界關注。
結論
也就是說,對于這項技術的探索,隻要有新突破都是一種創新,華為如此,蘋果也是如此。是以,當有人差別對待時,正好說明了一點:嘴臉不一樣,對待他人的結果也是不一樣。
結束語
希望一些喜歡罵人的網友,正确對待科技研發這件事,不要一有“風吹草動”立馬就自己“沸騰”。更不要對待國産科技如此“刻薄”,一副臭嘴臉,對待國外科技滿懷“贊譽”,一副讨好相。
其實,中國科技正在不斷發展,領先的技術還有很多,支援中國科技并不醜着自己。相信未來中國科技,以及像華為一樣的中國科企,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