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道
近期,有關蘋果折疊屏的消息變得多了起來。
部落客@數位閑聊站在微網誌最新透露,蘋果公司的首款折疊屏iPhone是大折疊,目前打樣外屏尺寸為5.49英寸,内屏尺寸則達到了7.74英寸。
業内人士不禁感歎,被傳了多年的蘋果折疊屏,終于有點譜了。
自2024年底以來,蘋果折疊屏産品的消息就被密集爆出。前段時間,有消息稱蘋果首款折疊屏iPhone将采用書本式的折疊形态,類似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其折疊後的厚度為9.2mm,展開後的單面厚度則為4.6mm。
除了尺寸方面的爆料,蘋果折疊屏供應鍊的消息也被傳出,包括螢幕、支架、轉軸、光學、電池等環節,涉及富士康、藍思科技、領益智造、舜宇光學等多家公司。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産業鍊人士證明,部分公司已确認會供貨或送樣。
目前,國内外廠商的折疊屏手機已經曆了多次更新換代,華為釋出第一代折疊屏手機已經距今5年。蘋果此時才接近釋出折疊屏産品,是否“趕個晚集”?作為行業标杆,其釋出折疊屏産品又将對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值得各方期待。
産品細節曝光
有關“折疊iPhone”的傳聞近年來屢見不鮮,但釋出時點被多次延遲。從近期相關爆料的釋出節奏看,“折疊iPhone”的腳步或許真的近了。
去年底,著名的顯示器分析師羅斯·楊(Ross Young)爆料稱,蘋果的首款可折疊裝置可能會采用書本式的外形,預計2026年推出。
最新爆料顯示,折疊屏iPhone目前樣機的外屏尺寸為5.49英寸,内屏尺寸為7.74英寸。這意味着展開後的内屏尺寸,将超過現款尺寸最大的iPhone 16 Pro Max(6.9英寸)。
可作為對照的是,市面上其他折疊屏手機的尺寸分别為:例如華為Mate X6的外屏尺寸為6.45英寸,内屏尺寸為7.93英寸;三星Z Fold 5的外屏尺寸為6.2英寸,内屏尺寸為7.6英寸。
雖然蘋果折疊屏手機還沒正式釋出,但其相關技術儲備充足,已有相當數量的專利公示。
2024年12月,蘋果公司公示一項新鉸鍊設計專利公示,該專利可以通過獨特的指狀物和月牙槽結構,大大提升折疊屏裝置靈活性,也能增強耐用性。專利說明顯示,這種鉸鍊設計可廣泛應用于手機、平闆電腦、筆記本電腦,甚至手表等可穿戴裝置,表明該專利不僅可用于 iPhone,還可以部署在iPad、Mac和Apple Watch 上。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供應商動态。目前,已有不少報道披露了蘋果折疊屏供應商身份,包括中國供應商藍思科技将為蘋果折疊屏iPhone供應UTG(超薄玻璃);柔性螢幕由三星供應;光學鏡頭則涉及大立光、舜宇等廠商。
上述供應商并未得到官方公開認證,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産業鍊人士了解到了部分供貨情況:藍思科技負責提供UTG螢幕;另有國内知名蘋果供應商已接觸該項目。
“蘋果的供貨體系一直非常嚴格,是以(折疊屏供應商)大機率還是從之前有穩定供貨關系的廠商裡找,但在耐用性和折痕方面要求肯定更嚴格。”一位産業鍊人士表示。另一位行業人士則坦言,“項目階段還早。”
從公開資訊來看,不少蘋果供應商已在折疊屏領域儲備了相關技術。
藍思科技在1月的機構調研中表示,在折疊機方面,公司早已布局多年,掌握上下折、左右折、多折的 UTG 和CPI 折疊屏核心制造技術,具備保護膜及貼合、鉸鍊、钛鋁合金中框及玻璃背闆等關鍵配套部件及相關貼合組裝能力,相對于隻能提供單一零部件的廠商更有優勢。
領益智造此前在互動平台也回應過相關話題。其稱,公司碳纖維結構件作為螢幕支撐闆的關鍵零件,具備高強度、低密度、模量好,兼具導電及散熱佳的特性,逐漸替代不鏽鋼材料進入折疊手機行業。行業頭部客戶的相關折疊屏及其他中高端手機機型已采用公司碳纖維結構件,并實作量産出貨。
重塑行業格局
作為蘋果的首款折疊手機,無疑被市場寄予厚望,其中,折痕、耐用性等問題是關注焦點。
“一是折痕是否能夠完全解決,更加平整;二是系統和應用适配是否更好。”2月17日,Wit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美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也對記者表達了兩個關注點:“一是産品是否在技術創新、産品形态和系統互動等方面都有突破的地方。例如,其鉸鍊和螢幕技術的創新,是否有顯著改善螢幕折痕和耐用性問題,值得觀察。二是産品能加速市場發展,如果可以,那就說明這是一款成功産品。”
目前的折疊屏市場,已被華為、三星、OPPO、小米等品牌耕耘多年。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DC日前披露的2024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報告顯示:全年總出貨量約917萬台,同比增長30.8%。其中,華為占據48.6%的市場佔有率。榮耀、vivo、小米、OPPO分别位列第二、三、四五位,分别占有20.6%、11.1%、7.4%、5.3%的市場佔有率。
蘋果此時入局,是否“趕了個晚集”?
要知道,三星早在2019年2月就釋出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在行業内率先将折疊屏手機商用落地。2019年10月,華為也釋出首款折疊屏手機Mate X,如今已更新到“X6”版本。小米公司、OPPO也在2021年先後釋出首款折疊屏手機。
但蘋果向來是行業“核彈”,一如其此前引入“全面屏”“AI功能”,總能攪動風雲。
“(入局)不晚,蘋果一般不是做市場先鋒,而是将産品做好,将市場蛋糕做大,經過其他廠商這幾年的市場培育,消費者對折疊機已經有一定認知度了,是蘋果進入的好時機。”林美炳說。
張孝榮也表示,雖然蘋果入局折疊屏市場相對較晚,但折疊屏手機市場正在快速爬坡期,并不意味着“趕晚集”。“蘋果的加入有可能提升折疊屏手機的市場認知度和接受度,推動市場規模增長。此外,蘋果的折疊屏産品可能會在軟體優化、硬體設計和耐用性等方面設定新的行業标準,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和更新。”
機構方也在關注蘋果折疊屏的動态。
中信證券日前釋出研報稱,蘋果進入折疊屏市場的可能性仍然是行業關注的焦點,為相關供應鍊的材料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看好蘋果的技術創新能力及其在手機領域的行業引領作用。蘋果通過引入創新性的技術,以求解決折痕和易碎問題,蘋果折疊屏的技術更新推動直接相關材料發展,推薦蝕刻件提供商、碳纖維支撐件供應商、UTG玻璃供應商。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