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曆史就是一部分裂史,烏克蘭和俄羅斯本來是一奶同胞的兄弟,蘇聯解體分成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
烏克蘭在俄語中就是“邊緣”的意思,烏克蘭的國運也就象是在邊緣流浪的流浪者。在流浪其間到處找後爸。親美,親歐,親北約。抛棄自我,最後變成一顆幾個後爸玩弄的棋子,烏克蘭的土地也變成了俄羅斯和中歐交戰的戰場。每天唱着烏克蘭仍在人間的國歌。舉着盾徽的國徽防禦着戰争的發生。

然而,烏克蘭在數百年間都站在戰争的最前線,他們恨歐洲人,也恨俄羅斯人,
仇恨模糊了烏克蘭人的眼睛,就象他們的國旗,冷色藍和暖色黃各占一半。已經分不清好壞,辨不了香臭,有奶便是娘,不惜自廢武功。廢核,賣軍火,賣資源,國家資産變成寡頭的财富,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俄烏戰争咋看象是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但詳細了解戰争的前因後果,其實就是大哥教訓小弟好好做人,倆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愛相殺。
普大帝敲打烏克蘭的真正目的就是讓烏克蘭非軍事化,更不能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而烏克蘭卻要反其道而行之,不起沖突才怪。
邊打邊談的俄烏大戰,已有半月時間。戰争的殘酷和不道德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在日益加劇。
希望雙方從人道主義出發,盡快和談,世界和平,沒有戰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