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法是民族文化的國粹|書法,是一個值得反思的文化現象

書法是民族文化的國粹|書法,是一個值得反思的文化現象

楊樹鵬老師書法作品

書法是民族文化的國粹

書法這一國粹,是由幾千年的民族文化傳承流傳到今天。五千年優秀文明起源于倉颉造字時代,有了文字,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得以記錄,後人踏着前輩的經驗不斷探索前進,中華文明才有了源遠流長。

翻開文字的曆史,倉颉曆盡艱辛,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創造整理出一套能夠記錄事例與經驗并值得傳承的象形文字。文字起源于物體的象形,在高度抽象中具象物體的形态或性能或意趣。後人在倉颉文字基礎上又随着發展不斷滿足使用需要,不斷根據需要開創延伸出适應的新的文字。

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變化,至商代(目前能夠見到的文字),文字的雛形基本可以用以記錄重大曆史事件以及預測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的文字,由于契刻在龜殼或者牛甲骨上面,被曆史地稱為甲骨文。甲骨文的出現,為文字記錄找到了發展的依據。周王朝在甲骨文的基礎上,繼而發展出自己王朝更為實用簡潔美觀大方的金文,由于發現的文字多數澆築在青銅器皿上面,被後人賦予為金文。至金文出現,文字的雛形基本定型完善。自倉颉造字開始至金文的完善,文字發展經曆了兩千年的開創、定型、完善三個階段。金文是文字文明成果的重要轉折階段,有了金文文字,可以上溯甲骨文字,如果失去了金文,甲骨文字就非常難以識讀了解。

書法是民族文化的國粹|書法,是一個值得反思的文化現象

秦王朝一統天下,也統一了文字,文字進行了一次重要的規範性的大統一,同時也進行了第一次文字大簡化。漢唐是文字定型完善與法度建立階段,這一時期,文字發展到了曆史高度,各種字型字形粉墨登場,漢代是主要文字大繁榮時期,唐代屬于文字的法度建立時期,有了繁榮與法度的建立,一千多年來,文字在法度中施展,各盡才華橫溢之所能。有了嚴謹的法度,束縛了文字造型,規範了發展變化,才有了今天的民族文化。

縱觀文字發展曆史,文字從物象到具象,從定型到發展,從變化到規範統一,文字經曆了自身的發展需要,經曆了時代的發展需要。如果沒有秦文字統一,沒有文字規範,就沒有中華民族的今天。無論從曆史地看還是站在發展的高度去分析,文字統一規範,是民族繁榮昌盛的主要标志。如果沒有法的建立,文字的規範難以被确立。是以,書法之“法”,是保證規範文字以及書法的主要标志、标準。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書法從定型到發展,從立法到法的運用,悠悠如同黃河之水,在民族文化的長河中淵源流淌。曆史的發展在不斷抛起又落下中循環運作,書法一夜之間,仿佛遇到了壺口瀑布,瞬間跌落而下,沉渣泛起,飛濺起的水霧形成一層層光暈,書法之法被放棄被丢棄,一部分人赤膊上陣,揮毫登場,獨創的、開發地、自演出許多新體,且妄為而不自知,膽敢号稱自己早已經超越了古人!同時伴生出一些理論家評論家鑒賞家一起齊吆喝着當如何如何地不得了、了不起,愚昧了不少的書學者與群眾的視野,令書界有志之士啼笑皆非。

書法是民族文化的國粹|書法,是一個值得反思的文化現象

試想,自倉颉造字到蔡邕“授神人異禀”的書法筆法,至王羲之總結出“永”字八法,顔、柳、歐、趙将大楷小楷中楷發揮到極緻,形成筆法圭臬,被傳承千載而如燈塔照耀書法之旅,趙孟頫為此發出“用筆千古不易,結體因人而為”的呐喊與告誡。試問今天的大伽們,你們繼承了什麼又開創了什麼?怎麼膽敢發出如此恬不知恥的聒噪聲!

書法是法的藝術,無論楷書行書隸書草書大篆,都是以各自的筆法,作為用筆學習使用的具體要素,一旦失去了筆法,書寫出來的隻能是漢字而不能成為書法。這是書法自身的具體要求,也是差別寫字與書法的基本要素。如果放棄了基本要素,怎麼膽敢稱其為書法藝術。 沉渣泛起一時閃耀了世俗的眼光,泡沫不會長久,終會落下而随流遠去,書法之法必定會站回自身的舞台,且榮耀藝術光耀藝術。

沉渣之源——名利

怪體、醜書的泛濫,尋其根源是被名利熏染。八十年代,在不斷解決溫飽問題之後,加之受到外來文化沖擊,外來勢力慫恿一些思想不健康道德底線薄弱之人,以醜化民族文化為能事,以踐踏優秀文化為标新立異,拔高自己的心理作祟,拜倒在名利之下,以價格為幌子,愚弄大衆思維,混淆視聽,颠倒黑白,竟然制造出荒唐的戲耍,鼓吹現代人超越古人的思想理念,以胡亂塗塗為标新立異,“不恨臣無二王法,隻恨二王無臣法。”颠倒是非,竟然除了明清書法地位沒有現代價位标準高的論斷,其經濟價值更無法比拟。甚者使得現代許多人不明真相少人問津,現代人隻要與書家拍照即為真迹的荒謬理論充斥在書畫界,且被不斷放大,2009年某名家就不能提筆作畫2019年去世,每年代筆畫作汗牛充棟,動辄百萬元價值,鑒賞家們看到與書畫家合影照片,即認可為“真迹”。荒唐至極,齊白石被拍賣出去的畫作,已近十倍于原作,均為利益驅動的作用。

書法是民族文化的國粹|書法,是一個值得反思的文化現象

書畫藝術的發展不能閉關自守,借鑒世界文化藝術交流吸收的方向都沒有錯,問題出現人倫道德發生了問題,心中的天平出現偏差。學習書法不再是為了提高自身能力修養,而是為了掙錢,無論利用什麼條件,吹牛作假,耍拐賣萌,一句話,隻要能夠愚弄大衆視線,能夠掙到錢,什麼手法都拿出來顯示。 許多學習書法人的目的不純潔,不是借書法修德進德而穆業,而是簡單地了解為一門掙錢的技藝,甚為荒謬。書法,是我們賴以驕傲的國粹,被現代别有用心之人魔化至後人追風,效仿,大師們故作高深,妄圖造出什麼新奇的筆法來取代古人。放棄正宗筆法不學習,專門投機取巧一些冷門去迎合評委胃口,或者去學習“評委書法”。

書法是國學是一種文化,一種修養,一種人文情懷的内心涵養,一份心靈深處被保留的神聖樂土。

放棄了繼承,文化的根脈就會斷掉,不知道沒有根脈的樹木會是什麼樣子? (楊樹鵬)

書法是民族文化的國粹|書法,是一個值得反思的文化現象

楊樹鵬老師近照

作者簡介

楊樹鵬,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曲陽,1975年高中畢業随父親入陝參加工作。1985年調企業宣傳部工作,1993年中央黨校函授學院黨政管理專業畢業,2005年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法專業畢業。

現為西北大學書法研究員;根脈文化研究發起人;中華楊氏根脈文化研究會副主任;《書法臨習指要》作者,(上冊楷書部分已由陝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下冊為草書部分,書稿已完成,列入出版計劃。)形成自己的書法理論研究,。對隋代文化有研究。在省市級以上刊物發表文學新聞作品50餘篇。曾獲得好新聞,好标題等獎項。

其書法作品:草書作品飄逸中透露着勁健;榜書作品渾厚中顯示雄強;變體書法,靈活中謹守法度之森嚴。

法源于上古,意出于自心。

多次獲得全國及省金、銀、二、三等獎及館藏。

楊抒鵬,原名楊樹鵬,因同名者衆多,更名為楊抒鵬。

編輯:周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