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4歲,北大才子41歲臨終前,給兒子留下12字教誨:令人唏噓

這是北大才子,魏延政的最後一條微網誌。

1994年考上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2001年新加坡國立大學電子工程碩士畢業,2004年10月取得英國南安普敦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随後,魏延政進入華為工作,并曾高任至華為無線營銷部總裁助理。

他就像是我們許多父母口中,常對孩子說的那個“别人家的孩子”,成績出衆、履曆光鮮亮麗。

孩子4歲,北大才子41歲臨終前,給兒子留下12字教誨:令人唏噓

01

但我們今天要講的,卻并不是他從校園到社會,如何一路過來,披荊斬棘、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36歲患癌,41歲離世,在2016年的那年夏天,在臨終之前,他給四歲幼子寫下三句話。

簡單單的12字教誨,卻透露着他對人生的了解、對愛的感悟。

“你知道爸爸得了癌症可能會死的,你知道死亡是什麼嗎?”魏延政問他剛剛學會算數的兒子,孩子回答說:“就像超市裡的死魚,它們的爸爸媽媽再也見不到寶寶了,寶寶也再不能見到它們的爸爸媽媽了……”

兒子問他:“要是你沒了,要是我很想你,你還能回來嗎?”

魏延政看着兒子的眼睛,沉默了一會兒。他回答說道:“不能了……”然後,孩子不甘心地繼續問道:“那要是……我很想很想很想很想你呢?”

“那我也回不來了。”

孩子4歲,北大才子41歲臨終前,給兒子留下12字教誨:令人唏噓

02

對話戛然而止,陷入到一種沉寂之中。兒子坐在父親的腿上,眼神中茫然了好一會,然後眼淚就越來越多……魏延政知道,這樣的對話不能進行下去了。

眼淚珠子在孩子的眼眶中打轉。魏延政摟住孩子,不住地親吻他;此刻,這個父親已經不知道該對孩子說什麼了。

時日不多的他,想到他要為孩子留下些什麼。

很多的道理是沒有機會講了。但是他依然拉着孩子的手,走到家裡的小黑闆前,寫下了4個大字——“智力、毅力”。

他對孩子說道:“智力就是你聰不聰明,毅力就是一件事沒做好,要有長年累月的決心一定要把它做好為止,這就叫毅力。”

他告訴兒子,毅力和智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人天生就一輩子都聰明。小時候聰明,但是沒有毅力不努力的人,也就隻能小時了了——“隻有有毅力的人,才可以把自己變得越來越聰明”。

孩子4歲,北大才子41歲臨終前,給兒子留下12字教誨:令人唏噓

03

教會了孩子這4個字,魏延政感到肩上的沉擔好像就輕了那麼一些。

但是,他也明白——僅讓孩子知道這4個字是不夠的,小孩子長大以後就要自己讨生活、混社會……于是,第二天孩子從幼稚園回家,他又把孩子拉到小黑闆前,寫下了“朋友、助力”這4個字。

人生做事,第二要靠“朋友、助力”;社會上打拼要做人在先,做事要靠後。

所謂做人,就是要多交朋友,因為一群人的力量總比一個人的力量要大得多。“對朋友要真誠相待,這樣你多幫朋友,朋友幫你,才能做成大事……”他對孩子這樣說道。

但是還是不夠,第三天,他又教給孩子“眼界、定力”這4個字。

孩子4歲,北大才子41歲臨終前,給兒子留下12字教誨:令人唏噓

04

所謂眼界,就是一個人能力大了、能做的事情變多了之後,就會有很多人來找你共事,這裡面會有好事,也會有壞事,甚至壞事裡面有好事,好事裡面也有壞事……這個時候,能力大、眼界大的人,就需要經得起誘惑、少犯錯……要多做好事,這就是定力。

他告訴孩子,這世界上大多數人,也就隻能做到“昨天說的朋友和助力”,隻有少數人能夠做到所謂的大能力、大眼界、大定力。

智力、毅力,朋友、助力,眼界、定力。這12個字,是魏延政留給4歲兒子,希望他牢記一生的話。

人一生能認真愛過幾次?魏延政曾回答:第一次的愛是依戀,是孩童對父母的愛;第二次的愛是尋覓,抱着真誠的願望,往往卻難以成為眷屬;第三次愛是相伴,是日複一日,人生亦如初見。

而第四次,愛是回報,是小小生命的降臨,一時不見便滿是懷念,是用一生感悟去回報的。

魏延政很欣慰,自己這四種愛都曾經曆過。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别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實體學家楊振甯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孩子4歲,北大才子41歲臨終前,給兒子留下12字教誨:令人唏噓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實體學家楊振甯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甯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實體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國小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孩子4歲,北大才子41歲臨終前,給兒子留下12字教誨:令人唏噓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孩子4歲,北大才子41歲臨終前,給兒子留下12字教誨:令人唏噓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别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國小和國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