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禁令祭出,世界距石油危機更近一步?

價格沖擊波及全球,對貧困家庭的影響尤甚。如果沖突更新,相關經濟損失的破壞性将更大
禁令祭出,世界距石油危機更近一步?

油價上漲通過價格輸入效應和收入轉移效應傳導使得通脹水準上升,進而抑制投資和消費。攝/《财經》記者 金焱

文 | 《财經》特派記者 金焱 發自華盛頓

編輯 | 蘇琦

當地時間3月8日,美國白宮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了禁止美國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的行政令。行政令包括: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和某些石油産品、液化天然氣和煤炭及煤炭産品;禁止美國對俄羅斯能源部門的新投資;禁止美國人資助或支援在俄羅斯投資能源公司等。據悉,禁令立即生效,白宮官員說,現有合同将有45天的了結期。

去年,美國每天從俄羅斯進口近70萬桶的原油和精煉石油産品,遠遠少于歐洲每天從俄羅斯進口的450萬桶石油。

當地時間3月8日,英國宣布計劃将在2022年底前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相應石油産品,以進一步加強對俄制裁。預計英國将逐漸調整從美國和中東購買石油。英國商務大臣科沃滕表示,企業和供應鍊進行調整的“時間綽綽有餘”。他敦促企業“利用今年剩餘時間確定平穩過渡,以免消費者受到影響”。目前,俄羅斯石油進口占英國需求的8%。

拜登表示,他将繼續努力減輕因能源價格上漲給美國家庭帶來的壓力,并減少美國對外國石油和化石燃料的依賴。美國政府已經承諾在本财年釋放超過9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美國政府也正在與一系列能源生産商和消費者就可以采取的進一步措施進行對話,以確定穩定的全球能源供應。

美國資深大宗商品投資人安迪·赫克特(Andy Hecht)對《财經》記者說,雖然高企的油價和通脹困擾美國經濟,但對于禁止俄羅斯的能源,美國别無選擇。

汽油價格同比已上漲51%,上年同期汽油均價為2.77美元/加侖。美國汽車協會(AAA)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3月8日,普通汽油均價過去一周裡飙升55美分,達到4.17美元/加侖,創下未經通脹因素調整的名義價格最高紀錄。該資料打破了2008年夏天創下的4.11美元/加侖紀錄,當時美國正值房地産崩盤引發嚴重衰退期間。

禁令祭出,世界距石油危機更近一步?

美國消費者很快就要承受不起高企的油價。民間普遍流傳的調侃是:多喝酒,比油便宜。攝/《财經》記者金焱

康菲石油國際(ConocoPhillips)的負責人指出,現在的油價已達到消費者能接受的節點,人們開始節約能源并改變消費行為。如果戰争持續數月,現有的計劃肯定無法應對。確定消費者承受得起的油價需要提供充足的石油供應。如果企業決定産更多的油,那需要8到12個月的時間才能看到“第一滴新油”,這是必須考慮中長期的原因。

美國企業也在最近幾天大幅削減了從俄羅斯進口的能源規模。美國對俄羅斯新制裁措施可能影響每日約500萬桶的原油供應,包括輸油管道和海運在内。多位能源專家對《财經》記者指出,美國有更多的騰挪空間,歐洲的選擇就捉襟見肘,起碼在短期内要為石油、天然氣和其他能源支付更多成本。

位于迪拜的顧問公司Qamar Energy首席執行官羅賓·米爾斯(Robin Mills)對《财經》記者說, 烏克蘭危機改變了歐洲對能源未來的全盤打算。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年10月至1974年3月的石油禁運使世界産量減少了7%,對世界經濟和能源體系産生了巨大影響。如今俄羅斯占世界天然氣出口量的25%,煤炭的18%,石油的11%-13%。即使隻是部分國家出台對俄能源禁令,也将徹底重塑已走上減排道路的全球能源圖景。

知名能源專家、埃信華邁公司副董事長丹尼爾·耶金日前表示,俄烏沖突可能導緻供應、物流和支付方面出現危機,危機規模可能與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相當。

制裁博弈

禁令一出,歐美原油期貨大漲,已接近2008年7月創下的曆史最高價位。3月8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西得克薩斯輕油2022年4月期貨結算價每桶123.7美元,為2008年8月2日以來的最高結算價,比前一交易日上漲4.30美元,漲幅3.6%,交易區間117.07美元-129.44美元;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2022年5月期貨結算價每桶127.98美元,為2008年7月22日以來的最高結算價,比前一交易日上漲4.77美元,漲幅3.9%,交易區間121.31美元-133.15美元/桶。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警告稱,如果對俄羅斯的石油實施出口禁令,可能将油價推升至超過300美元/桶,他還威脅切斷通往歐洲的一條重要天然氣管道。

俄羅斯是歐盟最大天然氣和原油供應國,歐盟進口天然氣中約40%、進口原油中約30%來自俄羅斯。其中,奧地利、意大利、斯洛伐克自俄進口的天然氣主要經由烏克蘭運輸,德國和波蘭部分天然氣也經由烏克蘭運輸。歐盟表示,計劃今年年底前把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量減少三分之二。

近幾個月來,歐洲一直面臨能源價格上漲困擾,近期烏克蘭局勢導緻的供應不确定性進一步加劇了歐洲能源困境。布魯塞爾歐洲與全球經濟研究所報告顯示,如果俄羅斯停止輸送天然氣,在歐洲遭遇嚴寒天氣的情況下,歐盟天然氣儲備将在今年3月清零。處于能源轉型之中的歐洲國家短期内找到替代供應的可能性不大。

俄烏沖突更新後,德國政府宣布中止原本可以增加俄天然氣供應的“北溪-2”項目。歐盟連日來也對俄施加制裁,包括将部分俄羅斯銀行排除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之外,進一步加大了俄對歐能源供應的不确定性。在SWIFT系統内,俄羅斯銀行的交易規模排位第二,其中80%的交易通過美元進行,鑒于俄羅斯在油氣等大宗商品貿易中的地位,将部分俄羅斯銀行踢出SWIFT系統,有專家擔心會損傷美元流動性。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美洲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拉沃尼亞(Joseph LaVorgna)在給客戶的報告中稱:“政策失誤的風險正在迅速上升,因而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也在迅速上升。”

全球供應緊張的前景進一步推高了油價,延續了這場地緣政治危機引發的長達數月的漲勢。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5日發表聲明說,雖然目前烏克蘭局勢仍在快速變化、未來前景充滿極大不确定性,但所帶來的經濟後果已經非常嚴重。能源和包括小麥等谷物在内的大宗商品價格飙升,進一步加劇了源于供應鍊擾動和新冠肺炎疫情後複蘇帶來的通脹壓力。價格沖擊波及全球,對貧困家庭的影響尤甚。如果沖突更新,相關經濟損失的破壞性将更大。同時,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将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産生重大影響,對其他國家也将産生重大的溢出效應。聲明指出,烏克蘭危機對許多國家的通脹和經濟活動都帶來不利沖擊。

緻同會計師事務所(Grant Thornton)首席經濟學家Diane Swonk表示,根據一項預期顯示,如果汽油價格在2022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保持在4美元/加侖以上,今年家庭将比去年平均多支出850美元——去年家庭的汽油成本比2020年增加了940美元。

在西方步步緊逼之際,俄羅斯宣布将限制部分商品和原材料貿易以應對制裁,具體清單将在近期内公布。據相關檔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這項禁止或限制商品貿易的指令,但稱具體清單仍有待内閣确定。克裡姆林宮訓示政府在兩天内準備出一份适用國家清單。俄羅斯是石油、天然氣、谷物和金屬的主要出口國。俄羅斯鋁、鎳、小麥的出口量占全球産量的比重分别為4.2%、5.3%和5%。這項指令釋出後,小麥、鋁和钯金價格飙升。

到目前為止,除了限制貨币彙出,俄羅斯的報複性制裁措施一直模糊不清,包括建立“不友好國家”清單,以及威脅切斷對歐洲的北溪1号天然氣管道供應。

重新站隊

每天有多達80萬桶的俄羅斯旗艦産品烏拉爾(Urals)原油繼續通過Druzhba管道流入歐洲。這條蘇聯時代修建的管道将原油輸送到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以及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國的煉油廠。分析師人士說,一旦對俄羅斯實施原油禁運,這些國家将面臨最大的困難。

有媒體報道,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德國反對進入下一輪(對俄)制裁。發言人表示俄羅斯石油在歐洲很難被取代,德國将考慮對俄羅斯石油的各種選項。 此外,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德國目前沒有停止俄羅斯能源進口的計劃。此消息一出,歐洲股市觸底反彈。歐股收複大部分跌幅,歐洲斯托克50指數轉漲,此前跌近5%,德國DAX指數跌幅收窄至0.68%,法國CAC40指數跌幅收窄至0.36%。

出于同樣的考慮,保加利亞也表示不會加入制裁行列。保加利亞對俄羅斯能源十分依賴。保加利亞的天然氣供應幾乎完全依賴于俄羅斯出口,其境内唯一一家煉油廠屬于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全國所使用的60%燃油由這家煉油廠提供。

土耳其45%的天然氣需求、17%的石油和40%的汽油都依賴俄羅斯。土耳其能源部官員3月8日表示,土耳其将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并希望解除對伊朗的制裁,進而增加供應,以滿足全球需求。

金融服務巨頭DeVere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尼格爾·格林(Nigel Green )對《财經》記者表示,随着投資者權衡因戰争而在烏克蘭上演的悲劇及其影響,市場正在上下波動。具有深遠影響的巨大地緣政治事件引發的加劇動蕩意味着,現在投資者應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盡可能多元化,以使收益相對于風險最大化。

歐佩克(OPEC)秘書長巴爾金多(Mohammed Barkindo)也在3月7日警告稱,歐佩克無法通過增産方式來抵消俄羅斯石油禁令的影響。巴爾金多淡化了歐佩克提高石油産量以抵消俄羅斯石油禁令影響的能力。他表示:“我們無法控制目前的事件、地緣政治,而這正決定着市場的步伐。”

OPEC+曾在去年定下目标,自2021年8月逐月把日産量提高40萬桶。在2022年3月2日召開的OPEC+會議上,維持了這一增産規模,原因是目前的高油價主要緣于地緣政治,而非有真正的基本面支撐。美國的頁岩氣生産則一直保持克制。即使鑽井數量增加,也需要6個月的時間才能實作産量的增長。随着閑置産能下降,進一步動用石油戰略儲備将讓投資者感到不安。

但無論如何,經過俄烏沖突,俄羅斯油氣或在一定程度上被擠出市場。對于新出現的空間,米爾斯對《财經》記者指出,這對卡達、阿聯酋等國都是巨大的出口機會。當地時間3月8日,卡達國家石油生産商卡達能源公司宣布上調今年4月面向全球所有地區出口的官方原油售價,其中海上原油售價較迪拜/阿曼基準報價每桶溢價3.9美元,陸上原油售價較迪拜/阿曼基準報價每桶溢價4.75美元,相比3月的售價每桶分别提高1.7美元和2.1美元。

美國則開始試探與曾經的、對美最大石油供應國委内瑞拉恢複友好關系 ,日前兩國舉行了2019年兩國斷交以來的首次高層會晤,以尋得對俄羅斯的替代石油供應。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能源部長則表示,作為加拿大主要産油區,阿爾伯塔省可以幫助緩解能源中斷導緻的全球石油供應危機。這位官員稱,“我們才是解決方案,而不是委内瑞拉和其他國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