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開戰之初,整個西方上演了一場大型行為藝術展,從美國到歐洲,各國紛紛點亮藍黃色燈光,以示“我們和烏克蘭在一起”。與此同時,西方制裁俄羅斯格外賣力,從總統普京本人到俄羅斯平民,甚至是俄羅斯的樹都在制裁之列。
眼看西方如此支援烏克蘭,澤連斯基開始對西方發号施令,不斷給西方開始制裁名單,澤連斯基的不少要求也确實得到了滿足。然而,澤連斯基真正想要的援助,卻是遲遲沒有到位。

澤連斯基希望讓烏克蘭加入歐盟,德國、荷蘭等國西歐國家紛紛表态,希望推遲烏克蘭加入歐盟程序;
澤連斯基希望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對俄承諾十年内不接納烏克蘭,澤連斯基隻好表示對加入北約失去興趣;
澤連斯基希望西方提供足夠的軍備和軍隊支援,美國反複強硬美軍不會與俄軍交戰,法國逮捕意欲前往烏克蘭參戰的“志願兵”,波蘭就向烏克蘭提供戰機問題同美國反複扯皮。
澤連斯基現在終于認清,西方到底靠不住。澤連斯基抱怨道,西方的承諾自己聽了13天,政客聲稱要向烏克蘭提供作戰飛機,然而到現在,西方對烏實質性援助在哪裡?
澤連斯基早該認識到,西方隻是将烏克蘭當作拖垮俄羅斯的棋子,假使有引火上身的威脅,西方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盡管西方給烏克蘭提供了一定的援助,但面對俄烏沖突,西方奉行的原則還是隔岸觀火,甚至于,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能否持續,都不得不讓人打上一個問号。
俄羅斯從來不是甘心單方面挨打的作風,該出手時就出手才是俄羅斯的本色,為此,俄羅斯不斷向西方發出反擊。
當地時間3月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總統令,要求采取特别經濟措施來保障俄羅斯在外貿領域的安全,要求聯邦政府制定一份禁止出口的産品和原材料的清單。
俄羅斯開啟“閉關鎖國”模式,對西方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俄羅斯資源豐富,尤其是能源和礦産。衆所周知,俄羅斯是世界主要産油國和天然氣供應國,一旦俄羅斯切斷對歐洲油氣的供應,不僅歐洲的生産生活遭遇重大打擊,國際能源市場也将受到嚴重幹擾。
以天然氣為例,為制裁俄羅斯,歐洲已經打算放棄“氣候安全”轉向“能源安全”,然而,無論歐洲是燒煤還是燒柴,都需要依賴俄羅斯的供應。
此外,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锂離子電池所用鎳的供應國,全球用于晶片制造的稀有金屬钯40%的钯供應都來自俄羅斯,俄羅斯還是钛的主要供應國。更不用說,在全球糧荒迹象明顯的背景下,俄羅斯還是全球第二大糧食出口國。
可以說,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其實就是制裁自己,俄羅斯發出的反制,隻會讓西方的處境雪上加霜。
不過,俄羅斯也不是一味強硬,反而表現得相當靈活。俄羅斯一邊發出反擊,一邊對西方抛出了誘餌。
近日,普京釋出一份長長的不友好國家和地區名單,該名單也被認為是俄羅斯進行報複的“黑名單”。當地時間3月9日,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釋出的對俄不友好名單并不是教條的,而隻是一份行動指南,是可以改變的。
也就是說,被列入不友好名單的國家,隻要願意接受俄羅斯的條件,完全可以繼續與俄羅斯合作,未必要忍痛堅持對俄羅斯毫無意義的制裁。
美英當然巴不得俄羅斯被徹底孤立,然而對歐洲而言,俄羅斯倒下自己未必能跟着美英喝湯,反而将進一步受美國操控,且歐洲已經因俄烏沖突備受傷害,以歐洲對俄羅斯多方面的依賴,繼續對峙隻會損害歐洲的利益。
俄羅斯此時給歐洲一個台階下,也是在分化美國的盟友陣營。就看歐洲國家是覺得過日子重要,還是維護“反俄”的政治正确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