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2月23日,上海博物館主辦的“取材幽篁體:中國竹刻藝術展”在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開幕。開幕式上,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館長雷諾·沃康摩爾(Rainer Vollkommer)緻歡迎詞,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黎世兼駐列支敦士登公國總領事趙清華緻開幕辭。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通過視訊方式緻辭。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基金會董事會副主席史蒂芬·巴特萊納出席開幕式。
楊館長開幕式視訊緻辭
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基金會董事會副主席史蒂芬·巴特萊納,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黎世兼駐列支敦士登公國總領事趙清華,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館長雷諾·沃康摩爾(從左到右)
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外景
本次展覽從上海博物館的百萬件館藏中選取60件中國竹刻精品,時代從17世紀上半葉直至20世紀中葉,以介紹中國竹刻藝術的曆史成就、藝術特色與工藝特點,并通過竹刻這一極具中國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種引導觀衆直覺地接觸由中國傳統工藝與江南文人美學所構成的藝術世界。展覽分為“工侔犀象”“藝參書畫”“趣同金石”“材兼表裡”四個部分。展覽将持續到今年5月8日。
展館内景
❖
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館長雷諾·沃康摩爾:
我們非常感謝上海博物館允許我們展示他們所收藏的、過去500年以來的60件卓越的竹雕。這也是上海博物館第一次在歐洲展示這些文物。我熟識上海博物館已有多年,并有幸多次與楊志剛館長會面。我們總是就文化交流對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見識與了解及其對博物館的重要性展開交流和讨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決定言出必行,在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舉辦此次展覽。正是兩家博物館通力合作将這一展覽化為現實。我們希望這次展覽能幫助歐洲觀衆更多地了解中國人民。我祝願展覽取得圓滿成功,并相信參觀者将樂于探索這些意蘊深厚的竹刻作品。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
由于竹制品儲存不易,竹刻藝術品的展出機會向來就較少,而如此上規模、成體系赴國外博物館展出,在上海博物館更是第一次。希望這個臨展能夠為歐洲及世界的朋友欣賞中國竹刻藝術打開一扇有益的門窗。我與雷諾館長多有交往。他對中國文化非常熱愛,對中列博物館交流充滿熱忱。多年前我們約定,要分别在對方博物館舉行合作交流展,今天這一願望的第一步即将實作。目前,新冠疫情還在持續,人員往來受到阻礙,但博物館館際交流不能停頓卻步。基于雙方的友誼和信任,上海博物館的竹刻文物将“飛越”千山萬水抵達列支敦士登,為兩地人民架起友誼的橋梁,搭設互學互鑒的文化平台。祝願展覽圓滿成功!
中國竹刻藝術簡介
竹刻是中國工藝美術中的特殊品類,也是中國獨有的一門雕刻藝術,擁有獨具之工藝技法、獨有之審美趣味和獨立之文化品格。
中國竹刻的曆史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漢代,為漫長孕育期。此際竹材利用極廣,為人們生産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物質材料。于此竹制品上施以刻飾,即成廣義上的“竹刻”。
竹根雕折枝蝠桃水盂
此後魏晉南北朝經隋唐宋元到明代前期,為逐漸發展期。竹材之特殊美感得到重視,因應材料特性發展出多種雕刻手法,然藝術水準尚欠高度,工藝技巧殆未圓熟。自明代中期至今近五百年為高度成熟期,以名家卓立與流派形成為标志,竹刻一躍為雅玩雕刻之表率,成為兼具文人藝術與匠作工藝雙重屬性的特種美術。成熟期的竹刻品以文人士大夫群體和具有相當文化底蘊的富裕市民、商賈階層為主要消費對象,這一事實也使竹刻的形制在設立與選擇上完全偏向于文房用具和清供雅玩。
竹根雕東方朔
在植物分類學上,竹子屬單子葉植物中的禾本目禾大學竹亞科。中國有竹類39屬500多個種。為竹刻藝術所利用的,主要是主産于大陸,廣泛分布于黃河流域及以南各地的剛竹屬竹種,即通常所說的毛竹。從對竹材的運用來看,竹刻主要分為根雕和莖雕兩類:竹根雕是用竹子節密肉厚的地下莖制作圓雕人物、動物、折枝花果、山水小景和水丞、杯、洗、仿古彜器之類的器皿;竹莖即竹竿,圓而中空,适宜制作筆筒、臂擱、香筒等器物,技法有陰刻、浮雕、透雕,以及利用竹筠去留多少以見色澤濃淡的留青。
竹根雕群仙祝壽山子
在許多文人和書畫家的廣泛參與下,明清竹刻作為專門藝術達到了鼎盛時期。明代朱鶴祖孫三代開創的嘉定派,是曆史上遞衍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竹刻藝術流派,對同時期各類雕刻工藝均産生了巨大的影響。清代康雍乾三朝是竹刻藝術的高峰期,名手疊出,技法大備,作風華美精深。清中期以來的竹刻制作趨于平淺單一,更多地反映出文人金石書畫藝術的影響。
竹雕提梁卣與竹雕仿古卣
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常常作為謙虛、正直、氣節等“君子”所擁有的美德之象征。在中國藝術中,千百年來圍繞着對竹子的表現,誕生了無數優美的詩歌、繪畫與音樂作品。在許多産竹的國家,人們都會在生産和生活中利用竹子作為工藝造物的材料,也會将之作為藝術表現的對象與寄托情思的載體,但以之為材發展成為高度發達的雕刻工藝,卻為中華文明所獨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竹刻藝術是博大精深的中國竹文化所結出的終極碩果。
竹刻藝術的特質擇要而言有四點:選料取材力求自然天成、物盡其用,得傳統造物觀之精詣;造型作器以文房器玩為主,乃文人風雅生活不可或缺之物;融書畫雕篆為一體,格調高雅,是工藝品中最能展現文人審美情趣之選;雕刻技藝獨到,手法完備,成為文玩諸雕之冠冕。
“取材幽篁體:中國竹刻藝術展”展覽資訊
展地: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2/2/24-2022/5/8
主辦方:上海博物館
供稿丨工藝研究部、文化交流辦公室
編輯丨周序文
初審丨徐立藝、石維塵
終審丨湯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