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柳塘有狂士,酒闌好擊鼓”,中國古代打擊樂——鼓的曆史演變

什麼是鼓,它是中國的一種傳統

打擊樂器

,在《釋名·釋樂器》中:“鼓,廓也。張皮以冒之,其中空也。”就此可以看出它的外形基本

是中間空,兩端繃緊

皮面的形狀;同時用一根或者一對木槌敲擊之可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鼓并不是一時興起的東西在中國長達五千年的曆史演變中,

就有将近

四千年

的曆史曆程。可以說鼓的演變是中國幾千年文明曆程不斷進步的重要象征。

那麼鼓到底是如何在幾千年的文明長河中保留下來并不斷演變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鼓的曆史演變曆程。

“柳塘有狂士,酒闌好擊鼓”,中國古代打擊樂——鼓的曆史演變

一、鼓的起源

據史料記載,四千多年前鼓就在中國大地上應運而生。在1978年,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的文物中就有

新石器時代晚期

的鼍鼓實物,當我們從石器時代進入陶器時代的時候,就用陶土制成了一種“土鼓”。在《禮記·明堂位》的記載中:“土鼓蒉桴葦草,伊耆氏之樂也。”就可以看出那時已有

土鼓

的出現,并且用蒉草制成鼓槌用以擊鼓。那時鼓的出現主要是作為

祭祀通天

,慶祝起舞,活躍氣氛的作用。從出土的文物和史料記載來看,中國的打擊樂器-鼓,起源時間可以說是很早的。而且它的源起并非是一人所制造,而是當時人們

智慧的結晶,生活的所需

,是當時文明發展的結果。

二、鼓的曆史演變

鼓的

形态、材料和作用

在曆史長河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随着一個又一個文明的更疊和興起,鼓的這些方面也随之發生了相應的

變化

1、遠古時期

相傳在遠古時期鼓主要運用于

軍事方面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運用并不是很廣泛。在《太平禦覽》中《帝王世紀》卷曾記載過在

涿鹿之戰

中:“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可見當時的鼓應該是夔的皮制作而成的。何為“夔”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

鳄魚

,而鼓皮之是以選用這種獸皮,不僅因為鳄魚皮堅硬,制成的鼓面耐敲打,也是因為鳄魚習性兇惡來象征制成的鼓敲擊時聲勢壯大。

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鼓的作用主要是在戰場上;而擊鼓是以

震懾敵兵、宣揚我軍氣勢

為主。而且随着原始居民生活方式的變化,就開始了我們鼓真正的起源之鼓“土鼓”,當然在那時鼓也用于戰争時期,為軍隊助威。

“柳塘有狂士,酒闌好擊鼓”,中國古代打擊樂——鼓的曆史演變

鼍鼓

2、商周時期

據史記載,鼓在先前并不是被人們常常使用。它真正廣泛應用的時期應該在商朝時期。但是那時的鼓主要被作為通天的神器,也就是

祭祀器具

。人民往往通過鼓來表達與上天的連系。商代的鼓在制作材料方面也是具有自己的特色的,它主要都是以青銅為材料。在1977年出土于湖北崇陽的

商朝鼓

,就是以青銅為材料的,它的鼓面光潔無紋,并以甲骨文字雕刻其上,獨具自己的文明特征。在殷商時期,鼓的應用範圍也從祭祀,逐漸在軍旅和宮廷中使用,那時鼓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用途,既可以祭祀通天,戰場助威,也可以作為一種

樂器

使用。是以也出現了不同用途的鼓型。

到了農耕文明高度發展的周朝時期,周天子命專人制定了一套

鼓樂制度

。并專門建立了管理鼓樂的部門,同時為該部門設定了一個官職為

“鼓人”

。在《周禮·地官》記載:“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聲。以節聲樂,以和軍旅,以正田役。”可見在周朝鼓的用途也是各種各樣的。當然不同用途的鼓也有不同的名稱。

如祭祀時用的叫

雷鼓

、樂隊演奏時的鼓叫做

晉鼓

、戰争時用的鼓叫

分(音)鼓

、軍旅途中的鼓叫做

路鼓

等。據史料記載,周代時期用于軍事上的鼓是一種鼓身長八尺,鼓面寬四尺,兩面蒙革的大鼓。在周代的八音分類法中革類就是以鼓為主要的分類,主要以懸鼓和建鼓為主。而且當時鼓的制作精細,早年出土的建鼓就是鼓框是木制的,整個鼓身長約100厘米,兩面蒙的是獸皮,鼓面長80厘米,整個鼓用一根七厘米的木柱和一個

青銅盤龍底座

相連接配接。

“柳塘有狂士,酒闌好擊鼓”,中國古代打擊樂——鼓的曆史演變

3、漢代時期

漢代時期鼓主要作為一種

應用于各個地方。是以樂器--鼓在漢代音樂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在漢代歌舞表演中承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大陸最早的鼓吹樂就在這一時期誕生的。在漢代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鼓主要有

三種鼓形

。一為

建鼓

,又稱為晉鼓,建鼓體型較大;敲擊時聲音洪亮而且傳播距離遠。在漢朝時期,一些重要場合中也不是單獨敲擊建鼓,而是融于舞蹈之中;進而使整個樂曲變得跌宕起伏。

二為

鼙鼓

,他的鼓腔中時常裝有米糠,敲擊時常發出沙沙的聲音,具有調節節奏和增加樂曲色彩的作用。鼙鼓常和歌詠

配合演出

,而且由于演奏時一側鼓面朝地聲音較為沉悶,更為震撼人心。三為

鼗鼓

,它的體型較小,操作靈活,形似于現在的

“貨郎鼓”

。在搖動時具有連續點選鼓面的功能。鼗鼓有很強的氣氛烘托功能,在漢代樂器演奏中常用于導樂。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漢代的音樂中鼓是主要的陣容。那時的鼓常常用于民間的節日和喜慶時期,主要是為了制造出一種熱鬧歡慶的氛圍。當然它也是運用于軍事的,以鼓舞軍隊士氣震懾敵人。例如

“一鼓作氣”

講的就是鼓的這個作用。

4、隋唐時期

隋唐

時期,鼓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個

興盛時

期。鼓之是以在隋唐得到飛速發展,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統治者重視鼓樂,并認可鼓類樂器出現在宮廷禮樂中。這點也可從鼓被應用于

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

中看出。在隋唐時期大概出現了出現了

10餘種鼓

:例如羯鼓、檐鼓、都昙鼓、毛員鼓、答臘鼓、雞婁鼓、連鼓和桴鼓等。

“柳塘有狂士,酒闌好擊鼓”,中國古代打擊樂——鼓的曆史演變

但是

羯鼓

可以說是隋唐時期最重要的鼓類樂器。據《舊唐書》中記載,它是一種兩頭大,中間細,形似蜂腰型的鼓,兩面皆可擊之。羯鼓敲擊的聲音急促、激烈,适合演奏速度較快的曲目。在

唐玄宗

執政期間,羯鼓就曾被譽為“八音之領袖,諸樂部可方也”。可見當時鼓類樂器的地位在衆多樂器中的地位以是屈指可數。

當然在隋唐時期鼓的作用也不僅限于演奏。和鼓的發展前期一樣,他也曾用于

。據《新唐書》記載:“吹大角三通,中軍将各自下令擊鼓,二軍俱擊鼓,三鼓,有司偃鼓,大衆皆跪。”由此可見鼓在軍事發展中的重要性。在唐朝時期,鼓也被用于其他方面,據《新唐書》記載:“駕至田所,皇帝鼓行入圍。

鼓吹令

以鼓六十陳于皇帝東南,向西,六十陳于西南,向東,皆乘馬,各備蕭角。”

可見在狩獵之時用幾十隻鼓一起敲擊,既能

自振威風又能恐吓野獸

。據《樂書》記載:“開始滴水之前先敲擊漏鼓。”可以看出隋唐時期,在各個城區的中央和城牆的四角都建造了

鼓樓

,以在鼓樓内敲鼓來報時間。鼓在隋唐時期興盛不僅源于它的類型多樣,也是因為他的作用廣泛。

5、明清時期

宋朝

時,鼓類樂器成為當時最普及和最興旺的樂。被廣泛應用于民間的器樂合奏和統治階級的

教坊樂部

中。到了明清時期,戲曲音樂的繁榮,也在很多大程度上促使了鼓類樂器的發展。在明清時期鼓類樂器常常以

合奏

的形式出現。

“柳塘有狂士,酒闌好擊鼓”,中國古代打擊樂——鼓的曆史演變

例如十番鑼鼓中的清鑼鼓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形式。

“清鑼鼓”

中用到的打擊樂器就有很多種,例如有同鼓、闆鼓、大鑼、馬鑼、齊钹、大钹、小钹、内鑼、春鑼、湯鑼、木魚、梆子等。可見明清時期鼓類樂器的種類繁多,而且鼓樂器的演奏方式的逐漸進步。而且當時也留下來一些較為著名的樂曲有《劃龍船》《萬家歡》《喜遇元宵》等。在古代時期鼓類樂器的逐漸演變為合奏形式,也為現代打擊樂合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6、現代鼓

在現代時鼓的作用也不像古代時期那麼廣泛,目前主要用于歡慶佳節,開業慶典等等一些喜慶的日子,而且多以

節目

的形式展現。

現代鼓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由羯鼓演變而來的

腰鼓

,整個形體和圓筒相似,但是兩端又比中間稍細,兩端鼓面蒙皮,鼓身裝有環扣,友善用帶子系在腰間。腰鼓的敲擊的聲音響徹清亮,但腰鼓沒有固定的高音。還有大陸鼓類樂器中的新品種

架子鼓

,是解放後中西文化的産物,他的造形美觀,音色豐富多變,具有很強的

民族風格

也被現在大多數的人所普遍接受。而且由于具有不同音高、音色及輕重的變化,是以我們常常在一些大型民族樂隊中看到它,當然它也是适合

鼓樂獨奏

的,是一種

色彩

性的樂器。除此之外現代鼓還有:一種能夠演奏旋律的漁鼓-

琴鼓

;在福建地區流行的

狼鼓

等。這些都是一些現代鼓的形式,它的每一個形式都具有了它獨具一格的特點。

“柳塘有狂士,酒闌好擊鼓”,中國古代打擊樂——鼓的曆史演變

三、總結

中國打擊樂-鼓的曆史演變可以說是經曆了

漫長的時期

。它的形式為了适應不同的用途在不斷的變化,他的用途也在根據時代的要求在不斷增減。從用于祭祀,立于軍事,到狩獵報警,日常報時,最後

隻供于演奏

。文明促進它的演變,它象征了文明的一步步前進,更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新唐書》

2、《中國音樂簡史》

3、《太平禦覽》

4、《中國通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