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車企忙着造手機,網際網路公司搶着造車,都是不務正業?

車企忙着造手機,網際網路公司搶着造車,都是不務正業?

資料圖:某車展吸引群眾前來參觀、選購。 陳超 攝

中新财經3月9日電 (葛成)網際網路企業忙造車,車企忙着造手機,“跨界”一詞已不再新鮮。有人調侃:“手機廠商的終點是造車。”這些現象背後,又隐含着怎樣的紛争呢?

網際網路與車企雙向“跨界”

在北京市經信局官網近日釋出的2021年度工作總結報告上,百度造車在京已完成“集度科技有限公司”工商注冊,并在亦莊設立總部的資訊赫然在目。據悉,百度将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

集度CEO夏一平表示:集度汽車目前已經完成汽車機器人概念車的視覺與功能設計,它将在4月如期而至。首款概念車将于2022年4月開幕的北京車展首發。

除百度旗下的集度外,備受關注的小米也在造車領域加快了腳步。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高調宣布将投資百億美元進軍造車領域後,動作頻頻。從注冊公司到招人,再到确定自建工廠,步步為營。坐落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小米汽車馬駒橋制造基地,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當中。

而在百度、小米加緊入局造車之時,部分車企則宣布進入手機制造領域。2021年9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正式宣布進軍手機領域。

近期,有關蔚來進軍手機領域的傳聞也持續不斷,雖然蔚來堅稱目前沒有可供披露的資訊,但其在招聘平台上卻頻繁釋出與手機業務相關聯崗位,包括BSP工程師、Android系統工程師、通信測試工程師、成像晶片設計工程師等。

車企忙着造手機,網際網路公司搶着造車,都是不務正業?

蔚來在招聘平台上密集釋出與手機業務相關聯崗位

車企制造手機其實已有先例,但大多都停留在代工層面。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傳福就曾公開表示:“我們代工很多手機,華為手機大部分是我們造的。”

都是為了建構生态鍊護城河

在談及為何制造手機時,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手機是快速疊代的随身移動終端,是電子産品市場驗證及軟體創新的應用載體,既能讓使用者盡快分享創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轉移到汽車中應用,實作車機和手機軟體技術的緊密互動。”

在傳統汽車向智能網聯汽車轉變的過程中,生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手機、汽車都能成為生态鍊上的入口和終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軟體架構師崔愛國認為:“汽車産業正面臨變革,随着智能座艙的普及,使用者在車内封閉空間裡面可以有更好的體驗。”

崔愛國認為,“智能汽車的軟體會逐漸走向平台+生态模式,未來合作模式是以車廠為中心的平台+生态的合作模式,逐漸走向平台+開放帶來更多的開放和創新。”

在生态鍊把控上,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的發言非常具有代表性。他曾在回答股東提問時表示,如果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能否全盤掌控自動駕駛技術,是對傳統車企的“靈魂拷問”,而對于整個生态鍊易主,車企的焦慮更是與日俱增。對此,李書福就多次強調:“未來跨界打造使用者生态鍊,依法建構企業護城河已成大趨勢。”

由此可見,網際網路企業造車也好,車企造手機也罷,本身看似都在聚焦對方産品,而實際上則在争搶相關生态鍊。從這個角度講,車企在防守,而網際網路企業在進攻,整個生态鍊上,誰能成為最後的赢家?(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