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標準時間 3 月 9 日淩晨 2 點,蘋果 2022 年的首場新品釋出會準時舉行,1個小時的釋出會上蘋果帶來了 iPhone、iPad 及 Mac 等多條産品線上的新品,并且新品份量也是從低到高漸入佳境,整場釋出會仍然含金量十足。

可以看到“iPhone13倉嶺綠”“iPad Air”等新品都登上了熱搜。
iPhone 13 系列新增綠色配色
在簡單展望了一下 Apple TV+ 方面的新片和新劇集(也提到了入圍今年奧斯卡的《健聽女孩》,以及口碑不錯的《麥克白的悲劇》等)之後,蘋果進入正題,前期市面上預測的 iPhone 13 系列全新配色正式亮相。
不過并不是前期大部分人預測的紫色,而是一套綠色配色——iPhone 13 Pro 和 iPhone 13 Pro Max 是叫“蒼嶺綠色”,iPhone 13 和 iPhone 13 mini 則是普通的“綠色”。
兩種綠色風格一緻,iPhone 13 Pro 和 iPhone 13 Pro Max 通過多層納米級金屬陶瓷打造了整個機身表面,而 iPhone 13 和 iPhone 13 mini 是采用了同色系鋁金屬邊框搭配精密打磨的玻璃背闆——(至少看圖)的确都非常的漂亮。
至于配置方面則是和之前其它配色一緻,而且這次新配色上市時間也很快,3 月 11 日開始接受預訂,3 月 18 日正式出貨。
現在的配色陣容
内置 A15 仿生晶片,全新 iPhone SE 亮相
全新 iPhone SE 是前期預測裡出現比較多的,這次釋出會上它的确迎來了更新,并且産品名字也沒變,算是直接代替 2020 年 4 月釋出的那個版本。
仍然是航空鋁中框搭配前後玻璃面闆,仍然是 4.7 英寸顯示屏以及下方的 Touch ID,以及仍然是後置單攝(1200 萬像素),同時它的機身抗水防塵性能達到 IP67 級(防潑濺水是沒問題的)。
雖然表面上的設計和配置看起來已經有些過時了,但這次全新 iPhone SE 支援了 5G,并且它内置了 A15 仿生晶片,這就完全不一樣了,這直接和 iPhone 13 系列看齊,iPhone SE 至少在處理性能上直接拉到了市面上最頂級的一檔。
并且得益于 A15 仿生晶片,全新 iPhone SE 在拍攝方面可以更大程度依靠算法來提升表現力——也就是計算攝影功能,比如使用者可選智能 HDR 4、攝影風格、深度融合、人像模式等,而處理器強大的機器學習能力也能直接對成像和畫面進行細節處理。
全新 iPhone SE 同樣是 3 月 11 日開始接受預訂,3 月 18 日正式出貨,它提供了午夜色、星光色及紅色 3 種配色,64GB、128GB 和 256GB 容量分别是 3499、3899 和 4699 元。
全新 iPad Air 亮相,它也用上了 M1 晶片
全新 iPad Air 這次也亮相了,它的上一代是 2020 年秋季釋出的,這也的确到了該更新的時候。
它延續了上代産品的外觀設計語言,包括同樣也是 10.9 英寸 Liquid 視網膜顯示屏(500 尼特亮度、P3 廣色域、原彩顯示等),Touch ID 整合在了電源鍵上,同時它也支援“妙控鍵盤”、鍵盤式智能雙面夾和第 2 代 Apple Pencil 等配件。
和全新 iPhone SE 一樣,這次全新 iPad Air 最重要的更新是處理器,這次 iPad Air 也用上了 M1——跟在去年 4 月釋出的 iPad Pro後,也用上了電腦級的處理器。這意味着産品處理性能的大飛躍:官方資料是 CPU 性能比上代産品提升 60%,圖形性能提升 2 倍,此外機器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有全面的增強。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攝像頭,全新 iPad Air 采用 1200 萬像素後置鏡頭,它支援 4K 視訊拍攝及 AR 增強現實,而 1200 萬像素前置鏡頭被重點強調,它也支援了“人物居中”功能,這會在視訊通話等場景下發揮作用(目前在售的全部 iPad 都已經支援了這項功能)。
這次 iPad Air 支援了 Wi-Fi 6 和 5G,它提供了深空灰色、星光色、粉色、紫色、藍色 5 種配色(其中藍色是全新的),Wi-Fi 版 64GB 和 256GB 分别是 4399 和 5499 元,蜂窩網絡版 64GB 和 256GB 分别是 5499 和 6599 元。它們同樣将在 3 月 18 日發售。
M1 Ultra——M1 系列下真正的最頂級晶片來了
其實來到這裡,大家應該都已經反應過來,之前蘋果預熱這場釋出會的中文主題“高能傳送”指的是什麼了,其實就是通過換上全新處理器來直接拉升産品的性能。
即便全新 iPhone SE 和全新 iPad Air 可以說所有設計和大多數配置都在原地踏步,但有新的處理器加持,整款産品的級别就已經完全不同,它們都具備了同領域甚至跨領域競争的能力。這年頭大家都在說自研晶片,但蘋果的晶片能力是完全不同次元的存在。
但釋出會并沒有停在這裡,接下來蘋果帶來了——M1 系列下真正的頂級晶片:M1 Ultra(這樣 M1 系列就有了 4 款處理器),它采用創新的 UltraFusion 封裝架構,簡單說就是把兩顆 M1 Max 晶片“連”在一起了。
當然實際的實作遠沒有我們說的這麼簡單(直接連接配接兩枚晶片會産生延遲增加、帶寬減少、功耗增加等各種問題),事實上目前業内也就蘋果以這樣的方式直接來疊加處理器性能——并且還極大控制了功耗。
其實上下都是 M1 Max,幾乎是鏡像的。中間是連接配接部件
最終這款全新處理器擁有 20 核 CPU(16 個高性能核心和 4 個高能效核心),它比目前市面上頂級 16 核處理器速度快 90%,功耗卻低了 100W;而它還擁有 64 核 GPU,運作速度“超越市面上最高端的個人電腦 GPU”,同時功耗卻低了 200W。
此外 M1 Ultra 的記憶體帶寬提升到了 800GB/s,最高可選配 128GB 的統一記憶體(就是正常的電腦記憶體和顯存共享)——實際上目前市面上最強的顯示卡的顯存也沒有超過 48GB。另外 M1 Ultra 還内置了 32 核神經網絡引擎,它還支援同時驅動多台外接顯示器等等。
M1 Ultra 的出現讓 M1 處理器陣營更加完整(不過 M2 晶片似乎要等更長時間了),尤其對于蘋果工作站級别的裝置來說更是如此。蘋果正在推進把所有 Mac 産品換成自家晶片,現在完整的 M1 晶片陣營讓蘋果可以全力推進自己的計劃。
現在 M1 系列的 4 款處理器。也可以直覺對比處理器大小
另外,蘋果這次也的确帶來了實際的産品:定位個人工作室的台式電腦 Mac Studio 以及外接顯示器 Studio Display。其中 Mac Studio 提供了内置 M1 Max 或 M1 Ultra 的兩種版本。可以說這樣安排直接展現全新 M1 Ultra 的實力。
對此這次蘋果春季釋出會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有你期待的産品嗎?歡迎評論交流。
聲明:此文部分圖文源于網絡,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