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16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釋出《利用世界遺産公約保護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山脈》(Leveraging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for conservation in the Hindu Kush Himalaya)報告,主要是對世界自然遺産潛力的獨立評估。該報告列出了喜馬拉雅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的七個廣闊地區,這些地區可以發現新的世界自然遺産。它還确定了現有世界遺産的可能延伸,例如位于中國的珠穆朗瑪峰以北地區,這将使尼泊爾南部完成已經被列入名單的薩加瑪塔國家公園(Sagarmatha National Park)。許多被确定為具有世界遺産潛力的地區可能跨越國界或補充鄰國相鄰地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薩加瑪塔、喬莫倫格瑪或朱穆朗瑪等名字,在197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但隻在尼泊爾一側。根據這份新報告,為了使整座山獲得這一地位并受益于政府間保護,可以設想将該地區劃入中國一側的程序。
喜馬拉雅山脈通常被定義為青藏高原和恒河平原之間崎岖的弧線,從西北部的印度河一直延伸到東部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喜馬拉雅山脈本身是一個巨大的連續褶皺和隆起脊的中心,有時被稱為高亞洲。該評估采用了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所使用的興都庫什-喜馬拉雅(HKH)地區的定義。根據這一定義,該地區遠遠超過喜馬拉雅山脈,包括12個可區分的山脈的全部或部分,從阿富汗到緬甸綿延約3500公裡。該地區的自然和文化财富與其美景一樣令人歎為觀止,其巨大的生态系統服務也是如此,它支撐着該地區本身和起源于該地區的衆多主要河流下遊很大一部分世界人口的生計、糧食安全和能源供應。自遠古以來,HKH地區一直就是不同民族、文化、語言、宗教和信仰體系的家園,與山地景觀及其資源互相依賴、互相作用。複雜的當地和土著知識系統、實踐和深刻的靈性是這種長期共同進化的結果。從生态學的角度來看,廣闊的HKH地區不僅包含陸地上最高的垂直梯度,而且在巨大的東西和南北梯度上,生态系統和栖息地的多樣性也是無與倫比的。這裡充滿了各種形式的生命,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四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交彙點,至今仍有許多生物秘密有待揭示。
顯然,這樣一個特殊的地區與旨在确定和保護世界上最珍貴的文化和自然遺産——《世界遺産公約》的政府間協定具有重要意義。雖然幾十年來,HKH地區已有幾處世界遺産被列入名錄,其他一些也被确定為有希望的候選地點,但目前還沒有全面和最新的情況分析。《世界遺産公約》誕生近50年後,人們認為現在正是通過評估《公約》在該地區過去的使用情況和未來的潛力來解決這一令人驚訝的資訊差距的好時機。一個基于夥伴關系的項目形成了,将ICIMOD的獨特使命和無與倫比的技術專長與世界遺産的角色和IUCN的專業知識結合在一起,ICIMOD是IUCN的成員之一。這項評估是該項目的主要成果,通過召集8個區域的ICIMOD成員國和适用的鄰國,以便在區域自然保護優先事項以及如何最好地利用《公約》作為其保護的杠杆,包括在國界以外方面找到共同點。簡單地說,HKH地區由于其規模、多樣性和極端情況的結合,在生物地理和生态方面是無可比拟的。景觀、生态系統和栖息地的馬賽克反映在同樣令人驚歎的種族和文化多樣性中,并與之錯綜複雜地聯系在一起。在最近的綜合分析中,人口變化、經濟增長、從地方到全球層面的需求不斷增加、氣候變化和薄弱的治理體系成為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特别是HKH地區的外圍和偏遠地區對資源開采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因為更容易到達的地方資源已經枯竭。來自該地區以外需求的影響越來越重要,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是水電開發,通常是為了滿足HKH地區以外的需求。在文化和自然方面,該地區特殊的保護價值與特殊的威脅和挑戰相吻合。該評估能夠明确地重申,HKH地區以其獨特的自然和文化财富及多樣性在全球範圍内脫穎而出,而《世界遺産公約》在該地區顯然仍未得到充分利用。以下一般性結論和建議闡明了更系統地利用《公約》的切入點:
建議1:系統地重新通路現有的世界遺産,以分析通過連續和/或串行擴充來鞏固和擴充它們的選項。
建議2:在重新通路現有的世界遺産時,應特别考慮在适用和可行的情況下,跨國家和地方邊界進行連續或串行擴充的選項。
建議3:系統地分析将世界遺産和ICIMOD跨界景觀倡議結合起來的選項,利用暫定名單上的現有财産和地點作為錨點和種子,在适用的情況下進行更全面和雄心勃勃的保護工作。
建議4:在修訂該地區的暫定名錄或自然或混合世界遺産倡議時,系統地考慮已确定的巨大差距。值得進一步分析的巨大差距包括:(1)HKH地區寒冷的冬季沙漠;(2)東部和西部喜馬拉雅闊葉林和針葉林;(3)梅加拉亞邦亞熱帶森林生态區;(4)東喜馬拉雅高山灌叢和草甸(毗鄰上述東喜馬拉雅闊葉林和針葉林);(5)緬甸北部與HKH地區重疊的部分森林,有時分别被稱為北三角亞熱帶森林和北三角溫帶森林;(6)一個由阿富汗、中國、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六個大型保護區組成的大型保護綜合體,聯合面積超過330萬公頃。該綜合體是ICIMOD的興都庫什喀喇昆侖帕米爾景觀的中心,同樣也是 HKH地區西北部可能的世界遺産缺口,值得進一步分析;(7)河流是HKH地區文化、宗教和精神上所尊崇的景觀元素,也是自然走廊。在 HKH 地區的水電開發急劇增加的時候,自由流動的河流正變得越來越罕見。如果要保留世界上最高山脈未被馴服的河流及其生物多樣性的任何有意義的代表,就必須采取包括《公約》在内的有效保護措施。
建議5:認識到缺乏根據《世界遺産标準》(viii)評估區域潛力的結構化資訊,考慮對該區域進行專題研究,以便根據《公約》對地質遺産啟動逾期的結構化區域方法。
建議6:系統地考慮新提名和/或連續的和/或現有屬性串行擴充的候選地點的所有提示。所有情況都需要進一步分析,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世界遺産的潛力或不足:(1)印度的幹城章嘉峰國家公園通常被描述為保護寶石,與其他幾個具有全球保護重要性的地區有着錯綜複雜的聯系。從技術角度來看,最明顯的“擴充候選區域”是毗鄰的尼泊爾幹城章嘉峰保護區。在不丹、中國、印度和尼泊爾,附近有許多極具保育保護重要性的保護區;(2)尼泊爾薩加瑪塔國家公園包括了世界上最高山峰的一部分,部分覆寫範圍遵循了政治邊界,而不是保護理由。從技術角度來看,顯然有可能對地球的頂峰進行更有意義的世界遺産覆寫;(3)中國雲南三江并流保護區幾個組成部分的邊界與國家和地方邊界重合,雖然已經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列财産,但延伸到鄰近的四川、西藏自治區和/或緬甸的項目值得從技術角度進行分析;(4)中國四川省的各種遺産(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黃龍風景名勝區、四川大熊貓保護區——卧龍、四姑娘山和夾金山)都嵌入在具有最高保護優先級的更大景觀中,并可能受益于連續或串行擴充,該地區甚至可能獲得新的獨立提名。從技術角度來看,所有選項都值得進一步審查;(5)印度瑪納斯野生動物保護區是一個現有的遺産,不斷出現作為一個更大景觀的組成部分,具有最高的保護意義。雖然隻是在HKH地區的邊緣,但該地區依賴于HKH地區,它在生态、水文和文化上都與之聯系在一起。不丹毗鄰的皇家瑪納斯國家公園似乎是一個明顯的“姐妹公園”,值得進一步分析;(6)尼泊爾奇旺國家公園是尼泊爾和印度位于特萊低地保護群的一部分,有時被稱為特萊弧。犀牛、大象和老虎等旗艦物種的生存種群需要在相對較小的國家公園之外采取保護措施。是以,如果該遺産要保持其生物多樣性價值,則建議采用更雄心勃勃的世界遺産方法,潛在的擴充必須以完整性為重點進行進一步分析;(7)尼泊爾塞烏桑德國家公園和上多波是當地對世界遺産提名産生強烈興趣的罕見案例。由于偏遠地區面積大、完整且與公認的保護重點重疊,建議進一步分析;(8)在一項具體研究中,中國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和雅魯藏布大峽谷自然保護區被列為世界遺産地;(9)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侖山脈中部,可能包括印度和中國的鄰近地區;(10)從沙漠保護的角度來看,阿富汗的班德-埃米爾和巴基斯坦喀喇昆侖的罕薩河谷值得進一步考慮。
轉載本文請注明來源及作者: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資源環境動态監測快報》2022年第1期,魏豔紅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