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訪凱迪拉克,有驚喜,亦有危機

探訪凱迪拉克,有驚喜,亦有危機

“凱迪拉克(CT5)真是浪費了這麼長的車身啊……”

前幾天陪朋友去凱迪拉克4S店溜達了一圈,在感受了CT5的駕乘空間之後,對該車一直抱有濃厚興趣的朋友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言語中帶着一絲動搖。

确實,對比其他豪華品牌,凱迪拉克在“空間”上的表現隻能說差強人意,尤其在緊湊級、中級車型上,會明顯感受到其與競品車型的差距。

探訪凱迪拉克,有驚喜,亦有危機
探訪凱迪拉克,有驚喜,亦有危機

以CT5為例,對比“同級标杆”BBA,其車長相比寶馬320Li長了近100mm;車寬相比奔馳C級寬了83mm;軸距也優于奧迪A4L,整體車身尺寸表現可圈可點,但在實際空間體驗上卻遜色不少,尤其是後排縱向空間上的局促感(筆者僅173mm的淨身高坐進去竟然直接“頭頂天花闆”),讓人不禁懷疑打造凱迪拉克内部空間的工程師(或設計師)是否從來不坐汽車後排?

作為凱迪拉克的熱銷豪華中型車,CT5如此空間表現着實讓人詫異。不過,今天咱們不是來給凱迪拉克“挑刺”的,相反,筆者更好奇凱迪拉克俘獲人心的點到底在哪裡?因為,過去一年凱迪拉克CT5的表現不僅沒有受“空間”的束縛,反而相當搶眼。

探訪凱迪拉克,有驚喜,亦有危機

“豪華二梯隊”重新洗牌,凱迪拉克強勢依舊

再看2021年豪華品牌的銷量資料,BBA依然一騎絕塵,在細分市場的地位也堅如磐石。相比之下,“豪華二梯隊”的日子就沒那麼舒坦了。除了雷克薩斯、凱迪拉克、沃爾沃、捷豹路虎等傳統對手的競争日常,紅旗、林肯也在以驚人的增速後來居上。更可氣的是,在原本屬于傳統豪華品牌的銷量榜單上,硬生生地插入了一個新能源汽車品牌——特斯拉,讓人疑惑“豪華”的定義到底是價格還是其他?

但這都無法掩蓋一個不争的事實,那就是“豪華二梯隊”正在重新洗牌。

雷克薩斯罕見負增長,紅旗強勢崛起取代其“千年老四”(傳統豪華品牌)的位置;林肯也表現出極強的增長後勁,而首款國産轎車林肯Z的到來,更是為林肯接下來的表現帶來無限可能;此外,新生的上汽奧迪也在持續發力的路上,未來可期。

探訪凱迪拉克,有驚喜,亦有危機

這其中表現最穩定的,當屬凱迪拉克。

過去一年,凱迪拉克以23萬+的成績創下在華銷量新紀錄,雖然僅有1.4%的微增長,但在奧迪、奔馳都出現同比下滑的行業背景下,凱迪拉克的表現還是相當搶眼。“排名”上也超過雷克薩斯,穩居“豪華二梯隊”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的CT5,銷量堪稱亮眼,全年累計銷量62,098輛,同比增長37.9%,占比超過整個轎車家族的65%。可見,縱使凱迪拉克CT5在空間表現方面稍有遜色,質感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出衆,但依然是中型豪華轎車市場上最受歡迎的車型之一。

此外,在SUV領域,40萬級大型豪華SUV凱迪拉克XT6同樣表現強勢,全年累計銷量37,998輛,同比增長43.1%,穩居細分市場前列。

與此同時,凱迪拉克也在逐漸發力電動化更新轉型,其首款量産純電車型—凱迪拉克LYRIQ已開啟國内預售,價格為43.97萬元。新車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為255kW,最大扭矩440N·m,并搭載了約100kWh容量的電池,在CLTC工況下的續航裡程達650km。

探訪凱迪拉克,有驚喜,亦有危機

産品自成一派,凱迪拉克仍存挑戰

或許,“空間”并不是凱迪拉克車主最在意的部分。在4S店簡單感受一番之後,筆者簡單總結了凱迪拉克車型俘獲使用者的幾個點,在此依舊以CT5為例,僅做探讨:

首先便是我們常說的“大馬力後驅”。

在豪華品牌中型車中,凱迪拉克CT5是同級少有的堅持“前置後驅”布局的車型,主打運動定位,這對年輕人來講,是巨大的誘惑。除了“後驅”,還有凱迪拉克一直引以為豪的“大馬力”。至少從動力資料上看,CT5相比同級競品車型優勢明顯。

其次是價格。

相比BBA和雷克薩斯,凱迪拉克CT5的“成本效益”優勢明顯,即便對比價格相當的沃爾沃、捷豹路虎,凱迪拉克也能依靠“後驅”或更強的運動屬性,更勝一籌。

再者是品牌。

畢竟在“豪華二梯隊”中,凱迪拉克一直穩居前列,在國内市場有着較高的品牌影響力。

最後,回到産品本身。

凱迪拉克極具品牌辨識度的造型設計、紮實的底盤質感、豐富的科技配置乃至厚重的關門聲音等細節處理上,美系車固有的穩重和大氣,也能給那些偏愛“美式肌肉學美”的消費者以安全感和滿足感。

總之,凱迪拉克之是以是凱迪拉克,自成一派的産品特色功不可沒。

探訪凱迪拉克,有驚喜,亦有危機

不過,更多的細節仍有待發掘,這也是接下來我們即将探尋的點。在此,敬請期待我們接下來的探店彩蛋。

不可否認,凱迪拉克能在群雄争霸的殘酷競争中穩中求進,強大的産品力功不可沒。但想要在更加複雜的環境中基業常青,依舊面臨不小的挑戰。

除了品牌自身的一些“不足”(如空間)需要提升,特斯拉、紅旗、林肯等品牌的強勢崛起,也對凱迪拉克形成日益嚴峻的挑戰。

以林肯Z為例,在實際體驗這款車之後,可以明顯感受到長安林肯在“首款國産轎車”上所付出的心血和誠意。其設計、質感、豪華、空間和科技等方面的表現,都讓人印象深刻。毫不誇張地說,如果該車也是“後驅”布局(全系前置前驅),那将是狙擊凱迪拉克CT5的強大存在。同為美系豪華品牌,林肯這幾年的崛起之道,尤其在迎合國内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方面,值得學習。

探訪凱迪拉克,有驚喜,亦有危機

結語:

能在疫情持續、“缺芯”加劇的大環境下穩中求進,凱迪拉克自有其“成功之道”。但在強手如林的“豪華二梯隊”,彼此都對有限的蛋糕虎視眈眈,放松警惕,就是給對手機會。是以,我們也希望凱迪拉克能正視并彌補自身的不足,不斷用更好的産品,為使用者持續創造驚喜的同時,也給自己更大的發展空間。

繼續閱讀